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迷奸一区,国产小仙女视频一区二区,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成人app,久久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97精品 ,天天干天天骚天天色,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不卡一区二区,www.szjiaye.cn,亚洲欧美v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1. 首頁
  2. 資訊
  3. 市場
  4. 前兩批新能源汽車應用城市推廣計劃全覽

前兩批新能源汽車應用城市推廣計劃全覽

第一電動李艷嬌

  繼2013年12月公布了28個城市或區域作為首批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城市名單后,日前,財政部、科技部、工信部、發改委等四部委又批復了12個城市或區域作為第二批推廣城市名單。截止目前,共有40個城市或區域入選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城市名單。推廣城市總數達到了86個,計劃推廣總數超過33萬輛。

  第一電動網特此匯總了40個城市或區域到2015年的新能源汽車推廣計劃和準備情況,供讀者參考。

  No.1-No.4四個直轄市

  No.1北京

  推廣目標:35000輛

  領域:公共領域5000輛;出租車、租賃、私人購買各10000輛

  組織準備:1、建立了新能源汽車聯席會議制度,并成立技術專家組。2、各區縣成立推廣應用協調機構。

  產業基礎:北京市在發展新能源汽車方面已經形成“一園兩基地”的布局:包括昌平新能源汽車設計制造產業基地、房山高端現代制造業產業基地和北京新能源汽車科技產業園,三個基地分別代表著北汽福田、長安汽車和北京汽車在新能源領域的研發制造實力基地。

  基礎設施:北京已有電動汽車充換電站65座,包含充電樁1048臺,另有零散樁216臺,充電樁共計1264臺,累計提供充換電服務31.90萬次,充電量1160.24萬度,服務里程1873.29萬公里,實現二氧化碳終端減排4000余噸。

  北京未來將建大中型充換電站5座,充電樁3.57萬個,1-2個燃料電池車輛加氫站。2013-2017年,出租車更新車輛中電動車、天然氣車、混合動力車各5000輛。同時,在公務用車領域推廣使用新能源汽車,2017年公務用車中新能源汽車推廣規模達到5000輛。2017年新能源汽車(不含公務用車)規模達到19.5萬輛。

  配套政策:《北京市2013-2017年清潔空氣行動計劃》、《北京市純電動車示范推廣市級補助暫行辦法》、《北京市私人購買純電動車小客車管理辦法(試行)(征求意見稿)》、《北京市新能源小客車示范運營管理辦法》(送審稿)

  財政資金投入:1、市財政局按照中央財政補貼1:1給予地方車輛購置補貼資金。2、市發展改革委對公共服務領域基礎設施建設、公共場所私人用基礎設施建設提供總項目投資30%的補貼資金。

  No.2天津

  推廣目標:12000輛

  領域:公共11500輛;私人500輛

  組織準備:成立天津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工作領導小組。

  產業基礎:包括比亞迪一汽夏利、長城等八家整車生產企業以及新能源大客車產業化基地。擁有比克電池、力神電池,天津松正等新能源整車及關鍵零部件企業。

  配套政策:1、《關于加快天津市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工作的實施意見》;2、《天津市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運營事故處理預案》3、《天津市純電動公交車運行示范工程方案》;4、《天津市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運行及產業發展規劃(2013-2020)》

  財政資金投入:7.14億元

  基礎設施:天津已有7個充換電站、471個充電樁;到2015年,天津市將建成換電站41座、整車充電站5座、電池集中充電站1座、電池配送站6座、交流充電樁1680個、加氣站74座,將會形成滿足城際間、區域間、布局合理、方便快捷的充換電與加氣服務網絡,方便消費者使用新能源汽車。

  No.3上海

  推廣目標:10000輛,其中乘用車7600輛

  年度計劃:2013年近450輛;2014年近2500輛;2015年近7000輛

  領域:公共:3200輛;私人:6800輛

  組織準備:由上海市分管副市長為組長,市財政局、市科委、市經信委、市發改委、市建交委、市交港局等委辦負責人組成的上海市新能源汽車推進領導小組,負責總體工作指導以及與四部委對接;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經信委,負責制訂推進方案、組織協調、節點評審以及最終驗收等。成立專家指導委員會,負責制定總體應用規劃、技術方案認定和應用單位指導等。

  產業基礎:上海擁有申沃、上海汽車榮威等新能源汽車企業,建立起較為齊全的配套零部件產業鏈。通過整車產業的帶動,新能源汽車的關鍵零部件產業鏈不斷完善,如生產動力電池的上海航天電源、上海捷新、上海恒動等;生產車用驅動電機的上海電驅動、華域電機、上海大郡等;生產動力系統與電控的上海雷博、上燃動力、中科深江等。

  配套政策:《上海市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新能源汽車與汽車電子”專項工程實施方案(2012年-2015年)》;《上海市鼓勵私人購買和使用新能源汽車試點實施暫行辦法》;《關于促進上海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規定》

  財政資金投入: 9億元

  基礎設施:建成充換電站12座、充電樁1460個、充電架142個、加氫站3座(其中移動加氫站2座),建成了初步的充電監控網絡

  No.4重慶

  推廣目標:10000輛,全部為公共領域

  組織準備:重慶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聯席會議制度,成立重慶市新能源汽車技術支撐專家組

