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20日是江淮成立五十周年的日子,加之去年成功實現轉型業績大幅扭轉,江淮從四月份開始就在積極地籌劃其“天命之年”的紀念活動,幾個月來整個江淮一直都喜氣洋洋,但其沒有想到的是,就在這天到來前一周,卻突遭危機。
5月12日,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欄目報道國內市場存在國四重卡造假現象,很多經銷商采用國三標準的重卡,甚至國二標準的車輛,通過修改發動機編號等手段冒充國四車輛銷售。江淮汽車與東風汽車在報道中被點名存在國四車輛造假現象, 央視指責廠家和經銷商、消費者“聯合作弊”。
“從整個行業來說,大家都這么干,這不是江淮一家的問題。”5月20日,在江淮 汽車新能源汽車技術中心,江淮汽車副總經理嚴剛有些委屈地向作者表示。行業內人士亦向作者表示,實際上套牌現象早已經存在,“目前重卡不登記牌照的現象在 個別地區比較普遍,以國三標準車輛冒充國四車輛的現象也較為嚴重,以前國二向國三過渡也曾出現過這種情況。”
作者從國內幾位商用車行業人士處也獲悉,在實際銷售中,重卡市場幾大廠家確實都存在套牌銷售的情況。“看到自己家沒有被點名,心里面真的是舒了一口氣。”一家國內大型商用車生產商內部人士向作者坦承,作為個案被點名的江淮、東風顯然起到了敲山震虎的意味。
盡管如此,這對把重卡當做根基的江淮來說打擊不小,而在之前的5月16日,正因 為整體上市而停牌的江淮不得不緊急發布公告,澄清事實。“這是個別經銷商行為,江淮已經嚴肅查處。”但在資本市場,這已經引起一些波浪,外界擔心江淮整體 上市會受到影響。“江淮有壓力,但是我們還是要用最誠懇的態度來對待,來改變。”嚴剛向作者表示。
江淮再次整頓
“當時我正在意大利開會,一個電話打來叫我趕緊看央視節目,我一看,然后頭就大了。”回想起在12日晚間聽到消息的一刻,嚴剛心有余悸。此前,在兩年內江淮已經兩次遭央視曝光,上一次是去年的315,江淮和悅被爆存在生銹問題。
去年315之后,江淮痛定思痛,不僅砍掉了投資巨大的和悅車型,在所有乘用車產 品的質量把控上也提升了好幾個檔次。在終端上,江淮也提供了更具有保證性的五年十萬公里的質保服務。至去年下半年,隨著江淮乘用車第二代產品的推出,諸如 生銹這些“小兒科”問題已經完全解決了。
“和悅是我們請賓夕法尼亞設計師設計的,光是造型等就花了一億多。”嚴剛向作者稱。但即便是這樣不惜“斷尾”地全力以赴,在經過一年的整改之后,江淮在市場上仍沒有緩過氣來。在自主品牌日子日漸艱難的背景下,江淮在乘用車上更加舉步維艱。
為此,江淮也不得不在乘用車上進行戰略收縮。2013年下半年,江淮汽車將公司 的戰略調整為“做大做強商用車,做精做優乘用車”,同時對公司十二五戰略進行修訂,將戰略目標下調。而從戰略目標和之后的資源投向來看,商用車才是江淮最 根基的業務板塊,也是未來發展的支撐所在。
正是如此,商用車上遭到品牌危機使得江淮高層壓力倍增,在短暫商討之后,江淮決 意立即進行整改。嚴剛透露,在5月18日召開的經銷商大會上,江淮向經銷商通報了“被點名”事件的經過,在大會上,江淮高層狠批了經銷商的套牌行為。同 時,江淮也拿出了整治措施。“一旦發現有串貨套牌的,立即取消經銷商資格。”嚴剛說。
此外,江淮還做出了三項措施以推進國四車的銷售,包括增加銷售人員培訓等。“我們絕對沒有主動地向國四地區銷售國三車,這對江淮來說,是得不償失的。”嚴剛解釋說,由于江淮在國四車的技術上已經比較成熟了,如果大力推行國四車,獲得的利潤更高,并且可以搶占市場。
