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小米SU7產量激增,本月沖刺2.4萬輛生產目標,明年滿負荷產能突破50萬輛
第一電動11月5日消息,11-12月,小米SU7月產量將沖刺2.4萬輛,遠超一期工廠額定月產能1.25萬輛,產線利用率接近200%。10月,小米SU7交付量已超2萬臺,預計11月將提前完成全年10萬臺交付目標。目前,小米二期工廠正加緊建設,預計明年6月中旬竣工,投產后兩座工廠將提供總計30萬輛的額定年產能,滿負荷產能預計突破50萬輛。
另外,代號MX11的小米首款SUV外觀圖清晰版昨日曝光,預計明年上市。這款SUV延續運動風格,車身造型輪廓與法拉利FUV Purosangue相似,采用SU7設計語言,包括米字型前大燈、貫穿式尾燈等。內飾方面,取消物理按鍵,配備無線充電面板、水杯架等。智駕方面,預計中高配版將標配激光雷達,支持城區智能駕駛。動力系統預計提供單電機和雙電機兩種版本,單電機版最大功率220千瓦,雙電機版最大功率495千瓦。價格方面,起步價預計不超25萬元,頂配車型預計在30萬元以上。
▍比亞迪攜手地平線,推動征程6系列智駕方案2025年全面量產落地
第一電動11月5日消息,比亞迪在2024年新能源汽車核心供應商大會上授予地平線“最佳合作伙伴獎”,地平線成為唯一獲此榮譽的智駕方案供應商。地平線征程6智駕方案已獲得比亞迪平臺化定點,預計2025年將在比亞迪多款爆款車型量產落地,推動中高階智駕功能的全面滲透與普及。
自2021年戰略合作以來,比亞迪與地平線已就征程家族達成平臺化量產合作。目前,包括宋L、宋Pro DM-i,秦L、海豹06等多款比亞迪汽車已搭載地平線智駕方案。
▍長城獨家投資元戎啟行1億美元,加速自動駕駛量產
第一電動11月5日消息,深圳元戎啟行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1億美元C1輪戰略融資,由國內頭部主機廠獨家投資。消息稱投資方為長城汽車。
目前,元戎啟行已與多家汽車主機廠達成量產合作,其中魏牌新藍山、smart精靈5均搭載來自元戎啟行的無圖城區NOA技術方案。據官方透露,預計2024年底,至少會有三款搭載元戎啟行智能駕駛系統的車輛進入消費者市場。此外,元戎啟行也在積極推進與多家主流車企的十余款智能汽車的量產合作,涵蓋SUV、MPV、越野等多個細分市場車型。
元戎啟行CEO周光表示,這輪融資不僅為公司提供了新起點,也為自動駕駛行業帶來新信心。資金將用于國內量產項目、拓展海外業務,以及探索Robotaxi商業化運營和布局VLA模型等前沿技術。元戎啟行自2019年成立以來,已累計融資超5億美元,股東包括復星銳正、云啟資本、阿里巴巴等。公司已與多家車企合作,推進十余款車型的量產合作,量產接近2萬臺。預計未來新車型的適配時間將進一步縮短至3到4個月,實現更大的市場份額。
▍歐盟:與中國電動車達成價格協議要與關稅等效
路透社11月4日報道,歐盟貿易事務專員候選人Maros Sefcovic表示,與中國電動汽車制造商就電動汽車最低進口價格達成的任何協議,都需要像上周實施的歐盟關稅一樣有效且可執行。
Maros Sefcovic向歐盟議會委員會證實,歐盟貿易官員正在中國進行談判。Maros Sefcovic說道:“對歐盟來說,非常重要的一點是,即使中歐雙方采用價格承諾方式替代關稅,也必須像歐盟實施的進口關稅一樣有效且可執行。這對歐盟來說絕對是關鍵。”他還補充說:“歐盟對貿易戰不感興趣。但歐盟也必須在其認為關系不公平的領域重新平衡與中國的雙邊關系。”
▌國內
▍小米汽車自研智駕2024年沖擊行業第一梯隊