  配套政策:《重慶市“十二五”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重慶市主城區電動汽車充電站布點規劃(2011-2015)》《重慶市“十二五”電動汽車充電設施建設規劃》《重慶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實施方案(2013-2015)》

  財政資金投入: 9億元

  基礎設施:已建200個交流充電樁,3座綜合充電站,9座快速充電站;將建5座綜合充電站11座快速直流充電站,275個慢充充電樁。

#[page]#

  No.5- No.9五個省份城市圈

  No.5河北省城市群〔石家莊(含辛集)、唐山、邯鄲、保定(含定州)、邢臺、廊坊、衡水、滄州、承德、張家口〕

  推廣目標:13000輛

  領域:公共近9000輛;私人近4000輛

  組織準備:根據河北省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工作總體目標,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省財政廳。

  配套政策:《河北省大氣污染和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方案》;《關于加快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政策措施》;《河北省新能源汽車供能設施示范工程方案》;《新能源汽車供能設施示范工程實施方案》

  財政資金投入: 市財政補貼15.8億元

  基礎設施:將建大型標準模塊化充換電站83座,充電樁5455臺。

  No.6浙江省城市群(杭州、金華、紹興、湖州)

  推廣目標:10100輛

  組織準備:成立河北市推廣新能源汽車領導小組

  配套政策:編制浙江省新能源汽車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發展規劃

  基礎設施:已有78個充電站,1026個充電樁,142個充電架,3座加氫站;將建45座充換電站,3200個充電樁。

  No.7福建省城市群(福州、廈門、漳州、泉州、三明、莆田、南平、龍巖、寧德、平潭)

  推廣目標:10000輛

  領域:公共6950輛;私人3050輛

  組織準備: 省、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聯席小組;相關領域專家組成的專家小組

  配套政策:《新購置城市公交車輛省級補助資金管理暫行辦法》;《福建省加快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實施方案》;《2013年全省工業轉型升級專項行動計劃》

  No.8江西省城市群(南昌、九江、撫州、宜春、萍鄉、上饒、贛州)

  推廣目標:5300輛

  領域:公共5100輛;私人200輛

  組織準備:成立江西城市群推廣新能源汽車領導小組、成立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專家組。

  配套政策:《江西省人民政府關于支持汽車工業穩健發展的意見》等

  財政資金投入: 地方補貼32900萬元

  基礎設施:已有5個充電站、860個充電樁;將建4座充換電站,30座電池配送站,880個純電動車充電樁。

  No.9廣東省城市群(佛山、東莞、中山、珠海、惠州、江門、肇慶)

  推廣目標:10000輛

  領域:公共6000輛;私人4000輛

  組織準備:由省發展改革委牽頭成立專門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工作小組。

  產業基礎:擁有比亞迪、五洲龍、廣汽集團等整車企業。

  配套政策:《珠三角地區公交電動化推廣實施方案》;《廣東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十二五”規劃》;《廣東省電動汽車發展行動計劃》;《廣東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專項資金新能源汽車發展項目管理辦法》;《廣東省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

  財政資金投入: 15億元

  基礎設施:將建194座充電站,9018個充電樁。

#[page]#

  No.10- No.19十個省會城市

  No.10合肥

  推廣目標:10000輛

  組織準備:1、成立合肥市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領導小組;2、增設專家組、產學研戰略聯盟、推廣擁有工作組。

  產業基礎:合肥市擁有江淮汽車、安凱汽車、國軒高科三家新能源領先企業。合肥市目前已經有653輛電動公交車投入線路運營,約有4585輛純電動私人轎車,和1000輛電動出租車穿梭在合肥市的大街小巷。預計到2017年,合肥將保有“綠色”公交車2700臺,使得“綠色”公共交通車輛比率達到40%。

  配套政策:《合肥市節能與新能源汽車財政補助資金管理辦法(暫行)》;《合肥市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建設暫行規定》;《關于進一步推進新能源汽車試點工作的若干意見》;《安徽省汽車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

  財政資金投入: 1、購車補貼3.1億元;2、基礎設施補貼850萬元;3、電池回收補貼380萬元。

  基礎設施:已有8座充電站,2000個充電樁,10座維保服務站;將建6座充電樁,5000個交流充電樁,1個電池循環利用點,1個電池回收處理站。

  No.11太原

  推廣目標:5000輛

  領域:公共:3900輛,私人:1100輛

  組織準備:1、成立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工作領導組;2、成立政產學研用等各方面專家組成的專家組。

  基礎設施:太原已有充電站7座、300個充電樁;未來計劃建設3座大型充換電站、11座中型充換電站、1750個充電樁。

  No.12鄭州

  推廣目標:5500輛

  領域:公共4900,私人:600

  組織準備: 1、成立了“鄭州市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領導小組”,2、成立了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專家咨詢組

  配套政策:《河南省人民政府關于支持電動汽車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河南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河南省電動汽車產業發展規劃(暫行)的通知》;《鄭州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鄭州市汽車產業發展專項規劃的通知》;《鄭州市關于支持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意見》;《鄭州市新能源汽車發展行動計劃(2013年-2015年)》

