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深跌的自主品牌銷量正在迎來觸底反彈的信號。
9月10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公布了8月份的全國汽車銷量。該銷量數據顯示,8月,自主品牌乘用車共銷售54.51萬輛,占乘用車銷售總量的37.13%,雖然已經是連續12個月銷量同比下降,但市場占有率比上月提升了2.35個百分點。
隨后,就在該數據公布之后的第二天,9月11日,讓自主品牌車企望穿秋水的節能產品惠民工程節能環保汽車(1.6升及以下乘用車)推廣目錄(第一批)終于公布,28家企業的163款車型進入目錄,其中包括102款自主品牌車型。這意味著斷檔近一年的汽車節能補貼終于恢復。
分析認為,在當今眾多一二線城市因車輛狂增、道路擁堵、空氣污染而祭出限號、限牌等諸多大棒、自主品牌被迫且戰且退的時候,潛力巨大的三、四線市場的消費者,因為收入相對較少、對性價比更為敏感,還是比較看重數千元的節能環保補貼的。因此,此份節能環保汽車推廣目錄將有望影響三四線購車者的購買行為,從而提高自主品牌汽車的市場占有率。
不過,即便如此,自主品牌所面臨的挑戰仍然十分艱巨。其中最大的壓力就來源于合資品牌的產品和價格下壓,合資品牌明顯已經從10萬的價格底線下滑到6萬,甚至已經有人把手伸到了3萬,這是個很嚴峻的挑戰。
對此,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董揚直言,自主品牌數量品種過多,需要用市場手段淘汰,經過很長一段時間,“死掉幾家企業”,達到市場集中度提高,才能實現中國自主品牌汽車的“浴火涅槃”。“中國自主品牌兼并重組還不夠多,只有做強個別自主品牌,整個中國品牌才能強大。”董揚稱。
政策利好
早在4年前,汽車節能惠民補貼政策便開始啟動,實施多年來,該政策曾經給以小排量主打的自主品牌帶來巨大的銷售驅動力,使得其市場份額占有率一度快速上升。但當相關政策停滯之時,就不可避免地對其產生影響。種種原因之下,自主品牌銷量開始出現下滑。
于是,從去年9月起,有關部門就出臺了《關于開展1.6升及以下節能環保汽車推廣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并一直在持續推動節能環保補貼政策,然而近一年來,由于沒有出臺具體的車型目錄,該政策一直未能落地。
進入2014年第三季度,讓自主品牌車企望穿秋水的節能環保補貼政策終于正式復出。而且值得歡欣鼓舞的是,無論是國有大型汽車集團還是民營汽車企業,均有不少節能環保車型入圍。
在新一輪163款節能車補貼車型推廣目錄當中,自主品牌達到了102款。其中,東風乘用車的4款車型、5個型號,長安的8個車型、17個車型型號,奇瑞的14個車型、18款車輛型號,比亞迪的5個車型、15個車型型號,吉利的6個車型、12個車型型號均入圍。此外,奇瑞、長安、吉利、江淮等品牌的CVT車型和比亞迪等品牌DCT車型,有不少被納入了此次節能環保補貼的范疇。
自主或駛出連跌泥潭?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業內人士認為,節能補貼的恢復或將成為助推自主品牌發展、進而打響翻身仗的一個重要契機。
“廠家的通知一到,我們就已經開始對外宣傳了,因為近來的汽車市場比較低迷,銷量不太好,但是,這個政策來得比較及時,節能補貼車型確實吸引了消費者的眼球。”北京一自主品牌的經銷商負責人對作者表示。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合資品牌也看到了這一政策利好,并相繼發布了一系列車型。比如今年7月上市的廣汽本田飛度,就有部分車型享受到了節能環保補貼。
針對此,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名譽理事長張小虞表示:“如今國際市場的開放來得太快,過去自主品牌只在中低檔小型車領域有優勢,現在外國車企也生產中低檔,也生產小型車,這種競爭就給自主品牌增添了壓力,并且這種競爭還會持續下去。”
也正因此,有分析認為,市場的高增幅紅利已經無法復制,合資品牌大肆擴張的產品陣容和產能為自主品牌留下的空間十分狹小,因此此輪節能補貼也恐怕很難再有當年強效刺激的效果。
打鐵仍需自身硬
面對這樣的狀況,自主品牌應該怎么辦?
在近期的一次自主品牌研討會上,清華大學汽車產業與技術戰略研究院院長趙福全則表示,既然國家已經把“制造強國”作為經濟轉型的支撐,那就應該成立跨部門的汽車領導小組,推動基礎和共性技術的研發,促進關鍵技術產業化,真正幫助本土企業抱團取暖,形成協同創新。
而在采訪中,包括東風乘用車總經理李春榮和長安汽車黨委書記朱華榮等在內的自主品牌車企領導則認為,要想改變目前自主品牌的困境,一方面自主品牌車企應該聯合起來,另一方面,應該呼吁黨員帶頭購買自主品牌轎車,形成購買本國車的榮譽感。
可以說,目前行業內的一個共識是,在競爭越來越激烈的情況下,自主品牌要想實現突圍,亟待技術和服務的全面提升。這個過程注定是艱難的,但經過這輪洗牌,存活下來的自主品牌就有可能成長為國際品牌。
比如,長安汽車就通過堅持將每年銷售收入的5%投入自主品牌研發領域,厚積薄發之后成為了目前自主品牌領域的銷量冠軍。而奇瑞也經歷了率先轉型,堅持正向的研發和一切以顧客需求為原點的銷售體系梳理,實現連續多個月環比增長,每個月銷量同比增速都保持在10%以上。
此外,從目前新能源汽車銷量自主品牌占據主導地位的情況來看,在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這一片藍海中,自主品牌也正在實現突圍。
9月23日,由上汽榮威新能源車參與的“創新征程——2014年新能源汽車萬里行”活動北線將在北京收官。據了解,目前榮威的電動車和混合動力車銷售火爆,頗受消費者認可。
“所以說,自主品牌想擺脫如今市場下滑的陰霾,可能要熬到一些自主品牌死掉為止,如果市場上同時存在這么多數量的自主品牌,那么自主品牌不會真正走出困境。只有加強市場競爭,經過痛苦的鳳凰浴火,優勝劣汰,自主品牌才能涅槃重生。”對此,董揚說。
來源:理財周報
作者:高薇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shichang/34443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