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路透社11月13日消息,寧德時代創始人兼董事長曾毓群表示,如果美國政府向中國投資電動汽車供應鏈敞開大門,寧德時代作為全球最大的電池制造商,將考慮在美國建立工廠。曾毓群提到,最初寧德時代希望在美國投資時遭到拒絕,但現在他對于在美國的投資持開放態度。
由于兩黨支持的貿易保護主義措施,中國電動汽車和電池制造商被排除在美國市場之外。特朗普表示,盡管他希望阻止中國汽車進口,但對中國汽車制造商在美國生產汽車持開放態度。
曾毓群稱,寧德時代已經將其在美國的業務限制在電池生產許可交易范圍內,與福特和特斯拉達成了許可協議。
曾毓群在專訪中表示,他與特斯拉CEO馬斯克在自動駕駛方面有共識,認同特斯拉以攝像頭和AI技術打造經濟型自動駕駛汽車的戰略。但對馬斯克力推的4680電池技術持懷疑態度,認為該技術“注定要失敗”,并指出馬斯克在電化學領域知識不足。
曾毓群還批評馬斯克設定的時間表不切實際,質疑其過度承諾的做法,認為這可能導致投資者和團隊的誤解。
▍上半年車市均價上升至18.6萬元,但10月降至16.8萬元
11月13日,乘聯分會公布的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車市銷售均價上升至18.6萬元,但10月降至16.8萬元/輛,30萬元以上車型占比今年開始下降,30-40萬元車型零售占比從10%降至7.9%,40萬元以上車型從5%降至3%。
▍美聯儲可能暫停降息,通脹數據成關鍵因素
東方財富網11月13日消息,明尼阿波利斯聯儲主席尼爾·卡什卡利近日暗示,如果通脹在12月前意外上升,美聯儲可能會暫停降息。這一言論導致金融市場反應強烈,美國股市連續上漲的勢頭暫停,道瓊斯工業指數下跌0.9%,標準普爾500指數下跌0.3%,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下跌0.1%。同時,美國國債收益率集體上漲,10年期美債收益率大漲12.9個基點,至4.437%。
通脹問題成為美國大選的焦點之一,對物價的不滿被認為是導致前總統唐納德·特朗普贏得大選的關鍵因素之一。美國銀行和富國銀行的經濟學家均表示,通脹可能回到美聯儲目標的“最后一英里”是最艱難的。美聯儲在上周下調政策利率25個基點至4.50%-4.75%區間,并刪去了“對通脹持續朝2%邁進有了更大信心”的表述。經濟學家普遍認為,如果特朗普的經濟政策得到兌現,未來一年的降息幅度可能會大幅收窄。
▌國內
▍路特斯EMEYA繁花高定版全球首發
11月13日汽車之家報道,路特斯將在2024廣州車展全球首發EMEYA繁花高級定制版,包括“雪夜深藍”和“林中金疊”兩種車身顏色。這兩款車型采用行業唯一的手工噴涂漸變工藝,體現“為一人,造一車”的理念。EMEYA繁花搭載雙電機,前電機最大功率225千瓦,后電機225/450千瓦,0-100km/h加速2.78秒,最高時速256km/h。電池組容量102kWh,CLTC續航里程600km,支持800V快充,5分鐘增加180km續航,15分鐘從10%充至80%。車展還展出了ELETRE Type 79高級定制車型和TYPE 136公路自行車。
▍廣汽埃安昊鉑HL旗艦SUV內飾官圖發布
11月13日第一電動消息,廣汽埃安旗下高端品牌昊鉑發布了全新旗艦SUV車型昊鉑HL的內飾官圖。昊鉑HL內飾設計低調豪華,采用磚紅色座艙配色,中控臺多層設計,搭載大尺寸懸浮式中控屏。新車提供三排座布局,第二排配備零重力座椅,支持18個按摩點,內置車載冷暖箱、吸頂屏和24獨立通道揚聲器。昊鉑HL定位“豪華智能旗艦SUV”,將于11月15日廣州車展亮相,外觀搭載山海大燈、槳式輪轂,支持智慧燈語,前臉點陣式發光中網可展示字母圖案。
▍地平線征程家族出貨量破700萬,刷新智駕計算方案量產速度
11月13日第一電動消息,智能駕駛計算方案提供商地平線宣布,其征程家族車載智能計算方案出貨量已突破700萬大關。自2020年開啟前裝量產以來,地平線的產品出貨量在2021年底突破百萬,并在今年8月達到600萬。地平線已與超過40家全球車企及品牌達成合作,涉及超過290款車型的前裝量產項目定點,其中已有130多款量產上市車型。今年4月,地平線推出了征程6系列,包括六個版本:征程6B、征程6L、征程6E、征程6M、征程6H和征程6P。公司已與博世、大陸、四維圖新等多家合作伙伴達成基于新一代征程6系列的合作,進一步擴大其在智能駕駛領域的布局和影響力。
▍小鵬匯天飛行汽車“陸地航母”獲2008臺全球最大訂單
11月13日第一電動消息,小鵬匯天在第十五屆中國航展上宣布,其飛行汽車“陸地航母”獲得2008臺批量預訂,創下全球飛行汽車領域最大訂單量。此次簽約客戶包括交通運輸、旅游、地產、科技等多個領域。“陸地航母”在珠海蓮洲機場完成首次公開飛行,展示了低空直線加速、螺旋上升、勻速降高和精準降落等飛行科目,全程采用自動駕駛。
小鵬匯天的“陸地航母”先飛通道已開啟預訂,限量200臺,定金為2萬元,明年正式發布后定金可退。預訂用戶將享有優先大定、優先交付、飛行營地暢飛以及限量版“陸地航母”合金模型等權益。
蓋世汽車11月13日消息,特銳德發布公告,其控股子公司特來電與逸安啟簽署價值約5.28億元的《充電站銷售與服務合同》。逸安啟由華晨寶馬和梅賽德斯-奔馳合資成立,旨在整合全球超充經驗,定制中國本土體驗。交易內容包括特來電按寶馬要求建設并運營的充電站,涉及充電樁、充電槍、電纜等配套設施及服務權益,以及場地承租權。交易價款包含設備、建設費用及租金。