  財政資金投入:購車補貼:省補貼2億元;新能源汽車使用單位及個人承擔7.7億元;市財政出資26.4億元;基礎設施補貼:4.9億元

  基礎設施:將建4座大型充換電站,3座小型充換電站,2800個充電樁。

  No.13武漢

  推廣目標:10500輛

  領域:公共4300輛;私人6200輛

  組織準備:成立武漢市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領導小組

  配套政策:《市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推動我市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應用示范和產業化發展的若干意見》

  基礎設施:新能源公務車、環衛車、物流車、通勤車在單位內部停車場配置充電樁,按照1:1比例配置;新能源私家車充電設施建設,按照1:1.2比例配置。

  No.14海口

  推廣目標:5000輛

  領域:公共3000輛;私人2000輛

  組織準備: 成立海口市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領導小組

  配套政策:車輛補貼政策。按照國家補助標準的50%給予推廣應用單位補貼,省、市財政個承擔30%;基礎設施補貼政策。對充換電站等配套基礎設施,按主要設備投資額的40%給予建設單位補貼;產業化扶持政策。對該市新能源汽車研發項目和研發中心給予投資額30%的扶持。

  財政資金投入:省市投入35090萬元;企業投入73910萬元。

  基礎設施:將建3個充電站,3個換電站,4100個充電樁。

  No.15成都

  推廣目標:5000輛

  領域:公共:5000輛

  組織準備: 成立成都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工作推進小組

  配套政策:《成都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扶持電動汽車產業發展的意見》《成都市電動汽車充換電基礎設施布局規劃(2011-2013)》《成都市電動汽車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導則(試行)》《成都市新能源汽車管理辦法(試行)》《關于加強新能源汽車廢棄電池環境管理工作的通知》

  基礎設施:將建 16座充電站(平均每個站配30個以上直流充電樁),3000個交流充電樁。

  No.16西安

  推廣目標:11000輛

  領域:公共5700輛,私人5300輛

  組織準備:成立西安市推廣新能源汽車領導小組、成立西安市推廣新能源汽車專家咨詢委員會

  配套政策:《陜西省關于貫徹落實國務院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的實施意見》(陜政發(2013)21號)《西安市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關于推進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通知》

  財政資金投入:地方補貼82360萬元,車輛購置費用434.850萬元,配套設施建設費用31.852萬元,示范實施推廣費用2000萬元

  基礎設施:已有5個充電站,60個充電樁,5個售后服務點;將建4座充電塔,32座地面充電站,480個充電樁,16個服務網點。

  No.17蘭州

  推廣目標:5000輛

  領域: 公共3750輛;私人1250輛

  組織準備: 成立蘭州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領導小組

  配套政策:《蘭州市關于推廣新能源汽車實施細則》《蘭州市關于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補貼試點實施方案》《蘭州市使用新能源車輛減免車船稅的車型目錄》《蘭州市購買新能源公務車的補貼辦法》《蘭州市關于新能源公交車補貼辦法》《蘭州市關于新能源出租車的補貼辦法》

  財政資金投入:總計投入14.3億元,地方財政投入4.7億元,企業投入7億元,基礎設施建設投入2.6億元。

  基礎設施:將建21座充電站,258個直流充電機,6650個交流充電樁。

  No.18昆明

  產業基礎: 擁有昆明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等整車企業

  配套政策:《昆明市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試點工作實施方案》

  財政資金投入: 市財政補貼1.312億元

  No.19廣州

  推廣目標:10000輛

  領域:公共6000輛;私人4000輛

  組織準備:成立廣州市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領導小組

  配套政策:《廣州市發展新能源汽車行動方案》;《廣州市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配套資金管理辦法》;《廣州市節能與新能源中小客車購置補貼試行辦法》;《關于實施新能源汽車交通管理措施的通知》

  財政資金投入: 20.26億元

  基礎設施:已有52個充電站;將建105個充電站,2970個充電樁。

#[page]#

  No.20- No.28九個重點城市或區域

  No.20深圳

  推廣目標:35000輛

  領域:公共19000輛;私人16000輛

  組織準備:成立深圳市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領導小組及辦公室

  配套政策:《深圳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實施方案(2013-2015)》

  財政資金投入: 深圳市財政在購車環節按中央財政補貼標準,以1:1進行補貼。

  基礎設施:已有81座充電站,3000個充電樁;將建168座公交充電站,50座出租車充電站,526個快速充電樁,39000個慢速充電樁。

  No.21晉城

  產業基礎:皇城相府集團投資30多億元,建設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該基地年可生產純電動公交車等新能源汽車5000輛。

  配套政策:《山西省落實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方案》《山西省晉城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實施方案》;《晉城市國家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2013-2015年實施目標任務分解》草案

  No.22新鄉

  推廣目標:5000輛

  領域:公共3000輛;私人2000輛

  組織準備:成立新鄉市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領導小組;建立新鄉市新能源汽車專家工作組。

  配套政策:《河南省人民政府關于支持電動汽車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河南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河南省電動汽車產業發展規劃(暫行)的通知》;《新鄉市關于支持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意見》

