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公,電線扔下來了,接好!”11月4日傍晚,松江區古樓路1198弄同潤山河小城小區內,住在4樓的阿英將一捆重五六公斤、長達25米的電線從自家拋下,丈夫康先生在樓下接住后,邊拉扯電線邊走到新能源汽車旁開始充電。
“說多了都是淚,現在想想挺后悔買新能源汽車。”康先生稱,今年6月購買了這輛新能源汽車,當時4S店和電力公司打算上門在他的產權車位上免費安裝充電樁,但小區物業拒絕施工隊進場。他為此奔波了4個多月,但安裝充電樁依舊遙遙無期。由于新能源汽車系油電雙動力,而充電實在太麻煩,他不得不“棄電轉油”。
事實上,和康先生一樣,擁有產權車位卻無法安裝充電樁的市民還不少。充電樁進小區到底難在哪里?作者進行了調查。
物業先同意后又變卦
今年以來,國家對私人購置新能源汽車頻頻發布利好消息,正好有購車計劃的康先生看中了比亞迪的一款新能源汽車。“車輛原價20.98萬元,按照政策,購車者可獲得國家和本市的補貼共計6萬多元,再加上可免去車輛購置稅,因此折算下來只需要14萬余元。更誘人的是,隨車還附送一塊‘滬D’牌照。”康先生認為挺劃算的,于6月10日買下了這輛型號為“秦”的新能源汽車。
按照4S店的承諾,在康先生的產權車位上可免費安裝充電樁。電力公司實地勘察后,認為“將線路從地下車庫配電箱排布至產權車位的充電樁處”具有可行性,批準了康先生的安裝申請。
康先生說:“鋪設線路不需在地面開槽,充電樁可以豎在車位旁,既不占用面積,也不會對周圍及其他車產生影響。由于電力部門進場施工需要一份《物業同意書》,于是我找小區物業敲章,卻被拒絕了。”
2013年3月,本市發改委等七部門出臺《上海市鼓勵電動汽車充換電設施發展暫行辦法》,其中規定:“鼓勵充電設施建設運營單位深入住宅小區,為私人用戶建設充電樁設施,私人用戶也可以通過自建、委托代建等方式建設自用交流充電樁。私人用戶在住宅小區有固定停車位的,小區物業、業委會應支持、配合建設充電樁。”康先生拿著這份文件和小區物業反復溝通,物業終于在“同意書”上蓋了章。
很快,電力公司工作人員上門施工,但物業又變卦了,堅決不同意安裝充電樁,電力公司工作人員只好無功而返。
信訪辦稱“無法強制安裝”
之后,小區物業的門檻都快被康先生睬平了,但物業經理始終不肯松口。無奈之下,康先生向12345市民熱線反映情況,該投訴被轉至房管部門,一名工作人員回復說:“新能源車是國家推行的一項大政策,充電樁在將來肯定會逐步進入小區,但現在還沒有辦法解決,你要么從家里拉根電線充電吧。”
康先生又給相關政府部門寫信,信件被轉至泗涇鎮信訪辦。信訪辦書面答復稱,無法安裝充電樁的原因是“小區用電容量不能滿足充電樁的使用,目前不具備充電樁安裝的條件。”
對于信訪辦的答復,康先生認為毫無道理,因為小區系新建小區,電力公司也已實地勘察并認為已達到安裝條件。
由于不認可信訪辦的回復,康先生提出復查申請。很快,對方又反饋來消息,稱在小區安裝充電樁不是強制性政策,只能由業主和物業協商解決,如果物業不同意,也沒有辦法。
車主無奈高空拉線充電
康先生表示,由于無法安裝充電樁,給他使用新能源汽車帶來很大不便。“每次都要從家里拉出電線進行充電。樓下的車位少且不是固定車位,如果別人將車停在那里,我就無法充電了。而且,下雨、下雪天也無法充電。久而久之,我感覺實在太麻煩了,現在已經基本改為只用汽油了。要不是汽車使用說明書里寫明:為了保護電池系統,該車每行駛200公里必須充一次電,我才懶得去充呢。現在想想,挺后悔買新能源汽車的。”
康先生給作者算了一筆賬,汽車每百公里燃油費用約50元,但每百公里用電費用僅10元左右,若是在夜間電費半價時段充電,還可再便宜一半。“孰優孰劣,明擺著的。但現在安裝充電樁‘卡殼’,新能源動力也成了擺設。”
車主建QQ群欲集體求解
康先生的遭遇并非個例,在一個名為“新能源BYD秦充電聯盟”的QQ群里,因無法安裝充電樁而倍受困擾的網友已達130余人,小區多分布在松江、青浦、閔行等區。
“我想安裝充電樁,但物業不同意,怎么辦?”家住青浦的孫先生說。孫先生住在六樓,每次只能從自家拋出一條長30多米的電線給新能源汽車充電,就像一條長長的“索道”懸在半空中。這種情況被群友稱為“飛線”,較為普遍。
住在松江的唐先生向居委會、鎮政府、區政府信訪辦反映多次,但問題仍未解決。他不顧物業反對,硬是在車位上拉了一條電纜,安裝了一個充電樁。“與其說是充電樁,還不如說是個帶鎖的配電箱,每次充電時都要打開箱子,將電源線連接在箱內的插座上。但自從裝了配電箱后,物業三天兩頭上門要求將其拆除。到底該如何解決這個難題?”
