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高科技產業化研究會副理事長季恒寬26日說,中國新能源車需以純電動車作為當前主攻方向,并通過綜合標準化來協調各方意見,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化進程。
季恒寬是在接受”新能源汽車發展年會”主辦方第一電動網專訪時做出上述表示的。他說,”(電動車綜合標準化)最起碼同時要有三、四百個標準。”
綜合標準化就是把產業鏈各方面需配套的標準全部制定出來,把各個部門聯系起來。季恒寬表示,需要建立電動車標準制定小組,用2至3年的時間制定完成。科技部部長萬鋼之前表示,中國新能源車的國家標準已有30個。
季恒寬說,在新能源車的標準都還沒制定出來之時,大建充電站和換電站并非明智之舉。 也只有制定出電動車的綜合標準,才能促進新能源車的”彎道超車”。
季恒寬考察過國家電網在江蘇揚州建設的充電站,這座充電站花費約1700萬元、占地2200多平方米,配有10個小車充電位和4個大車充電位。大車充電位已服務于揚州公交車,而小車充電位卻門庭冷落。
”因為沒有人買電動車。”季恒寬說。他舉例,如果一輛電動車充電一次只能跑四、五十公里,那就不符合要求。這就需要先出臺草案,規定一次充電后的續航里程要200公里以上。
事實上,雖然中國新能源車已經發展十年,卻似乎習慣跟著外國走;目前沒有電動車標準,分歧依舊存在。季恒寬任職原電子部時,曾經牽頭制定國家彩電綜合標準。彩電標準共400多個,其中240個是國家標準,100多個是部門標準。
”國內并不是所有人都真正認識到要把電動車作為戰略產業來發展。”季恒寬說,對新能源車是以純電動還是混合動力來發展尚未有定論。
在此問題上,官方的表態語義模糊。科技部官員的表態中,并沒有將混合動力車界定在新能源車中。但是科技部新能源車”十二五”規劃的項目指南中,把混合動力車的發展列為第一項。而工信部官員的公開表態則將混合動力車排除在新能源車之外。
同時,中國工程院院士的公開言論則支持中國優先發展小型電動汽車。季恒寬不同意這樣的看法,他評論說,這是沒有領會新能源車需”跨越式”發展的目標。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去年對電動車發展提出的要求說,要科學論證,確定適合國情的電動汽車發展技術路線。今年9月公布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規劃》草案則明確定位說,要實現我國汽車工業的”跨越式發展”。
草案說,大力發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以純電動汽車(純電驅動)為我國汽車工業轉型的主要戰略取向,重點突破動力電池、電機和電控技術,推進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業化,實現我國汽車工業跨越式發展。
季恒寬說,如果優先發展小型電動汽車,是不能實現跨越式發展的。而現在也已經有了走在世界前列的技術,需要的是去關注。
有專家在”新能源汽車發展年會” 表示,彎道超車是好,超不好的話會失敗。季恒寬表示:”我認為國家政策不會失敗,我們已經看到曙光了。”
(編輯/李艷嬌)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陸振華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shichang/2691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