  財政資金投入:購車補貼:省補貼1100萬元;基礎設施補貼:24728萬元。

  基礎設施:將建11座大型充換電站,80座移動充換電站,40個公交車充換電站,2510個充電樁。

  No.23襄陽

  推廣目標:5000輛

  領域:公共1190輛;私人3810輛

  組織準備:成立襄陽市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領導小組

  配套政策:《關于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意見》;《關于加快我市新能源汽車示范運營和產業發展工作的通知》。

  財政資金投入:車輛補貼43915萬元;基礎設施建設補貼4億元。

  基礎設施:已有2座大型充換電站,30個充電樁;

  No.24大連

  推廣目標:5000輛

  領域:公共:3600輛;私人:1400輛

  組織準備:成立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項目領導小組,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下設協調組、專家組和監理組。

  產業基礎:大連擁有一汽集團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鵬迪電動車輛公司、奇瑞汽車大連分公司、大連曙光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東風日產大連工廠等整車生產企業。

  配套政策:啟動《大連市2013年至2015年充電設施布局規劃》的編制工作。

  財政資金投入:市地方財政投入30000

  新能源汽車、基礎設施: 200輛純電動轎車的充電設施布局規劃已確定,正在招標。未來將建5座充換電站,3400個充電樁,440個直流充電樁。

  2014年底,計劃完成更新公交車1077輛。其中,純電動公交車10輛,混合動力公交車30輛,清潔能源車輛(LNG)公交車944輛,10米柴油國IV豪華公交旅行車32輛,無軌電車61輛;2016年底,計劃全市清潔能源公交車輛達到1500輛,比例達到總公交車輛的20%以上。

  No.25寧波

  推廣目標:5000輛

  領域:公共:2900輛;私人:2100輛。

  組織準備: 1、成立寧波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工作領導小組,市長擔任組長。2、成立寧波市新能源汽車專家組。

  產業基礎:擁有浙江吉利汽車、浙江立通新能源汽車等整車企業以及寧波杭州灣新區生產基地

  財政資金投入: 18245萬元

  基礎設施:將建10座充電樞紐站,2300個充電樁,15個新能源汽車維修服務網點。

  No.26青島

  推廣目標:5200輛

  領域:公共5200輛

  組織準備:建立市級聯席會議制度

  配套政策:《青島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扶持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關于加快青島市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和促進產業發展的工作意見》、《關于印發<青島市城市公共汽車(電)車客運運營成本費用再評價辦法>的通知》、《關于印發<青島市城市公共汽(電)車運營企業政策性虧損補貼核定辦法>的通知》、《關于核定城市公共汽車(電)車運營企業政策性虧損補貼的通知》

  財政資金投入:市地方財政投入10.87億元,青島供電公司等社會力量基礎設施及電池購置投入36億元。

  基礎設施:已有基礎設施運營情況:3座充(換)電站、在建2座;基礎設施規劃:17座充換電站、2800個交流充電樁、650個直流充電樁。

  No.27蕪湖

  推廣目標:5110輛

  領域:公共:3460輛;私人:1650輛

  組織準備:成立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領導小組

  產業基礎:形成以奇瑞汽車為龍頭的蕪湖節能環保汽車及關鍵零部件特色產業基地,以極具特色的“蕪湖模式”。蕪湖擁有國家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國家節能環保汽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汽車節能環保國家工程實驗室等。

  配套政策:1、對購買整車、基礎設施、租賃公司、充電電費、電池回收等給予補助;2、市政府明確新建辦公樓、商場等公建類項目新能源汽車充電樁不少于總規劃停車位數20%的比例進行配件,新建住宿小區充電樁按不少于小區總規劃停車位數10%的比例進行配建。

  財政資金投入:3.2億元,用于車輛補貼、電費補貼、電池回收、基礎設施等

  基礎設施:已有充電站1座,售后服務站1家,充電樁461個;將建6000個充電樁,10座充電站,2-3家售后服務站,1家電池回收站。

  No.28長株潭地區

  推廣目標:6100輛

  領域:公共4650;私人1450輛

  組織準備: 依托省經信委設立專職的新能源汽車推廣工作協調辦公室。

  產業基礎:擁有湖南南車時代電動車、比亞迪等整車企業。

  配套政策:《關于推進新能源汽車發展的若干意見》;《湖南省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財政補助資金管理暫行辦法》;《關于長株潭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省批500臺車輛運營維護的資金補助意見》;《長沙市公共交通運營車輛根系補貼管理辦法(試行)》

  基礎設施:已建3處充電點,71個充電機,236個交流充電樁;將建15座充電站,3600個充電樁。

#[page]#

  第二批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城市推廣計劃

  內蒙古自治區城市群(呼和浩特市、包頭市)

  推廣計劃:5000輛

  基礎設施:充換電站16座、充電樁2800個

  配套政策:《呼和浩特市本級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財政補助資金管理暫行辦法》、《呼和浩特市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試點實施方案》、《新能源公交車智能調度系統信息平臺建項目規劃》

  呼和浩特市

  在2013-2015年實施方案中,呼和浩特市計劃推廣2500輛新能源汽車,包含公交車、出租車、公務用車、私家車等新能源汽車。

  在2010-2012年期間,呼和浩特市共完成429輛新能源汽車的推廣工作,任務完成率達到71.5%。其中,氣電混合動力公交車400輛,已全部投入運行。而電力科學研究院的28輛純電動汽車,目前正在調試,結束后會陸續投入運行。目前在建和已建的12個直流充電樁,預計2014年對外開放。

