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泉州成為第二批“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城市”以來,關于新能源汽車的利好政策密集出臺。尤其是9月1日起,國家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免征新政的實施和省政府《關于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八條措施》的出臺,明確將新能源汽車產業作為重點戰略性新興產業。12月23日作者走訪發現,持續的政策福利下,泉州的新能源汽車仍為數不多,推廣遭遇“瓶頸”。
普及階段市民多觀望
12月23日,作者隨機采訪了幾位市民,多數市民表示,對新能源汽車不甚了解。
新能源汽車是指采用非常規的車用燃料作為動力來源的汽車,主要是以電力為動力,所以也常常被稱作“電動汽車”。目前市面上一般有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含增程式)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三種類型。推廣應用環保的電動汽車可有效緩解能源和環境壓力,促進汽車產業轉型升級。對消費者而言,相較于傳統的燃油汽車,電動汽車能省下一筆不少的油錢。
市民徐先生對新能源汽車有所關注,但當被問及是否打算購置時,他說:“暫時不打算買,先看看別人的評價,考慮下是否實用再做計劃。”同徐先生一樣,不少市民出于充電配套設施、續航里程、價格等因素,仍在觀望。
數量稀少本地上牌率為零
12月23日,作者在泉州中心市區東街一處半關閉狀態的電動汽車門店看到,三輛掛著山東牌照的電動汽車停靠在路旁一側,其中一輛白色電動汽車正在充電。該電動汽車車型嬌小,車內設有兩個座位,外表看上去與一般小汽車無異,如果不仔細看是否無尾氣排氣管,很難辨認出來。店員告訴作者,原本這里有銷售電動汽車,但現在已經停止了,目前只在東海設有一專賣店。
作者從市交巡警支隊獲悉,只要在工信部機動車產品型號公告目錄上能夠找到的電動汽車,在泉州同樣可以掛牌,截至目前泉州市尚無新能源汽車掛牌。目前泉州地面上雖有掛牌電動汽車,但所掛牌號皆為外地車牌。
公交車及出租車方面,市交通委透露,截至目前,中心市區尚無新能源公交車及出租車投入使用。不過,晉江已率先引進50輛插電式氣電混合動力新能源公交車,并投入使用44輛,是全省首批投入運行的新能源公交車。
充電樁建設有待加強
“新能源汽車在市區開的話還可以,在家就能充電,可萬一要跑長途,半路沒電了怎么辦?”市民謝女士很看好新能源汽車,但唯獨擔心充電問題。像她一樣,充電設施的配套是許多市民最關心的問題。
今年10月,在市區清源山下慢山莊農家里,廣東一企業家捐建設立了泉州市第一根電動汽車充電樁,此外,泉州市還有4根充電樁分布于江濱南路東浦社區開放式停車場內和華僑大學校園內,正在進行進一步調試。據相關工作人員介紹,先行一步的晉江雖已投入使用新能源公交,但目前以加氣為主,并未設立充電樁。
根據省里安排,2014年至2015年,泉州將推廣應用1400輛,公交車和出租車新增或更新車輛將全部采用新能源汽車。僧多粥少,加快充電樁、充電站等基礎配套設施建設顯得刻不容緩。
來源:泉州晚報
作者:陳林森 陳起拓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shichang/36428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