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合資企業的開發,解決不了自主品牌的發展問題。”上汽集團原董事長胡茂元的發言博得了在場各位老汽車人的熱烈掌聲。10月28日,一年一度的老汽車人聯誼會在北京召開,來自汽車行業的老領導、專家們共聚一堂,暢談在新能源格局下的自主品牌發展之路。
在吉利集團董事長李書福看來,“前些年我國自主品牌之所以取得較快發展,是由于我國的汽車市場發展迅速,消費者的需求急劇增加,而外國品牌并未預見到這樣的發展速度,因此給了自主品牌發展空間”。但是,隨著外資品牌、合資品牌車型不斷增加、價格不斷下探,自主品牌原有的價格優勢已不再明顯。
參會的老汽車人們多次提及,中國自主品牌汽車發展應學習韓國、日本的成功經驗。需要認識到的是,與國外品牌相比,我國自主品牌汽車在品牌戰略、服務體系、質量把控、零部件供應等方面都存在著差距,另外,汽車人才短缺也是自主品牌發展中遇到的重要問題。
對于自主品牌應如何發展,大家一致認為自主品牌企業應該“抱團取暖”。國家應該制定由中國企業引導的汽車行業標準,而不應直接用其他國家現有標準,這就給了外資品牌發展先機。過去國家在汽車行業上的投資太分散,東風汽車公司原黨委常務副書記高明祥認為,十八大四中全會為汽車工業整合提供了法律保障,應該通過整合促成幾個大汽車集團。此外,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李萬里指出,自主品牌要發展還需要政府管理和企業自身體制的轉變,“政府要改善項目審批過程,監管需要法制化,企業內部也需要調整,提高決策效率”。
對于正處在新能源格局下的自主品牌,江淮汽車集團原董事長左延安指出,應該把握住新能源發展所帶來的機遇。“新能源汽車發展不要搞合資,”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名譽會長胡信民強調,“零部件也不能讓外資控股,不能再走合資時的彎路”。對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原機械工業部部長何光遠指出,發展新能源汽車不應局限于電動汽車,應該結合我國資源條件,考慮能源的多元替代,比如甲醇汽車。
與會者也表示,除了國家的支持外,自主品牌企業自身還要苦練內功,提升自主研發能力,這才是發展的根本。“我國汽車工業發展,需要走一條開放的路,一條聯合的路,一條艱苦奮斗的路,一條循序漸進的路,一條自主開發的路,一條創新的路。”北汽控股公司原董事長、中國汽車工業咨詢委員會副主任安慶衡,作為此次座談會的主持人在最后總結道。
來源:汽車周報
作者:王瑞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shichang/35339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