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預期”、氣勢如虹的2013年,已經收官。盡管2013年的總體產銷情況還未統計完全,但是相信這最后的一個月不會讓人失望,以往年經驗來看,12月亦是銷售旺季。不少業內人士大膽預測,全年車市或將以同比增長15%、銷量達到2200萬輛的成績收官。
風風火火的2013年車市,盡管表現突出,但也有不少問題值得來年反思。限購、日漸嚴重的空氣污染、自主品牌如何反擊等等這些問題或將要留到2014年尋求答案。
如往年一樣,我們將圍繞2014年車市進行探討,一起猜想2014中國車市。
猜想1:車市增速低于或等于今年?
回望近年來的車市增速,中國車市基本穩定在5%~10%這一區間。其中只有2011年產銷增速低于3%,和2012年產銷增速4%,而增幅最多的或許正是2013年。不少關注車市的人士預測,2014年也會跟隨2013年的勢頭,產銷增速維持在5%~10%之間。業界對明年車市增長有較強信心,但預計增幅比今年會有所回落。
而近日,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的《2013年中國工業通信業運行報告》則預測,2014年,中國汽車產銷量可能有所回落,新能源汽車有望成為新的增長亮點。
有媒體認為,預測較樂觀的理由主要基于兩點:一是國內經濟平穩增長預期帶來的消費信心;二是國內汽車消費剛性需求依然旺盛,許多人仍渴望擁有自己的第一輛汽車。而競爭帶來的新車選擇增多以及汽車價格的下探也將進一步刺激消費需求的釋放。
猜想2:新能源車的春天終將來臨?
目前,環境問題、霧霾天氣、城市擁堵等問題,對于消費者的購買趨向也有一定影響。大力發展混合動力車,或者發展小型車并提升發動機技術。基于此,預計明年混合動力車和小型車都將獲得汽車企業的更大重視。在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推進實施和相關公共配套設施不斷完善的作用下,新能源汽車產業有望加快發展。
全國乘用車聯合會副秘書長崔東樹分析認為,國內制造業的優勢是善于模仿而不善于創新,只要有創新突破的,迅速會有大量企業跟進復制,因此培育龍頭創新產品是很關鍵的。
國內新能源車的環境已經巨變,前期的大家相互觀望,但現在即將進入新能源車的臨界點。豐田、大眾、寶馬等都已經準備好,本田也要推8萬多的混合動力飛度。比亞迪(002594)的新能源車如果成功,則很多企業必然強力學習,這對中國的新能源車發展將是很大促進。
作為本土企業,江淮汽車(600418)也于近日推出第四代同悅純電動車型,而合肥也是首批新能源試點城市。但究竟新能源車型能否克服發展瓶頸、技術難題,能否順利推廣,這些期待都將留給2014年。
猜想3:自主品牌受限購沖擊大
自主品牌的發展始終受到高度關注。盡管業界對于明年車市增長很有信心,但自主品牌前景仍不太被看好。有媒體調查顯示,61%的參與者認為本土車企會繼續丟失市場份額。隨著合資車企產品和渠道的下探,自主品牌的生存空間將被進一步壓縮。
另外,通過對北、上、廣機動車限購政策實施以來的汽車銷售數據進行分析,自主品牌受限購的影響很大。近日,天津、大連等地均傳出即將實施汽車限購政策的消 息,自主品牌在這些城市前景更是被看淡。通常限購之后,部分自主品牌的潛在客戶艱難搖上號后更多地會選擇一步到位地購買一輛合資中高端車,將加劇本土車企份額流失。
不過,調查顯示,也有兩成網友認為,經過多年的發展,本土車企無論是在產品質量還是品牌孕育方面都已經取得了長足進步,在合資品牌下探市場的同時,自主品牌也在積極地尋求向中高端市場突破,諸如長城、上汽、比亞迪等車企都已經擁有了在自己專長領域追趕甚至超越合資品牌的實力,未來也不是完全沒有機會。此外,自主品牌也需要更好地培育核心經銷商,寧可企業自己虧一點也要保護好經銷商的收益。同時自主品牌少搞網購噱頭,務實地讓經銷商多賣車賺錢也是保護經銷商利益。
猜想4:世界經濟對中國車市仍有利
世界經濟尤其是新興市場帶來較大沖擊,但對中國的影響暫時不大。明年的中國出口將恢復支撐性地位,這對內需難以大幅走強的中國經濟將有很好的助推作用。進口的零部件和原油成本低、房地產高位帶來消費較強,中小城鎮的城鎮化對中國車市是利好,公車改革也是強力助推。
來源:市場星報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shichang/27085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