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公正與效率”為主題的中國新能源汽車政策學術沙龍,將于10月9日下午在北京中國政協文史館開壇,屆時,新能源汽車產業政策專家將與媒體共同探討新能源汽車推廣政策的良性循環之路。
目前,推動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但是我國新能源汽車的產業政策卻引發諸多爭議:新能源汽車生產是否需要準入?地方政府能否另立門檻?插電式混動應與純電動一視同仁嗎?……
這些政策雖然暫未明確,但應公正以安民心。子曰:政者,正也。評價政策的好壞,公正與否應是第一標準。公正與否,就看此政策對人類共同體的福利效率提高如何。高舉這兩把價值之尺,丈量當今的新能源汽車政策,方可見正誤得失。
此次沙龍將專門針對這些政策的公正與效率問題展開深入探討,第一電動網CEO龐義成將主持沙龍上半場,討論專題“新能源汽車準入之辯”。新能源汽車是對傳統汽車的革新,發展思路不可依照傳統車思維,但現在我國是必須先有傳統汽車生產資質,然后才允許生產新能源汽車,這樣就把很多有心做新能源汽車的企業擋在政策的大門之外。這種準入制度既是對市場競爭公平性的損害,更是當下新能源汽車推廣的一大桎梏。發展新能源汽車不僅僅是傳統汽車企業的事情,也應該允許更多民營企業、互聯網企業加入進來,汲取更多的社會資源更好地發展新能源汽車。
另外,當前新能源汽車的推廣還出現了中央熱地方冷的現象,地方政策滯后,中央出臺的政策不能及時落地,有些地方包容度不夠,保護主義仍然存在,這些也是亟待破解的問題。針對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該不該進入北京市場,第一電動網的的一個相關專題曾經引起無數網友的激烈討論。
下半場的討論將由《汽車商業評論》總編輯賈可主持,《汽車商業評論》是一本以嚴肅態度來報道與評論汽車的雜志,專注中國汽車工業和世界汽車發展動向,目前已經成為中國汽車產業政策的風向標。賈可主持討論的議題是“新能源汽車推廣之思”, 我國對新能源汽車在政策上的支持力度不可謂不大,但目前依舊是政策熱市場冷的局面。據第一電動網不完全統計,截止9月中旬,全國88個新能源汽車示范城市中,僅有22個城市的推廣方案落地,占比僅四分之一。另外,廣東、江蘇、福建、湖南、江西和貴州6個城市群推廣方案出臺,但城市群中的參與城市多數未出臺推廣方案。
長遠來看,補貼補不出新能源汽車的未來,但在新能源汽車私人市場剛剛啟動的當下,政府的補貼還是很有必要的,問題是要探討政府補貼怎么補、補給誰對推廣新能源汽車最有效。另外,當下新能源汽車之所以難以迅速推廣,充電設施建設緩慢是最大障礙,充電設施建設涉及方方面面的利益,如何整合各方力量共同推進需要政府出臺更進一步的實施細則。
這些問題都將由行業專家在沙龍上展開深入的討論,抽絲剝繭找到表象背后最公正有效的解決方案。
主辦:《汽車商業評論》
第一電動網
時間:10月9日14點-17點
地點:北京市西城區太平橋大街23號中國政協文史館七樓第三會議室
名額有限,歡迎盡快報名參加!報名請聯系涂女士(15810894395)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shichang/34721
本文版權為第一電動網(m.155ck.com)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以及微信公眾平臺不得引用、復制、轉載、摘編、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內容或建立鏡像。違反者將被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1700118019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