11月5日第一電動消息,小米汽車在其最新一期答網友問中透露,公司在智能駕駛領域堅持自研路線,并投入大量研發資源,目標是確保2024年進入行業第一梯隊。智駕團隊正致力于高速NOA、全國無圖、端到端三線的研發,以實現快速迭代和資源共享。
▍小米周銷量大降46%,特斯拉大漲50%,BBA再次超越理想
11月5日第一電動消息,10月最后一周(10.28-11.3)新能源品牌終端銷量(上險量)出爐。
比亞迪10月最后一周銷量再次突破9.5萬輛,10月其批發銷量已經首次突破50萬輛,預計其10月終端銷量將首次突破40萬輛,創歷史新高。
新能源品牌榜中,特斯拉銷量環比大漲50%,重回榜單前三;深藍銷量首次突破6000輛,環比大漲22%,首次躋身前十。而吉利、五菱、問界、零跑銷量均出現下滑。
新勢力榜中,小米銷量環比大降46%,排名從前五下滑至第八。雖然其周銷量環比大降,但小米10月交付量已經突破2萬輛,相信其終端銷量也將首次突破2萬輛。由于D9的降價,騰勢周銷量環比大漲33%,穩居榜單第十。
豪華榜中,重返價格戰的BBA攻勢猛烈,10月最后一周銷量環比大漲,再次超越理想和問界。蔚來周銷量逼近6000輛,環比上漲4.8%,再次超越雷克薩斯。
▍廣汽豐田10月銷量創年內新高,bZ3X將于11月13日亮相
11月5日汽車之家報道,廣汽豐田宣布10月銷量為78877臺創年內新高。其中凱美瑞銷售18647臺,創年內月銷新高;賽那SIENNA銷售8374臺,連續5個月銷量破8千;漢蘭達銷售8043臺,雙擎車型占比86%。11月13日,廣汽豐田將舉辦20周年紀念大會,具體信息未透露。宣傳圖上的高階智駕&智慧空間Logo讓人聯想到鉑智3X(bZ3X),一款全新緊湊型SUV,將搭載廣汽豐田和Momenta合作研發的L2++智駕技術,預計2024廣州車展發布內飾,明年年初上市,售價預計低于20萬元。
▍領克Z10限時優惠高達6萬
11月5日汽車之家報道,領克汽車宣布旗下領克Z10開啟11月限時優惠,最高可享60000元購車權益。優惠包括限時購車禮、一元抵干金、高端進階禮等,綜合權益入手價18.08-26.28萬元,活動持續至11月30日。同時,11月4日至11月30日,領克啟動深度體驗試駕官招募計劃,參與者有機會獲得酷我掛飾包、探索能量保溫杯等獎品,以及深度試駕體驗券。
▍吉利熊貓個性定制版2025款上市,續航210km,限時搶購價4.59萬起
快科技11月5日消息,2025款熊貓卡丁和熊貓騎士于11月5日上市,官方指導價4.69-5.39萬元,限時搶購價4.59-4.69萬元。這兩款車型為吉利熊貓的個性定制版,CLTC純電續航提升至210km。
▍比亞迪海鷗10月銷量破5.4萬,成小型電動車市場新寵
快科技11月5日消息,比亞迪海鷗在10月份銷量達到5.4萬輛,成為當月銷量最高的車型。自上市以來19個月累計銷量645965輛,月均銷量3.3萬輛。海鷗定位小型電動車,尺寸適合城市出行,2025款8月上市,售價6.98-8.58萬,配置升級。
▌國際
▍特朗普威脅對Stellantis墨西哥產車征100%關稅以保護美國就業
11月5日蓋世汽車訊,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唐納德·特朗普威脅稱,若Stellantis將工作崗位從美國轉移到墨西哥,他將對Stellantis車輛征收100%關稅,以保護美國制造業崗位。特朗普在密歇根州集會上回應稱,此舉旨在減少對國外生產的依賴,并將制造業留在美國。Stellantis最近決定擴大墨西哥Saltillo卡車裝配廠,克萊斯勒/RAM首席執行官Chris Feuell解釋,此舉旨在優化生產,確保Stellantis保持高效運營,并非出于財務或成本削減考慮。Stellantis全球戰略包括優化制造布局以滿足國際需求,通過Saltillo工廠支持Ram品牌在北美以外地區的增長。
