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汽車作為低碳的代步工具,如何為電動汽車充電成為困擾車主的大問題。充電樁太少,市民無奈選擇從樓上私接電線為車充電,這樣既不方便又存在安全隱患。作者走訪臨沂市區多家小區發現,有充電樁的小區屈指可數。
5月27日,國家電網宣布只要車主有固定車位、小區物業也同意,就可在車位自建充電樁為新能源家用汽車充電,享受5毛錢一度的居民電價。這一消息,讓市民對普及充電樁有了更多期待。
市民抱怨:“飛線”充電實屬無奈
家住金升社區的市民張西霞是較早體會到電動汽車便捷的市民之一。去年秋天,她入手了一輛奇瑞電動汽車,令她沒有想到的是,麻煩也隨之而來。因為小區停車場沒有充電樁,每次充電,她都要從自家儲藏室里扯線出來為車充電。
“不光是扯線麻煩,充電的過程中還要好好看著。”張西霞說,電動汽車充一次電要五六個小時,電線扯在外面,萬一有人碰到會很危險,每次充電,她總要在儲藏室旁邊的小賣部守著。
能夠從儲藏室扯線充電還算是幸運的,沒有儲藏室的市民只能從幾層樓高的家里扯線下來充電。家住運輸公司老家屬院的梁先生有輛電動汽車,由于小區是老舊小區,他沒有能夠用來扯電的儲藏室,更沒有可以直接充電的停車位。每次充電,他都要從4樓的家里扯下電線。
“誰都知道這樣扯線充電很麻煩不安全,但是,不這樣又能怎么辦呢?總得給車充電吧?!笨粗L飄搖的電線,梁先生心存擔憂,卻又非常無奈。
作者調查:配有充電樁的小區屈指可數
作者走訪市區多家小區發現,除個別小區早在建設之初就安裝了充電樁外,大部分小區都沒有安裝充電樁,其中,有的小區,如果居民自己提供充電樁,物業會幫忙安裝。
作者在市區金源路與即丘路交會處的電業局家屬院看到,小區停車場的車位上安裝有半米寬、2米高的電動汽車充電樁。據介紹,這些充電樁早在2004年就已經安裝,隨著電動汽車的增多,充電樁逐漸被利用起來。
與直接安裝好充電樁不同,市民周先生所在的小區雖然沒有安裝充電樁,但是如果需要,物業可以提供幫助。周先生買車時,商家隨車贈送了一個小型充電樁,經與物業協商,物業為他布線安裝了充電樁。
相比之下,市區絕大多數小區都沒有安裝充電樁,更有小區物業甚至不清楚有充電樁一說。
部門政策:每輛私家車配建一個充電樁
在市民看來,一個小區的面積約幾萬平方米,一座充電樁占地可能不足一平方米,按道理說,在小區中找一個充電樁的容身之地應該不難。
據了解,目前山東供電公司在臨沂市建成投運電動車充換電站5座,安裝直流電樁65個、交流電樁85個,初步形成覆蓋中心城區、連接城際的充換電服務網絡。
2014年,根據6個重點領域商業模式特點,臨沂將采取公共區域設置和私家車位設置相結合的方式,按照公共領域車、樁1:1.2、私家車領域車、樁1:1的比例規劃建設交流充電樁。同時,根據電動汽車發展情況預測,計劃在三年內建設公共交流充電樁3240個、私用交流充電樁2000個。
同時,5月27日,國家電網宣布只要車主有固定車位、小區物業也同意,就可在車位自建充電樁為新能源家用汽車充電,享受5毛錢一度的居民電價。這一消息,讓市民對普及充電樁有了更多期待。
來源:瑯琊網
作者:王璐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shichang/31978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