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國內外汽車行業有哪些大事發生?
雷克薩斯,終于要國產了
2月5日,豐田汽車官方宣布,與上海市政府達成合作意向,豐田汽車決定在上海市金山區成立雷克薩斯純電動汽車及電池公司。
圖片來源:雷克薩斯官網
按照規劃,豐田計劃在上海獨資設立純電動汽車及電池公司,研發雷克薩斯品牌純電動車型,并計劃于2027年投產。
蓋世點評:傳了十數年要國產的消息,這一次總算是被雷克薩斯官方蓋棺定論了。
曝日產CEO提出結束與本田的合并談判
2月6日,一位知情人士稱,日本汽車制造商日產汽車首席執行官內田誠(Makoto Uchida)在與本田汽車首席執行官三部敏宏(Mibe Toshihiro)會面時表示,希望結束合并談判,此前本田汽車曾提議將日產汽車作為其子公司。
去年12月,日產汽車和本田汽車簽署了一份諒解備忘錄,討論對業務進行整合并成立一家新控股公司,以打造全球第三大汽車制造商,在競爭日益激烈的汽車行業展開競爭。
但多位知情人士對路透社表示,由于日產汽車和本田汽車之間的分歧越來越大,雙方的合并談判變得復雜,在本田表示希望將日產轉變為其子公司后,雙方的合并談判陷入僵局。知情人士稱:“日產方面已達成共識,認為合并談判無法在本田的此次提議下進行。”
蓋世點評:終究一山容不得二虎。
曝富士康重新謀求收購日產股份
2月7日,中國臺灣省中央社援引知情人士的話稱,富士康曾于1月底中國農歷新年假期期間,派遣其電動汽車首席戰略官關潤(Jun Seki)前往日本與日產汽車管理層進行接洽,探討潛在合作事宜。富士康與日產之間的合作并非首次被提及。早在去年,富士康就曾試圖接洽雷諾集團,希望收購雷諾在日產的部分股份,但遭到拒絕。
蓋世點評:富士康的造車決心遠比我們想象的更加堅定。
歐盟考慮降低對美國的汽車關稅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歐洲議會一位資深議員透露,歐盟將提議削減對美國進口汽車的關稅,作為避免與美國總統特朗普爆發貿易戰的協議的一部分。
圖片來源:Jeep
歐洲議會貿易委員會主席Bernd Lange對《金融時報》表示,歐盟愿意將其目前10%的汽車進口稅降低至接近美國2.5%的水平。
Bernd Lange表示:“我們可以在成本上升和關稅升級之前嘗試達成協議。”他熟知歐盟內部關于如何緩和與白宮緊張關系的討論。
他補充說,歐盟將提議從美國購買更多的液化天然氣和軍事裝備,“同時考慮降低汽車關稅”。
歐盟希望通過減少對美貿易順差來避免一場破壞性的貿易戰,特朗普經常將這一順差作為對歐盟實施懲罰性措施的理由。在特朗普的第一個任期內,歐盟降低了對美國龍蝦的關稅,并提議從美國購買更多的液化天然氣和大豆,從而將貿易爭端只限制在鋼鐵和鋁領域內。
蓋世點評:對中國電動汽車高筑壁壘,對美國瞬間“滑跪”。
廣汽集團“換帥”,馮興亞接替曾慶洪
2月4日,廣汽集團宣布,第六屆董事會第80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選舉公司董事長的議案》。
圖片來源:廣汽集團
曾慶洪由于到齡退休,已辭去公司第六屆董事會董事長、董事及董事會戰略委員會主任委員、委員職務。會議選舉公司董事馮興亞為公司第六屆董事會董事長。
目前,馮興亞在廣汽集團身兼多職,不僅為廣汽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并兼任廣汽傳祺董事長、廣汽埃安董事長、廣汽國際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董事長。
公開資料顯示,馮興亞自2004年12月起在廣汽集團任職,歷任廣汽豐田銷售部副部長、副總經理、執行副總經理、董事,2008年7月起任廣汽集團副總經理、2015年3月起任集團董事、2016年11月升任總經理。
蓋世點評:各大汽車集團掌舵人換屆潮還在繼續。
開年就上強度,價格戰再度升級
與往年形勢不太一樣,各家車企在年前不但沒有搞“牙膏倒吸”回收優惠力度,反而是推出了“X年免息”、“增換購補貼”以及“保險補貼”等等手段來刺激銷量。到了節后開工的時候,各家普遍都延續了年前的政策,有的廠商甚至在此前基礎上推出了更多的“新玩法”,堪稱“牙膏擠爆”。
開工第一天,小鵬打響了第一槍,小鵬X9推出了“五年0利息0首付”的政策;而小鵬G9、小鵬P7i以及小鵬G6這三款車型則是推出了“三年0利息0首付”的方案。緊隨其后,樂道也為L60推出了“3年0首付0利率”的方案。特斯拉model 3更是在此前“5年0息”政策的基礎上,加碼了8,000元的保險補貼。
也就是說,現在不花一分錢,大家就能把這幾款車給“零元購”開回家。
蓋世點評:價格戰已經進入新階段,誰會率先掉隊呢?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蓋世汽車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shichang/262361
以上內容轉載自蓋世汽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