▍理想L6上市七個月銷量破15萬臺
11月13日,理想汽車官方宣布,理想L6車型自上市7個月以來累計交付量已突破15萬輛。該車型于今年4月發布,售價區間為24.98萬至27.98萬元。理想L6于4月24日開始交付,9月13日第10萬輛量產車下線。目前,理想L6包括兩款配置車型,理想L6 Pro和理想L6 Max,官方指導價分別為24.98萬元和27.98萬元。
▌國際
▍大眾汽車將向Rivian投資58億美元加速電動轉型
華爾街見聞11月13日報道,德國大眾汽車與電動汽車初創企業Rivian宣布合作成立合資公司,共同研發Rivian的電氣架構和軟件技術。合作目標是支持Rivian的R2車型在2026年上半年推出,并可能推出雙方合作的首款全新電動車型,預計最早2027年上市。大眾計劃在2027年前向Rivian及合資公司投資高達58億美元,此前已投資10億美元。合資公司將在加州帕洛阿爾托設立基地,并在北美和歐洲設立另外三個基地,由Rivian的Wassym Bensaid和大眾的Carsten Helbing共同領導。這一合作是大眾在電動汽車領域加速轉型的重要一步,尤其是在面對特斯拉和中國公司的競爭壓力下。
▍瑞薩電子發布R-Car X5H SoC,3nm工藝支持多域融合,預計2027年投產
11月13日第一電動消息,瑞薩電子宣布推出新一代汽車多域融合系統級芯片(SoC)——R-Car X5系列。R-Car X5H作為系列首款產品,采用3nm車規級工藝,提供通過Chiplet技術擴展AI和圖形處理性能的選項。該SoC支持多個汽車功能域,包括ADAS、IVI和網關應用等,計劃于2025年上半年向部分汽車客戶提供樣品,預計2027年下半年投產。R-Car X5H SoC主要特性包括32個Arm Cortex “Hunter AE”內核,AI處理能力高達400 TOPS,圖形性能等效值高達4 TFLOPS,并支持GPU上的硬件虛擬化。該系列SoC由R-Car開放式接入(RoX)SDV平臺提供支持,集成了車輛工程師面向下一代汽車開發所需的所有關鍵硬件、軟件及工具。
▍吉利集團擬9500萬美元控股德國飛行出租車公司Volocopter
11月13日第一電動消息,吉利集團正在與德國飛行出租車公司Volocopter Gmbh進行深入洽談,計劃收購并控股該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團牽頭的投資財團計劃注入約9500萬美元新資金,以取得Volocopter的控股權,吉利持股比例將高達85%。Volocopter成立于2011年,是探索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EVTOL)的初創公司之一,曾獲得包括梅賽德斯-奔馳集團在內的6億美元融資。然而,公司面臨財務困難,消耗了大量資金,并在2022年更換了CEO。原計劃今年夏天在巴黎奧運會上推出首款雙座商用飛行器VoloCity,但未能如期實現。
▍歐洲汽車制造商協會:2025年電動車市場份額預測大幅下調至21%
11月13日,歐洲汽車制造商協會(ACEA)發表聲明,大幅下調了2025年純電動汽車(EV)市場份額的預測,從年初的27%降至21%。這一調整反映了歐盟實現2025年二氧化碳排放目標面臨的重大挑戰,主要原因是純電動汽車市場滲透率的下降,這引起了歐盟各國的擔憂。聲明中強調,電動汽車市場的停滯不僅拖慢了歐盟在環保領域的進展,還大幅增加了汽車制造商的合規成本。
ACEA負責人指出,當前市場的停滯不前,正發生在歐盟亟需加速電動汽車普及的關鍵時刻。該機構呼吁歐盟政策制定者解決與2025年目標相關的高昂合規成本,這些費用大部分是由制造商無法控制的因素所導致,包括充電基礎設施的缺乏以及對電動車市場的激勵政策不足等。
▍特斯拉柏林超級工廠年產37.5萬輛,周產增至6000輛
快科技11月13日消息,特斯拉柏林超級工廠自2019年宣布建設以來已滿5年。該工廠于2022年3月22日開業,開始向歐洲用戶交付Model Y。目前年產能力達到37.5萬輛整車,與得克薩斯超級工廠相當。盡管在建設和投產過程中遇到了環保審批等挑戰,但柏林超級工廠的產量迅速提升,周產量從投產初期的1000輛增長至目前的6000輛,第40萬輛Model Y已于今年9月底下線。
▍福特德國工廠減產電動車,市場需求疲軟致員工輪流休假
11月13日,福特汽車宣布因市場需求疲軟,將減少德國科隆工廠生產的Explorer和Capri兩款電動車型。這兩款車型分別于今年6月和9月投產,減產決定對科隆工廠影響重大,此前福特曾投資20億美元改造該工廠以生產電動汽車。福特發言人指出,歐洲電動汽車市場需求急劇下降,導致公司不得不做出減產的艱難決定。為應對市場需求下降,科隆工廠員工將實行輪流休假制度,直至圣誕節假期。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 第一電動編輯部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shichang/253783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