  包頭市

  2013年3月18日,北京理工大學副校長兼新能源汽車研究院院長孫逢春與包頭市政府副市長張世明共同簽署了《北京理工大學——包頭市人民政府新能源汽車戰略合作協議》。正是對于環境問題共同的關注成為雙方在新能源汽車領域開展廣泛且深入合作的基礎。

  2014年1月29日,比亞迪“”正式在包頭亮相,這也是此款車在內蒙古首發。

  遼寧沈陽市

  推廣計劃:5000輛。其中公交、出租、公務和其他公共用車的推廣目標達4000輛,占總目標的80%。包括公交1500輛、出租車1500輛、公務車500輛、其他公共用車(環衛、醫療等)500輛、其他領域1000輛。

  基礎設施:充電樞紐站10座、充電樁2300個

  配套政策:《關于推進藍天工程的實施方案》

  目前沈陽市新增和更新的公交車、出租車等營運車輛,都要選用天然氣(LNG)和電等新能源車型。到2015年,基本完成沈陽市黃標公交車的淘汰工作和出租車的雙燃料改造工作。到2017年,基本淘汰沈陽市黃標車,并且鼓勵從事省內長途旅游包車業務的企業使用天然氣汽車。

  吉林長春市

  推廣計劃:10000輛。2014年計劃推廣3000輛,2014年計劃推廣7000輛。

  基礎設施:已有充電站2座,充電樁150個;將建充電站3-5座,充電樁1000個。

  配套政策:《長春市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試點工作方案》、《關于申報2013年吉林省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的通知》、《長春市政府關于支持新能源汽車發展的若干政策》

  自2010年年初,長春市被列入全國13個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工作試點城市之一,長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將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工作列為為民辦實事的重要工程之一后,長春市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水平就處于全國前列。

  圍繞綠色生態城市建設,長春供電公司協助政府推動電動汽車產業發展。2010年建成北方高寒地區首座電動汽車充電站,2012年建成4000平方米的凈月充換電站,這是省內第一座換電站,也是全國唯一的一座二步式換電站。同時,在市區內規劃25個充電場布點,為2012年新下線的600臺清潔能源車提供充電服務。

  黑龍江哈爾濱市

  推廣計劃: 5000輛,其中純電動車4300輛,混合動力車700輛。公共領域4600輛,私人領域400輛。

  基礎設施:充換電站250座

  配套政策:《哈爾濱市“十二五”科技發展規劃》

  哈爾濱市將培育新能源汽車新興產業,重點發展混合動力汽車、純電動汽車,大力推進磷酸鐵鋰動力電池、車用電機及電控裝置、電源管理系統等配套部件研制,加快完善混合動力汽車產業鏈。哈爾濱市擁有哈電氣集團、哈軸集團、哈飛汽車、光宇集團等一批龍頭企業,成為哈市新能源裝備產業發展的主導力量。

#[page]#

  江蘇省城市群(南京市、常州市、蘇州市、南通市、鹽城市、揚州市)

  推廣計劃: 15000輛

  配套政策:《江蘇省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指導意見》、《江蘇省“十二五”新能源產業推進方案》、《江蘇省“十二五”戰略性新興產業規劃》、《江蘇省省級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資金管理辦法》、《江蘇省2013年度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行動計劃》、《揚州市汽車及零部件產業規劃》

  為拓寬應用渠道,江蘇省6市組成的“城市群”將跨市運營新能源汽車,2015年前,6市將推廣超1.5萬輛新能源車。

  江蘇省從事新能源汽車整車及關鍵零部件研發生產企業共有80余家。2012年上半年,有6家企業、12個車型的新能源汽車產品列入國家《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應用工程推薦車型目錄》,截至2012年6月底,江蘇省共有9家汽車生產企業、40款車型進入該公告目錄。

  考慮到液化天然氣汽車的綜合排放指標比燃油汽車低80%,且受到消費者歡迎,江蘇省將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的新能源汽車和以液化天然氣為動力的清潔能源汽車一并推廣,應用范圍擴大到全省13個市,正在向國家申請支持。

  據統計,目前江蘇省已建成純電動汽車充電站14座,在線運營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150多輛,其中純電動公交車23輛,其他類型的純電動汽車10多輛。

  2014年將在江蘇省新建10座充換電站和310個充電樁,擴建、改造一批現有充換電設施,改造完善城市配電網。到2015年底,江蘇省將累計建成45座充換電站和2040臺充電樁,初步形成完善的充換電服務網絡。

  2015年前江蘇省將建設1座風電儲能充電站和36個分布式智能充電樁,通過形成“可再生能源電力-智能電網-電動汽車”的完整產業鏈帶動新能源產業整體發展。

  目前,江蘇省的蘇州金龍、江蘇常隆、悅達起亞、江蘇奧新等10家企業擁有新能源和清潔能源汽車的生產資質,一旦市場需求增加,汽車企業研發生產將再上臺階,并帶動配套服務產業鏈發展。此外,江蘇省的軟件企業正在研發車聯網,挖掘新能源汽車售后服務的巨大商機。