▍通用汽車第三季度美國電動車銷量超福特,緊追特斯拉
11月5日第一電動消息,通用汽車宣布第三季度在美國售出3.2萬輛電動汽車,位列美國電動汽車銷量第二。自2016年以來,通用汽車在北美累計售出37萬輛電動汽車,其中30萬輛在美國。盡管特斯拉以超過500萬輛的銷量保持領先地位,通用汽車的銷量增長迅速,特別是在與LG和三星SDI合資生產電池后。
根據凱利藍皮書數據,通用汽車第三季度電動汽車銷量超過福特約8600輛。但福特發言人Dan Barbossa堅稱福特仍是美國第二暢銷的電動汽車品牌,僅次于特斯拉。雙方就“美國第二大電動汽車銷售商”的爭議仍在繼續,積極爭奪市場份額。
▍寶馬M5旅行版插電混動車德國投產,綜合功率超700馬力
11月5日第一電動消息,2025款寶馬M5旅行版在德國丁格芬工廠投產。新車搭載4.4升V8雙渦輪增壓發動機和電動機組成的插電式混合動力系統,綜合功率達535千瓦,最大扭矩超1000牛·米,純電續航40公里。匹配8速手自一體變速箱和M xDrive四輪驅動系統,是該工廠生產的第七款M車型。丁格芬工廠去年生產超29萬輛汽車,雇傭18500名員工及約900名學徒,寶馬計劃擴大M車型生產,預計占總產量6%。
▍特斯拉加州建最大太陽能充電站,探索可持續能源解決方案
11月5日,特斯拉宣布計劃在加利福尼亞州科林加建設一個擁有168個車位的大型充電站,這將成為特斯拉旗下最大的充電站點之一。該充電站的最大特點是配備了巨型太陽能板,部分充電樁將使用太陽能供電。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一直倡導太陽能供電,認為其是解決能源問題的關鍵。目前,特斯拉已在多個站點部署太陽能板,以支持充電樁的能源需求,減少對傳統能源的依賴,展示其在可持續能源解決方案方面的積極探索。
▍豐田二季度利潤下滑,混合動力車銷量逆勢增長
路透社11月5日報道,豐田汽車在公布二季度業績時預計,將出現兩年來的首次利潤下滑,主要由于消費者對電動汽車需求的降溫。盡管如此,豐田預計仍將實現近80億美元的季度營業利潤,這得益于混合動力汽車在主要市場的受歡迎程度。數據顯示,豐田7月至9月的營業利潤將同比下降14%,至1.2萬億日元(約合79億美元),全球銷售額和產量同比分別下降了4%和7%。在美國,豐田面臨兩款車型的暫停交付,而在中國,豐田面臨激烈的市場競爭。今年7月至9月,混合動力汽車占豐田全球銷量的41%,共售出110萬輛,而去年同期這一比例為33%。相比之下,純電動汽車僅占豐田全球銷量的1.5%。
▍中歐電動汽車關稅戰升級,雙方尋求避免貿易沖突
路透社11月5日報道,盡管電動汽車貿易談判陷入停滯,中國與歐盟外交關系仍活躍,雙方努力避免關稅戰升級。歐盟對中國進口電動汽車征收高達45.3%的新關稅已生效,引發分歧并遭北京報復。歐盟指責中國對汽車行業不公平補貼,中國則調查歐洲豬肉和奶制品行業,限制白蘭地進口。一些歐盟成員國利用爭端加強與北京雙邊關系,吸引中國投資。歐洲談判人員進行長遠博弈,阻止貿易沖突升級,中國不希望破壞與歐盟關系,尤其在美國大選后可能出現的新局面。盡管解決方案尚未取得進展,接觸仍是優先事項。中國需為電動汽車找買家抵御通貨緊縮,歐洲外交官表示北京希望避免貿易戰,但談判較晚開始。雙方可能在世貿組織框架內解決爭端,防止雙邊關系惡化。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 第一電動編輯部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shichang/252742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