上月落幕的巴黎車展上,中國企業大約占展商五分之一。值得注意的是,中企在巴黎沒有像國內車展那樣大張旗鼓的宣傳,轉而以“尊重百年老店”的溫暖姿態和穩扎穩打的戰略進行推演。其背后的利好因素在于:一方面,競爭對手對中國技術水平有了全新的認知與誠心合作的意向;另一方面,歐洲市場潛在客戶對中國汽車的接受度正在逐步提高。
伴隨著海外評估機構越來越多地對中國科技研發給予肯定和褒獎,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社會輿情和行業態度。澳大利亞戰略政策研究所最近的一項研究被外媒廣泛報道,該研究報告稱,在其分析的64項核心技術中,中國在57項上處于世界領先地位,其中包括量子傳感器、電池、電動汽車和先進機器人技術。而據該機構預測,中國將在本世紀主導快速增長的可再生能源經濟,而新能源電動汽車和電池將是主導力量。
后者反響更大的事件則是關于“三分之二德國人愿意購買中國車”的一項調查結果被德國網絡媒體大量傳播。據了解,全德汽車俱樂部(ADAC) 的市場和民意研究部門在今年7月曾對1079名主要居住地在德國的成年駕駛員進行了調查。調查顯示,74%的30-39歲年輕人和72%的18-29歲年輕人可以設想購買中國制造商的汽車。這項調查還顯示, 在純電動汽車領域, 高達80%的受訪者計劃購買中國制造的產品。甚至按照細分市場研究發現,即使在忠誠度最高的豪華車駕駛者當中,也有60%不排斥未來購買中國汽車。
中國汽車競爭優勢無法回避
另外,有83%的被調查者表示,購買中國品牌汽車的主要原因是價格優惠,其次是技術創新(55%)以及設計具有吸引力(37%)。而歐洲用戶最關心的產品質量問題,全德汽車俱樂部技術總裁舒爾茨也解釋稱:“我們的測試表明中國制造商在最近幾年已經迎頭趕上,其產品現在已經可以與其他全球知名品牌并駕齊驅。”據他介紹,全德汽車俱樂部和歐洲新車測試機構已經進行過的測試結果表明:中國汽車是強有力的競爭者,在許多測試類別中的表現都令人印象深刻。比如:在歐盟ENCAP碰撞測試中,除兩款車型外,所有車型均獲“五星安全認證”;在安全性能領域,特別是汽車車身動態穩定系統(ESP)正常功能的轉彎測試中,候選測試車型沒有表現出任何弱點。而許多歐洲制造商生產的汽車卻被記錄到較差的成績。在接受采訪時,一些全德汽車俱樂部的專家們還肯定了大部分中國生產車輛的用料水平、車身和內飾工藝都很專業。
當然,這些測試和研究也暴露出一些需要中企關注的負面意見。比如在調查結果中不愿接受中國汽車的被提及因素包括:對中國汽車的一般性保留意見(54%)、維修和經銷網絡覆蓋面太窄(40%)、擔心質量(39%)和隱私數據保護(26%)等。全德汽車俱樂部還補充道:“由于維修和經銷網絡覆蓋面依然較窄,特別是對于新的、較小的品牌而言,未來的備件供應明顯存在不確定性。”
全德汽車俱樂部在另一份題為《測試中國汽車:BYD、蔚來等公司到底有多出色?》的報告中也曾提及:“擋風玻璃壞了,卻根本找不到新的擋風玻璃。中國品牌的客戶屢屢有這樣或類似的經歷?!斑€有一些用戶在調查反饋中稱:“在某些情況下,有些備件的交貨時間長達數周。因而,事故維修可能需要很長時間。尤其是車身零件,往往很難買到,因此停駛時間特別長?!敝档眯牢康氖牵聛淼男※i汽車似乎已經意識到這個問題。小鵬德國公司負責人近日對媒體表示:”小鵬將在德國建立自己的備件倉庫,以避免每次更換保險杠時都要等待從中國運來的配件?!按送?,報告也提到中國汽車的操控和駕駛輔助系統還有待改進,比如ATAS和導航在交通標志識別、使用車道保持和車距檢測系統時出現過的失誤和缺陷。不過,全德汽車俱樂部近日稱,中國制造商已迅速對批評意見作出反應,比如蔚來在今年下半年推出的新款車型已經通過系統升級更新,使得ATAS性能有了明顯改進。
一些業內專家稱,現在的問題是隨著未來歐洲道路上中國品牌新車的增加,其技術改進和網絡服務能力建設的速度能否跟上。除此之外,中企還面臨著很多使用環境差異性上的困難。由于德國的新車用戶七成以上年齡都在50歲左右,其對智能網聯技術的需求度和適應度均低于中國市場,消費者培養工作任重道遠。加之歐盟2026年將要求新車在駕駛模式轉換、空調、車窗天窗及雨刷器等電器附件系統中強制使用物理按鍵、旋鈕或撥桿,對于在國內市場習慣使用大屏加聲控等先進技術的中國品牌來說,也需要重新設計研發。因此,慢下來沉下心,一邊研究當地市場消費特點,一邊穩步推進合資合作,將成為未來三到五年,中企拓展歐洲戰略的主要工作。
中企在歐戰略布局優化不再追求規模速度
巴黎車展廣汽集團展臺(供圖:廣汽集團)