  南京市

  南京市是6個城市中的“主力軍”,將承擔7000輛左右新能源車的推廣任務。南京市將在公交、出租、環衛等行業和政府機關率先使用新能源汽車,還將采取財政補貼等措施鼓勵個人購買。“公共車輛和私人購買的比例大概在6:1左右。”

  近年來南京市新能源車產業發展迅速,從整車制造到相關總成、電動附件和充電設備等關鍵零部件鏈條已初具雛形。南京市開展新能源車方面研發的生產企業有20多家,其中,金龍客車、上汽榮威、上汽依維柯等車企的新能源車銷量逐年上升。尤其是去年底,比亞迪公司投資30億元,在溧水經濟開發區上馬新能源汽車項目,項目全部建成后,可年產5000輛純電動大客車和1000輛純電動輕型客車。2014年南京市公交將新增2530輛新能源車,其中包括1000輛純電動車。

  常州市

  早在2010年,“常州版”的新能源汽車規劃就已經出臺。常州還規劃建設28座充換電站:市區20座、金壇3座、溧陽5座。其中,武進有6個,分別是湖塘站、淹城站、牛塘站、鳳林路站、武南站和禮河站。除充換電站外,常州市還將建設65個交流充電樁,主要分布在各供電營業所,為電動轎車等小型車提供慢充服務。

  2011年10月29日,千人計劃(常州)新能源汽車研究院正式亮相。

  南通市

  南通市已有150輛節能與新能源城市公交車在線運營,示范運營的城市公交線路達17條,覆蓋市區主要區域。在南通市現有的150輛新能源公交車中,油電混合動力型占140輛,純電動型僅10輛。市區已有3個大型車輛充電位、10個小型車輛充電位的充電站投入使用。

  南通市已成立了由市長為組長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應用組織領導機構,在該市交通運輸局設立領導小組辦公室,形成了科技局、財政局等10多個職能部門共同參與的協同機制。

  蘇州市

  蘇州市經信委的資料顯示,目前,蘇州有規模以上汽車及零部件企業251家。其中,有100多家企業從事新能源汽車整車及關鍵零部件的研發和生產,初步形成了涵蓋商用車、乘用車、專用改裝車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體系。

  鹽城市

  鹽城已形成從乘務車、大客車到專用車,從混合動力汽車到純電動汽車的完整的新能源汽車產品體系。據了解,為推進新能源汽車的發展,2015年前,鹽城市至少建設10座充電站,40座電池配送站,2座充換電池站和80臺交流充電樁,以滿足新能源汽車示范運行的需要。

  鹽城新能源汽車研發中心是江蘇省首家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目前已有多家研發中心和新能源汽車企業落戶,已初步形成“一院、兩室、三中心”的新能源汽車研發體系,即東南大學鹽城新能源汽車研究院、陳清泉郭孔輝兩個院士工作室和鹽城師范學院動力電池研究中心、SGS檢測中心、江蘇省新能源汽車計量檢測中心。目前,鹽城市已建成動力電池測試、電極材料研究、數字化車輛造型燈9個實驗室;掌握電動汽車輕量化車身設計、超低溫電池運行、動力電池熱管理系統、動力電池關鍵材料等新能源汽車關鍵技術,并在整車制造技術達到了領先水平。

  揚州市

  目前,揚州已規劃儀征汽車工業園、江都汽車和邗江北山工業園(濰柴亞星新廠區)三大板塊,并規劃了10萬輛新能源轎車、1萬輛新能源客車的新能源汽車發展計劃。

  “十一五”期間,揚州汽車工業億元以上項目共完成投資200億元,46個億元以上項目竣工投產。其中,濰柴動力揚州柴油機的四缸系列柴油機總投資15億元,中集通華工業園總投資14億元,江淮輕卡、九龍汽車等一批投資規模大、技術含量高、帶動作用強的整車及零部件項目,達產后可新增1100億元的生產能力。

#[page]#

  山東淄博市

  推廣計劃:5000輛

  基礎設施:充電站11座、充電樁500個

  配套政策:《山東省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財政扶持辦法》

  目前,山東淄博市共有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研發平臺11家。其中,院士工作站3家,博士后工作站2家,中科院中試基地1個,省級以上企業研發中心5家。淄博市有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及配套企業50余家,形成了從核心技術到最終產品,從關鍵零部件到整車生產上下游貫通的產業鏈條,涉及AC09電動汽車、鉛酸蓄電池、鎳氫動力電池、電機、汽車總線控制系統、快速充電系統、軸承等30多類產品。

  淄博成立了純電動公交車運營公司,推動公交領域新能源汽車的示范應用。先期投資3549萬元,購買21輛純電動公交車。近期,再投資2923萬元,購買了20輛純電動公交車,進一步加大了新能源汽車的推廣應用力度。

  山東臨沂市

  推廣計劃:5690輛

  基礎設施:充換電站9座、充電樁5120個

  配套政策:《山東省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財政扶持辦法》、《新能源汽車及電動自行車產業“十二五”規劃》、《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試點實施方案》、《關于加快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