即便如此,江淮依然逃不過縱容的嫌疑。5月11日,央視實際上已經關注國四造假 的事情,而江淮自己也坦承早在一年前對這個問題就有警覺。在去年11月的一次經銷商會議上,江淮汽車董事長安進已經對商用車行業內存在的“套牌”現象進行 警示。“大家不要有僥幸心理,要管好自己,這個(套牌)遲早要出事。”
不過,由于行業內大環境所致,江淮沒有決心在當時解決這個問題,而安進的這個“警示”也并沒有在經銷商中起到作用。“我們有失誤,沒有管好經銷商,只是控制了自己。”嚴剛總結道。
目前,國內只有部分城市施行國四排放標準,盡管江淮并沒有向這些國四區出售國三汽車,但經銷商內部的流動已經成為另一種拿貨的方式。這使得國三車通過隱蔽渠道進入各個地區市場。
“主要原因還是廠家縱容。”一商用車制造廠人士指出。車企實際上也是利益均沾者,因而并沒有真正下決心去管住這個現象,甚至還會協助篡改信息以達到造假目的。江淮的案例實際上也是整個商用車市場國四套牌造假的縮影。
誰是幕后推手
好的一面是,隨著江淮東風被點名,行業內發生了一些積極改變,作者從各個渠道了 解到,在此之后,國內幾大商用車企業已經或者正醞釀對內部進行整頓。“我們近日內部收緊了對國三車銷售的管理。“江淮和東風被點名對大家都是一個警示,這 確實是一個行業通病。”某商用車企業內部人士向作者表示。與之類似的還有此前國二向國三過渡時期,也存在套牌造假現象。
不過,即便車企們進行了整頓,在2015年國四排放標準正式施行之前,在市場上國三車還是有巨大的市場。作者隨機在網上選擇了華北地區某商用車代理商,向其咨詢是否可以把國三做成國四上牌(即套牌國四車),得到的答案依然是可以。套牌現象為何禁止不了?
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國三車在市場上需求巨大。“國四車成本較大,終端上肯定愿意購買國三車。”一家大型經銷商集團人士告訴作者。作者了解到,國四車在售價上要比國三車至少高出兩萬元以上,部分地區部分車型甚至會達到五六萬之多。
除了購車成本,使用成本和使用便利性也是國三車熱銷的重要原因——中國重卡排放標準升級主要采用SCR(選擇性催化還原)技術,每臺車每個月使用車用尿素,使得成本進一步推高。而與此同時,盡管國四車早已經進入市場銷售,但國內油品依然無法同步更新。
國內最大的商用車制造商福田汽車內部人士業介紹,全國各地供應的油品差異很大,使得國四車使用上并不便利。國四車長期使用國三標準油將給發動機帶來損害。
實際上,此前也正是由于油品未能完成升級,造成國四排放標準的全面實行兩次推遲,直到今年李克強總理表態,推進黃標車的淘汰,才把最后日期確定到了明年1月。而此時,已經推遲了近7年。
而在車用尿素上,主要的問題在于供應不足和補給網點不足。國內最大的車用尿素生產上市公司四川美豐股份有限公司人士向作者表示,目前車用尿素在國內仍處于起步階段,距大規模生產還有一定的時間,而眼下大部分的加油站也沒有提供車用尿素添加服務。
在經銷商層面,“套牌”賣車還有一個鮮為人知的原因,由于前兩年商用車市場增長萎靡,在經銷商大集團手中,往往囤積了大量國二、國三車,在日漸臨近的國四最后期限下,如何盡快清理庫存,回收資金補充流動性也是經銷商面臨的難題。
“總的來說,是政府方面推進的決心不大,如果能夠強制中石油中石化改進油品,做好配套,消費者也不會去鉆空子,國四標準的推進不會有這么大的問題。”上述商用車制造商人士表示。
來源:經濟觀察報
作者:王國信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shichang/31772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