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傳統汽車產業面臨產能過剩風險的背景下,力爭打造“中國動力谷”的株洲,正式明確將新能源汽車作為主打產業之一。“新能源汽車推廣、充電設施建設等一批規劃都將在今年啟動。我們預測,新能源汽車在株洲的普及會很快。”3月2日,株洲市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劉磊表示。
市民購置純電動車,費用或在10萬元以下
去年底,長株潭被納入全國首批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城市。根據相關部委確定的總體目標,今明兩年,株洲市新能源公交車將新增300輛,新能源出租車新增200輛,新能源公務車新增150輛,用于郵政、環衛的新能源專用車新增100輛,新能源私家車新增285輛。
“這套目標體系將接受國家考核,就是說,它是基數目標,只能多不能少。”劉磊說,為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目前,株洲市正在擬定《電動汽車充電設施建設發展規劃(2014—2018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實施方案》,并將于近日出臺。
“新能源汽車推廣,充電網絡等基礎設施建設先行,神農大道、湘江風光帶的充電網絡示范工程也將隨即啟動。”他介紹。此外,從今年起,新建小區、商場、酒店及共用停車場都要保證,帶有充電樁的新能源汽車的車位不低于總車位的15%。
株洲市民購買新能源汽車將享受國家、省、市三級政策優惠。“對購買北汽、比亞迪、江淮等自主品牌的純電動車,國家最高有5.7萬元的優惠,省市優惠政策也將出臺。購買一輛純電動汽車,株洲市民的花費很可能低于10萬元。”劉磊說。
目前,比亞迪純電動車每輛售價約30萬元,北汽純電動車每輛售價24.8萬元。
時速超250公里的純電動車有望在株產業化
推廣新能源汽車,為株洲汽車產業的轉型升級提供了絕佳機遇。
電池仍是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瓶頸。“特斯拉之所以引人關注,便在于其電池技術、續航里程及汽車時速等方面的突破。為搶奪市場蛋糕,株洲市已引進動力先進的電池供應商——一家軍工企業。”劉磊說,株洲市已與該企業投入純電動車的試制。
他介紹,與定位高端的特斯拉不同,這種車型將主要滿足中低端消費群體。“時速可達250公里,續航里程在180至280公里之間。如果樣車試制成功,將委托本地整車商生產制造。”劉磊說。
而為做大產業集群,株洲市還將引進新能源整車制造企業。據悉,去年底,攸縣已引進一家低速電動車生產企業。車輛將在明年下線,定價為3萬至6萬元。“今年力爭引進更高端的整車企業入駐。當然,產業鏈上的南車電動、高遠電池、升華科技、時代電氣等整車、電池、電機、電氣企業,將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劉磊表示。
來源:株洲日報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shichang/29249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