  目前,臨沂市共有新能源汽車整車生產企業14家,主要車型有電動汽車、電動商用車,電動警務車,低速四輪電動汽車等。其中,沂星公司具備年產電動客車3000臺的生產能力,沂達公司低速電動車已進行量產。

  臨沂市先后開通了K9、K10、K13、K87等公交線路示范運行,純電動汽車平均實載率達到92%,每天運行里程200公里,積累了運行達600余萬公里,積累了大量的運行數據和經驗。

  2010年以來,臨沂市先后建成投運直流充電樁65個、交流充電樁85個,建成投運焦莊、鞏村、義堂、柳青河以及沂南縣向陽電動汽車充換電站,在城區形成了堅實的“四邊形”充換電服務網絡,充電能力和規模持續增強。

  2011年6月,換電型電動汽車快換車間的投運,實現了從3小時到8分鐘的快速轉換,隨后在山東省率先下線首輛換電型公交車,在全國率先建成投運首個集中監控中心,率先開通全國首個城際電動公交線路。

  歷經兩年的精心打造,臨沂電動汽車智能充換電服務網絡建設有了新的突破,截至2012年10月31日,臨沂市146輛純電動公交車累計行駛突破1000萬公里,累計充電8.6萬臺次,充換電電量1130萬千瓦時。

  山東濰坊市

  推廣計劃:5010輛

  基礎設施:充換電站6座、充電樁5000個、維護站5座

  配套政策:《山東省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財政扶持辦法》、《濰坊市就關于支持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政策》《濰坊市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實施方案(2013—2015年)》

  按濰坊“十二五”規劃,將積極發展新能源汽車,以濰柴動力股份有限公司、盛瑞傳動股份有限公司、壽光泰豐汽車底盤制造集團、諸城義和車橋有限公司等企業為重點,加快突破新能源汽車、轎車、重型卡車和高檔變速箱等關鍵零部件的研發和規模化生產等。濰坊將加大投入,加快建設國家一流的新能源汽車研發中心,建成新能源汽車零部件及整車生產基地,并計劃在三年內,混合動力汽車產能達30萬輛,純電動汽車10萬輛,在民用、公交、公務、環衛等領域推廣混合動力汽車1000輛、純電動汽車1000輛。

  山東聊城市

  推廣計劃:5010輛

  基礎設施:充電站6座,充電樁300個,維護站6座

  配套政策:《山東省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財政扶持辦法》、《聊城市新能源汽車推廣示范應用扶持辦法》

  目前,聊城市著重發展的綠色公交就是LNG公交車。LNG天然氣公交車具有低排放、低成本、安全可靠等優點,特別是在節能減排方面有重要的實踐意義。

  從2011年開始,聊城市委、市政府加大對公交優先發展的支持力度,有力地促進了公交事業健康快速發展,將利用兩年時間,投資近5000萬元,更新100部新型天然氣空調公交車,此舉在聊城公交發展史上是空前的。聊城市委常委、副市長侯軍表示,5年內,聊城城區60%以上的公交車將更換為新能源客車。

  四川省瀘州市

  推廣計劃:5000輛

  基礎設施:充電配送中心4座、公交充電站30座、充電樁6000個

  配套政策:《新能源汽車使用管理試行辦法》、《新能源汽車購置方案》、《新能源汽車充換電基礎配套設施布局規劃》、《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試點工作實施方案》

  瀘州市擁有四川省唯一一家具有充電設備生產的企業,新能源汽車充換電設備的生產研發為瀘州市入選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城市創造了條件。成功入選,這將對瀘州市能源結構調整起到積極作用,新能源的開發利用將帶動相關汽車能源產業的發展,同時著力改善環境污染、能源短缺等問題。

#[page]#

  貴州省城市群(貴陽市、遵義市、畢節市、安順市、六盤水市、黔東南州)

  貴陽市

  貴陽市客運出租車設施標準化建設,日前已進入實施階段。第一批安裝的出租車為新投入使用的新月出租車公司的300臺新車和千禧出租車公司的200臺新能源出租車,總量為500輛,2014年3月份前全部投入使用。

  畢節市

  近年來,畢節市委、市政府圍繞新能源汽車從基礎資源、核心部件到整車裝配的相關領域,引進了一批較高水平的創新團隊,搭建了一批創新平臺,集聚了一批創新能力較強的骨干企業,在畢節試驗區形成了以“燃料電池汽車、混合動力汽車、純電動車”三種整車技術為“三縱”和“多能源動力總成系統、驅動電機、動力電池”三種關鍵技術為“三橫”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布局。

  基地內聚集了新能源汽車骨干企業31家,其中添鈺動力、力帆汽車、澳能空氣動力、云內動力、興國新能源、西凱新能源、匯豐車橋等企業都是由擁有大批自主知識產權、核心技術達到國際國內領先水平的高新技術企業和實力雄厚、在國內新能源汽車領域已經發展多年的集團公司投資建設;同時,基地內還有汽車零部件配套生產企業40多家,主要產品有傳動軸、方向機、前后橋、車燈、貨箱、液壓油箱、駕駛室、底盤構件、內飾等。預計到2015年,畢節市新能源汽車及配套企業將累計建成投產80個,汽車零部件本土化率達80%,可實現年產新能源汽車30萬輛的能力,工業生產總值達150億元以上。

