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告別了2013年底新能源客車產量的爆發性增長后,2014年前兩個月新能源客車產量持續走低。2月,國內客車企業共生產新能源客車118輛,環比下降81%,非插電式混合動力客車產量更是交出了白卷。第一電動研究院分析指出,新能源客車產量在2013年底出現透支現象,因此在2014年初會有一段調整時期,產量必然有所回落。
數據顯示,2014年2月,國內純電動客車總產量為33輛,與1月151輛純電動客車的產量相比,下降78.14%。且一貫充當領軍企業的比亞迪、安凱等客車企業2月產量并不靠前,大連一汽與北汽福田分別以17輛和14輛的產量位居一、二位。據了解,由于政府對推廣政策的補貼標準設置了退坡機制,企業為了獲得更高的補貼,在2014年之前搶出部分訂單,去年12月535輛純電動客車的產量達到全年產量最高點。這也使得企業在高點之后必然會有一段生產調整期,市場的再次釋放仍需要時間。
資料來源:第一電動研究院
縱觀全年,純電動客車的前景大為樂觀。根據可查的全國前后兩批共39個推廣應用城市或區域申報推廣計劃,總的推廣計劃超過33萬輛,其中有60%在公共領域,大部分為公交車。在北京、深圳、廣東城市圈、成都、重慶,都計劃推廣數千輛的純電動公交。因此,今年的純電動客車預計還將繼續攀升,或有大幅井噴可能。比亞迪已經公布其南京市650輛電動公交的訂單,以及大連市兩年1200輛電動公交訂單。
受補貼政策的影響,插電式混合動力客車從2013年底開始走熱。然而同純電動客車一樣,在經歷了產量爆發后進入休整階段。2月插電式混合動力客車的產量為85輛,環比1月份的307輛大幅下降了七成多。值得一提的是,一直在插電式混合客車領域穩坐第一把交椅宇通客車,2月插電式混合動力客車的產量僅為25輛,落后于產量第一的恒通客車。在這也是近幾個月以來宇通客車第一次在插電式混合動力客車產量上屈居亞軍。
宇通插電式混合動力客車
盡管宇通客車董事長湯玉祥在今年兩會上提出延續既有混合動力客車補貼政策,但從實際來看混合動力客車的補貼依然遙遙無期。2月,非插電式混合動力客車的產量徹底為零。這是否如第一電動此前預期的那樣,非插電式混合動力客車將退出生產線?
資料來源:第一電動研究院
3月,安凱客車、宇通客車和金龍客車先后公布2013年財報,除安凱客車外,其余兩家企業均處于盈利狀態。宇通客車2013年營業收入220.94億元,同比增長11.79%;金龍汽車實現營業收入208.12億元,同比增長8.57%;而安凱客車2013年銷售收入35.4億元,同比下降7.87%。無論2013年的業績如何,三家客車巨頭均表示看好新能源客車的發展。
作者:胡笑菲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shichang/30142
本文版權為第一電動網(m.155ck.com)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以及微信公眾平臺不得引用、復制、轉載、摘編、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內容或建立鏡像。違反者將被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1700118019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