風物長宜放眼量,中國車企通過前期的鋪墊和當地機構的調查,正在有步驟地調整進軍歐洲市場的節奏。10月初,在一片贊揚之聲與歐盟關稅壁壘的復雜背景下,參加巴黎車展的中國汽車掌門人與操盤手不約而同地選擇了以戰略布局宣講,代替單純的新車路演。廣汽集團總經理馮興亞在接受全球媒體采訪時表示,“廣汽的歐洲戰略并非臨時起意,而是早在公布面向 2030 年的 「萬億廣汽」發展計劃之前,就已作為國際化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被明確規劃。”他強調稱“我們對歐洲市場寄予了厚望,因為歐洲對綠色環保的追求與中國汽車新能源化轉型的方向是高度契合的。因此,歐洲市場在我們的國際化布局中將占據顯著位置,規劃份額接近總量的三分之一。 ”
對于歐洲市場的開拓難度,以及歐洲用戶的品牌忠誠度,馮總也有著深刻認知,特別是在高端市場上。他在回答記者專訪時說“我們深知進入歐洲市場的挑戰,尤其是在產品準備與后勤服務方面的復雜性。所以,我們堅持不采用非歐洲標準的產品進行試銷,因為這不僅關乎品牌形象,更關乎消費者的責任?!?/p>
在被問及是否先小批量出口試銷時,馮總也給出了否定的回答?!靶∨吭囦N雖可行,但為少量車輛建立長期零部件儲備顯然既不經濟,也不現實。因此,我們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產品準備,以確保首款產品能全面滿足歐洲標準,在安全、質量等方面均達到最高要求。 ”馮總說,“我們也意識到,在新增關稅政策下,部分產品可能會失去競爭力。因此,我們需要調整產品組合,優化技術路線。而在生產方面,廣汽將堅持”有需求才有生產"的原則?!?/p>
由于巴黎車展當期,正值歐盟投票通過對中國出口汽車加征關稅的決議,法國也投了贊成票。中國政府有關部門立即回應堅決反對,并保留采取相應措施的權利。5年的新關稅無疑給參展的中國廠商頭頂平添了一層陰云。歐洲媒體顯然非常關心中國企業是否能在當地生產以解決關稅問題。對此,馮興亞也認為“這是一個復雜的問題,我們目前還在深入研究。”但他強調稱“有一點是明確的,那就是廣汽提出在有需求的地方進行生產。我們不會為了解決關稅問題而在歐洲本地化生產,這是我們的基本邏輯和原則。”
其他參展的中國車企中,有的以專銷歐洲的產品來推進戰略,有的以合資合作、網絡布局開拓未來市場。比亞迪選擇以適銷對路的新產品繼續在歐洲推進。巴黎車展上比亞迪推出 SEALION 7(海獅07EV),被外媒解讀是特斯拉Model Y 的直接競爭對手。展示的高端車型仰望U8,被形容為可以“游泳30分鐘”的SUV。比亞迪歐洲汽車銷售事業部總經理舒酉星在車展現場對當地媒體表示,“2022年,比亞迪攜三款車在巴黎車展首次亮相歐洲。僅兩年后,我們就推出了8款車型供消費者選擇?!彼J為這代表著比亞迪將踐行深耕歐洲市場的承諾。比亞迪執行副總裁李柯在車展期間接受了路透社采訪。她透露稱,比亞迪除在歐洲生產整車外,也會生產零部件,甚至組裝電池包,但電池芯等核心總成只能從中國進口。她還在布隆博格財經網樂觀地預測,未來比亞迪的一半銷量將來自海外市場。
而與歐洲汽車集團Stellantis合作的零跑國際公司,通過合資外方已經有了先行布局,其產品10月份剛剛在歐洲上市。巴黎車展上,他們也帶來4款車型,其中緊湊型SUV B10將在波蘭生產,面向全歐銷售。根據雙方于2023年10月簽訂的戰略合作協議,零跑主要負責產品和技術,Stellantis集團則負責LEAP品牌營銷和渠道建設。其計劃在今年年底前在13個國家建立350家品牌銷售網點,主要集中在英、法、德、比利時等西歐國家。零跑國際公司負責人忻天舒表示:"隨著業務需求的增長,我們可以迅速靈活地實現車型在中國以外地區的本地化,并進一步探索更多發展機遇”。
造車新勢力之一的小鵬汽車在展會上也推出智能電動車P7+。發布會上,東道主法國總統馬克龍也來到小鵬展臺,并邀請小鵬汽車到法國投資。小鵬汽車德國市場負責人馬庫斯·舒里克在車展期間表示,“進軍歐洲市場對小鵬汽車來說是一大關鍵里程碑,我們很高興能夠在全球最具競爭力的汽車市場之一占有一席之地?!睋y計,2024年上半年,小鵬汽車在18家西歐市場(包括2004年以前加入歐盟的成員國、挪威、瑞士、冰島和英國)的純電動汽車注冊量為2223輛,比蔚來多出近三倍。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車質網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shichang/252439
以上內容轉載自車質網,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