  全國政協副主席、科技部部長萬鋼曾赴畢視察指導,對畢節發展新能源汽車提出了鞭策和期望。

  云南省城市群(昆明市、麗江市、玉溪市、大理市)

  配套政策:《云南省關于促進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意見》、《昆明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財政補助資金管理辦法》、《昆明市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運行工作的補充通知》、《昆明+3城市群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總體實施方案(2013年-2015年)》

  未來3年內,云南省將推廣應用新能源汽車5000輛,完成推廣應用工作將獲得至少15億元國家補助。未來3年內,在昆明市推廣應用3400輛,麗江市推廣應用800輛,大理市推廣應用500輛,玉溪市推廣應用300輛。

  云南省力爭到2015年,實現節能與新能源商用車年生產能力達1萬輛,其中,新能源汽車1000輛;到2020年,節能與新能源商用車年生產能力達3萬輛,其中,新能源汽車3000輛。同時,引進和培育1-2戶節能與新能源乘用車生產企業,實現節能與新能源乘用車零突破,到2020年實現節能與新能源乘用車年產銷5萬輛規模。

  云南省將以純電驅動為新能源汽車主要發展方向,推廣先進節能柴油發動機汽車。并以云南電網公司為主,建設電動汽車充電、換電設施,2015年前,以昆明市為試點,建成2座充電換電站及300個充電樁。2015年后,加大充電、換電設施建設資金投入,根據發展需要,在昆明市和其他推廣使用新能源汽車的州、市建設相應規模和標準的充電、換電設施。

  同時,2015年前,云南將建成200座天然氣加氣站和10座天然氣加氣母站(母站是從天然氣管線直接取氣),2020年前全省形成較為完善的天然氣加氣站和天然氣加氣母站。

  昆明市

  自2009年,昆明市被列為第一批13個開展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試點城市至今,已推廣新能源汽車1000輛,每天節約燃油5000升。同時,由昆明市承擔的國家863計劃“高原地區新能源汽車運行考核及適配技術研究”項目順利通過國家驗收,昆明的高原特色和開放模式,得到了上述部委的高度肯定。

  與此同時,還成立了由昆明理工大學、昆明云內動力股份有限公司、昆明船舶設備集團有限公司等單位組成的“昆明市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學研聯盟”,建立了昆明船舶設備集團有限公司 “高原型新能源汽車整車研發基地”等6家新能源汽車研究開發基地。

  此外,由昆明市承擔的“高原地區新能源汽車運行考核及適配技術研究”課題(國家863計劃),早在一年前就通過國家驗收,并獲得專家的高度評價,意味著昆明初步建成了全國首個“高原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國家監測平臺”。

  目前昆明市已建設完成1個充電站、150個充電樁,但這些充電樁都是電網公司內部使用,并不對外開放,無充電樁成為純電動汽車“上路”的瓶頸。

  第二批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城市名單

 

第一批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城市或區域名單

序號

省份

城市/區域

1

 

北京市

2

 

天津市

3

山西省

太原市

4

晉城市

5

遼寧省

大連市

6

 

上海市

7

浙江省

寧波市

8

安徽省

合肥市

9

蕪湖市

10

山東省

青島市

11

河南省

鄭州市

12

新鄉市

13

湖北省

武漢市

14

襄陽市

15

湖南省

長株潭地區

16

廣東省

廣州市

17

深圳市

18

海南省

海口市

19

四川省

成都市

20

 

重慶市

21

云南省

昆明市

22

陜西省

西安市

23

甘肅省

蘭州市

24

河北省

城市群〔石家莊(含辛集)、唐山、邯鄲、保定(含定州)、邢臺、廊坊、衡水、滄州、承德、張家口〕

25

浙江省

城市群(杭州、金華、紹興、湖州)

26

福建省

城市群(福州、廈門、漳州、泉州、三明、莆田、南平、龍巖、寧德、平潭)

27

江西省

城市群(南昌、九江、撫州、宜春、萍鄉、上饒、贛州)

28

廣東省

城市群(佛山、東莞、中山、珠海、惠州、江門、肇慶)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為第一電動網(m.155ck.com)所有,歡迎轉載但請務必注明來源。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李艷嬌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shichang/28419

返回第一電動網首頁 >

收藏
59
  • 分享到:
發表評論
新聞推薦
第一電動網官方微信

反饋和建議 在線回復

您的詢價信息
已經成功提交我們稍后會聯系您進行報價!

第一電動網
Hello world!
--> 主站蜘蛛池模板: 鄂托克旗| 福贡县| 达尔| 瑞昌市| 外汇| 石景山区| 游戏| 西贡区| 洛隆县| 太原市| 安阳市| 莲花县| 肥城市| 云和县| 鄂尔多斯市| 钟山县| 方城县| 乾安县| 灵武市| 新野县| 高州市| 安塞县| 临猗县| 兰溪市| 濮阳县| 安龙县| 青浦区| 长春市| 紫金县| 石林| 连平县| 维西| 宝鸡市| 景德镇市| 台中市| 哈尔滨市| 枝江市| 礼泉县| 乌什县| 鄂托克前旗| 宝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