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山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關于印發山西省加快推進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和推廣應用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明確太原市將在公共服務領域推廣應用新能源汽車,并未提及私人領域的推廣應用。值得注意的是,山西省擴大了新能源汽車推廣范圍,擴大至省內推廣,不僅在太原、晉城兩試點城市推廣外,而且還在省內其余城市推廣。山西省成為繼湖南省之后,第二個擴大新能源汽車推廣范圍的城市。
山西省不僅對電動汽車給予補貼,而且甲醇汽車和天然氣汽車也有補貼。另外,通知還明確,將山西省列入國家《車輛生產企業與產品》公告目錄的新能源汽車產品納入省、市政府采購目錄,鼓勵各級行政事業單位、公共服務機構優先采購新能源汽車。
吉利海景甲醇汽車
新能源汽車推廣范圍擴大至全省
2014—2016年,太原、晉城市屬地范圍內的黨政機關和公共機構,以及公交車、出租車等城市客運與環衛、物流、機場通勤、公安巡邏等公共服務領域新增或更新的車輛中,新能源汽車比例不低于40%(其中電動汽車比例不低于30%)。大同、晉中、長治、運城市上述比例不低于30%。其他市上述比例2014年不低于10%,2015年不低于20%,2016年不低于30%。省屬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集團本部購買的新能源汽車占當年配備更新車輛總量的比例不低于20%,2017年以后逐年提高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比例。
鼓勵社會資本進入充電設施建設
通知明確,制定電動汽車充電設施總體發展規劃,鼓勵社會資本進入充電設施建設領域。明確建筑物配建停車場、城市公共停車場預留充電設施建設條件的要求和比例,落實用地政策,建設覆蓋全省、布局合理、標準統一的智能充換電服務網絡。
布局建設甲醇加注站和燃氣加氣站。改造與新建相結合,優先在現有加油站布局甲醇加注設施;統籌加油站與甲醇加注站建設規劃,適度超前推進加注站建設。制定燃氣加氣站專項建設規劃,加大建設力度,形成布局合理、滿足需求的供應體系。
給予生產企業營銷補助
2015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對山西省列入國家《車輛生產企業與產品》公告目錄的電動汽車、甲醇汽車、燃氣汽車的生產企業,根據產品實現銷售量情況,給予營銷補助,降低消費者購車成本。
補助標準為:2015年,電動客車50000元/輛,電動轎車20000元/輛,電動專用車10000元/輛;甲醇客車10000元/輛,甲醇重卡10000元/輛,甲醇轎車5000元/輛,甲醇多用途乘用車2000元/輛;燃氣重卡10000元/輛,燃氣輕(微)卡2000元/輛。2016—2017年,補助標準減半。
制訂電動汽車充換電服務費價格
通知明確,按照“有傾斜、有優惠”的原則,制訂出臺山西省電動汽車充換電服務費指導價格,確保電動汽車使用成本顯著低于燃油(或燃氣)汽車使用成本。向電網經營企業直接報裝接電的經營性集中式充電設施用電,執行大工業用電價格,2020年前,暫免收基本電費。
居民家庭住宅、居民住宅小區、執行居民電價的非居民用戶中設置的充電設施用電,執行居民用電價格中的合表用戶電價。
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公共停車場中設置的充電設施用電執行“一般工商業及其他類”用電價格。電動汽車充電設施用電執行峰谷分時電價政策。將電動汽車充電設施配套電網改造成本納入電網企業輸配電成本,電網企業不得收取接網費用。
免收新能源汽車新車上牌費用
山西省將實行新能源汽車獨立分類注冊登記,便于新能源汽車的稅收和保險分類管理。在機動車行駛證上標注新能源汽車類型,便于執法管理中有效識別區分。改進道路交通技術監控系統,通過號牌自動識別系統對新能源汽車的通行給予便利。
政府投資或利用國有資源設立的公共停車場、占用市政道路在市政道路兩旁設立的停車場免收新能源汽車停車費。2015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對標注的燃氣重卡和甲醇重卡汽車,在山西省境內減半征收高速公路通行費。
建立健全新能源汽車融資、保險、租賃、物流、售后服務、二手車交易等服務體系。探索公交車、出租車、公務用車的新能源汽車租賃運營模式。推進融資租賃、充換電服務等多種電動汽車商業模式創新,完善動力電池梯級利用與回收再利用等配套服務體系。
政策落地 本土生產企業將獲益
目前山西從事電動汽車及配套用動力電池、電機、電控設備等研發、生產的企業有10余戶,其中從事電動汽車生產的企業8戶,大都處于項目研發或前期的建設階段。山西皇城相府宇航汽車制造有限公司、長治市華陽特種車輛制造有限公司、山西卓里集團已經進入大批量生產階段,規劃具備5000輛電動客車、2000輛電動觀光車、10000輛城鄉接合部用電動汽車的生產能力。而省內起步較早的華夏動力科技有限公司,也與上海申沃客車達成了投資50億元的新能源車合作項目。另外,在太原,皇城相府宇航客車制造有限公司已經開始自主研制、生產天然氣公交車、純電動城市公交車等新能源汽車。
這一兩年來,山西省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的腳步在加快。如正在建設的山西新能源汽車園區,占地面積1300畝,首批入駐企業將實施年產10萬輛乘用車整車項目;山西新天地發動機制造有限公司,在國內首次采用多點電噴技術為整車生產企業配套發動機,正在實施年產10萬臺新能源發動機、變速箱項目。山西省新能源汽車產業參與企業規模小、產業發展薄弱等劣勢正迅速改變。
可以肯定,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本地生產企業都已經做好了準備。按前期構想,宇航公司首批20輛純電動公交車將很快在省城實現運營。
此次推廣政策的落地,將加快新能源汽車在山西的推廣速度,本土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將直接獲益。
另外,作為全國惟一的甲醇出租車試點城市,2013年3月,晉中市正式啟動甲醇汽車試點工作。吉利海景SC7甲醇轎車作為全國首款獲得國家工信部認可并予以公告的甲醇燃料新能源汽車,承擔試點任務。首批150輛海景SC7甲醇車在去年3月底在晉中正式投入運營,截止今年三月份,這批甲醇車運營一年來,共運行580萬公里,消耗甲醇70萬升,相當于替代汽油42萬升。此次推廣政策也對甲醇汽車有補貼,其將促進吉利甲醇汽車在山西的快速發展。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shichang/35595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