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工業正在掀起基于電動化、智能化兩大技術浪潮的變革帷幕。8月21日,華晨寶馬之諾與北大國家發展研究院BiBMA共同發起主題沙龍——顛覆式產品的創新策略,30位精英師生與之諾高層共同探討電動汽車的創新策略,為推動電動汽車的普及建言獻策。
沙龍舉辦地點位于之諾北京三里屯展廳,這家展廳與傳統的汽車經銷店不同,保持著一種生活化的藝術風格。之諾將其定位為產品體驗和藝術文化生活享受的城市生活館,力求倡導“我的城市,我的家”品牌理念。
之諾品牌管理總監梁堅在沙龍上表示,汽車行業已達成共識——電動化是未來發展方向。“之諾品牌展廳于今年2月開業,4月推出租賃服務,正趕上了好時機,政府出臺多項政策力推新能源汽車發展,公眾開始認識接受新能源汽車。”但是顯然這種認識和接受的程度還不夠,因此之諾推出一種創新的商業模式,只租不售,意在讓更多的人能體驗到電動汽車。
梁堅介紹,為了提升用戶的體驗,之諾團隊傾力設計了一套無憂服務方案,服務項目涵蓋租車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以此打消客戶顧慮。另外,在8月中旬,之諾1E日租服務進駐微信平臺,手機端的便利性為之諾帶來了更多的訂單和關注。
之諾品牌管理總監梁堅
北大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姚洋也認同電動化是汽車發展的必然趨勢。根據他的預測,汽車銷量高峰能達到每年4000萬輛,從能量消耗及尾氣污染的角度來看,燃油無法持續。為了支持電動汽車的推廣,姚洋表示北大將在校園內建立之諾和北汽的充電樁,待新停車庫建好之后還將增配一批充電樁,以鼓勵師生使用電動汽車。
沙龍對話之前,姚洋試駕了之諾1E純電動汽車,并詳細了解該車的租賃成本以及服務方案,對產品和推廣模式均表示認可。姚洋建議,除了租賃,之諾1E這款車可以推出“先租后買”模式,更符合消費者想要“擁有”的消費心理,從而促進訂單。對此,梁堅表示,之諾1E的推出主要用于示范體驗,后續將有升級換代的新車型推出,提供給消費者購買。
北大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姚洋
第一電動網CEO龐義成發表了以”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成長邏輯”為主題的演講:在中國經濟基本面掉頭向下時,汽車市場卻超預期高速增長,2014年預計產銷量將突破2400萬輛,增速8%-10%。同時市場中心下移,外資品牌不斷擴張。同期中國油氣供應對外依存度已達60%。
龐義成表示,未來十年,巨大的內部需求、危機重重的油氣供應環境將是重塑中國汽車業格局的基本力量。中央政府發展新能源汽車,調整油氣消耗結構的重視度將不斷提升。放眼全球,2020年要實現銷售600萬輛,保有量2000萬輛的目標,預計市場規模將達2000億美元,動力電池市場規模500億美元。而中國市場銷量2018年將超越美國成為第一,2020年保有量達500萬輛。
對國內的政策情況,龐義成作出分析:與上階段推廣政策相比,新政策《關于繼續開展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工作的通知》提出了原則性說明,更加細化具體。一方面有補貼、免購置稅、扶持電價等利好政策刺激,另一方面有油耗法規鞭策,加速了新能源汽車推廣進程。
在消費層面,充電難、價格高、續航短仍是制約購買電動汽車的主要因素。龐義成提出,集中采購、集中管理、智能分時租賃,可有效解決上述問題。
杭州華三通信技術有限公司副總裁王景頗介紹了顛覆性產品的理念和模式。在王景頗看來,好的體驗是顛覆性產品首要具備的特性,沒有體驗,后續一切都沒有基礎;另外,產品定價也十分重要,對于初步打開市場非常關鍵。他以微信為例,即時語音、分享等功能提供了非常好的通訊體驗,再加上完全免費,吸引的用戶數量已攀升至6億。
再來看傳統企業嘗試的創新,通常尋求以技術創新為突破點。王景頗表示,更重要的是思維模式的創新。結合新能源汽車來說,產品的技術創新固然重要,但模式的創新能為推廣尋一條捷徑,更有效率地實現突破。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杜俊儀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shichang/33850
本文版權為第一電動網(m.155ck.com)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以及微信公眾平臺不得引用、復制、轉載、摘編、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內容或建立鏡像。違反者將被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1700118019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