[各方說法]
小區居民:大部分支持安裝
對在地下車庫安裝新能源汽車充電樁有何看法,作者在同潤山河小城小區隨機采訪了10名居民。
其中6人表示同意,他們認為新能源汽車使用的電能是一種清潔能源,對環境保護大有好處。
2人表示反對,他們認為,安裝充電樁要重新布線,會改變車庫的現狀和線路結構,而且使用新能源車的業主畢竟是少數,對于那些按月支付租金、車位不固定的車主來說,改裝有浪費資源之嫌。此外,他們還擔心充電的安全問題。
另2人稱“無所謂”。
物業公司:三大理由不讓安裝
負責同潤山河小城小區物業管理的獅城怡安物業管理有限公司陳經理表示,基于三大理由,在目前的情況下,無法允許康先生安裝充電樁。
理由一,法律法規問題。康先生安裝的充電樁需要從小區公共設施設備的配電間拉出一根電源,但按照物權法和物業管理條例的規定,個人使用上述電源需要經過業委會、數量超過二分之一或者產權面積超過二分之一的業主同意。由于小區系新建,業委會尚未成立,業主大會也未召開,因此這一條件顯然無法滿足,個人業主使用共用部位的電源也無從談起。
理由二,操作流程問題。從康先生提出的安裝申請來看,其系從配電間拉出一根電線,“借道”地下車庫天花板的管線通道,直至其產權車位處。但是,如果今后申請的人多了,本就不大、內部還有其他線路的管線通道勢必被大量充電樁的電源線撐得擁擠不堪,屆時密如蛛網的線路將難以管理。
理由三,安全問題。一旦充電樁多了,管線里的電線是否會發熱?安全性能如何?小區電力面臨擴容問題,誰來解決?豎在車位旁的充電樁是否會妨礙其他車輛?充電樁漏電或充電時發生火災,誰來擔責?
居委會(籌):物業心里也沒底
同潤山河小城小區的居委會正在籌建中,周青是籌建的負責人。
周青表示,小區物業公司征求了總公司的意見,認為充電樁安裝后,可能會發生一些不可預見的問題,“物業心里沒底,認為擔不起責任,所以不讓裝。”
周青還稱,居委會(籌)也向房管部門征求過意見,但得到的說法是:“安裝充電樁目前還沒有統一的說法,只能協調解決。”
業內人士:物業公司或在博弈
長期從事物業管理行業的林軍(化名)認為,新能源汽車作為政府推行的一項節能減排舉措,汽車生產商、銷售商、購車者、電力部門等這一鏈條上的各個環節均享受到了各種減免和政策優惠措施,但小區物業沒有獲得任何利益。“既然一分錢也沒拿到,一旦出了事還要‘惹一身臊’,物業公司不肯干這賠錢賺吆喝的買賣,自然也在情理中了。”
林軍認為,一些物業公司拒絕業主安裝充電樁,很可能是一種利益博弈。而要順利推行新能源汽車扶持政策,物業公司是繞不開的一個環節。“只有等相關政策明朗、規定細化后,充電樁難進小區的問題或許才能迎刃而解。”
相關部門:將出臺管理性文件
11月4日,上海市新能源汽車推進辦公室相關負責人表示,現行的《上海市鼓勵電動汽車充換電設施發展暫行辦法》是2013年3月發布,其有效期至今年12月31日,期滿后會有新的辦法出臺。目前,相關部門正在制定針對充電樁進小區的管理性文件,這將對充電樁在小區內的安裝、使用等提供依據。
來源:新聞晨報
作者:姚克勤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shichang/35395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