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農歷新年還未到來,但公歷意義上的2015年已經過去一周多。經歷了過去一年疾風驟雨的洗禮,接下來的2015年到底會有哪些最新發展趨勢呢?作者梳理了過去一年發生的大事,試著從以下三方面猜想車市未來走向。
猜想1
新能源汽車有望加快普及發展
2014年是國內新能源汽車政策出臺最多的一年,從新能源汽車購置稅的減免,到有關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的支持政策,再到新能源汽車采購的傾斜,為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環境。在此大背景下,2014年前11個月國內新能源汽車總產量已達5.67萬輛,比上年同期增長近5倍。在2015年中,這一良好態勢有望得到進一步延續乃至擴大。
政府扶持政策仍然給力
首先,政府對新能源汽車的扶持政策將進一步延續。就在上個月26日,財政部發布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支持政策方案,擬將新能源汽車補貼延長至2020年。
此外,從越來越多城市加入機動車限購行列的情況來看,受限最多的是燃油車,發展新能源車型是大勢所趨。以上月29日深圳實施限購為例,深圳以后每年暫定指標10萬個,其中2萬個指標針對的就是電動小汽車。對新能源車型而言,不僅未受限制,反而有望從中受益。
充電樁建設仍是最大難題
不過,對目前國內的新能源汽車發展而言,雖然新能源汽車銷量在2014年得到了較快增長,但離目標還相差很遠。根據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城市申報計劃,2013年至2015年39個推廣應用城市將累計推廣新能源汽車33.6萬輛。目前示范城市總完成量僅為11.48%,而33.6萬輛的計劃任務達成率還不及五分之一。
目標未達成,很大程度源于新能源車相關的很多問題都尚未解決。最大的充電樁建設問題,目前僅建成600座充換電站、2.6萬個充電樁,其便利性遠遠不能滿足消費者的日常使用需要。其次是續航能力不足。有數據顯示,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續航的理想區間在473公里左右,但實際上我國現階段新能源汽車的續航里程都無法突破300公里。這些都將成為今年乃至未來一段相當長時間內,發展新能源汽車需要解決的問題。
不過,即便如此,對汽車廠家而言,還是紛紛看到了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前景。日產方面透露,將會在2016年推出三款新能源車型,其中包括兩款純電動車型以及一款混動車型。
猜想2
國產化進程加速拉低豪車價格
如果說反壟斷下豪華品牌車商不得不對價格做出被動調整的話,那么2014年車商對市場做出的一個主動出擊就是國產化進程加劇。一系列豪華大亨紛紛選擇入鄉隨俗,展示的是對中國市場的重視,帶來的卻是豪車價格的進一步下沉。
國內豪車市場需求巨大
2014年,包括東風汽車與英菲尼迪國產項目落地,奇瑞捷豹路虎在常熟的工廠正式開業迎賓,看似只是品牌的分散動作,但隨著越來越多品牌的加入,國產化成豪華品牌在華搶占市場最有力手段。伴隨著豪車價格的下滑,平價豪車也越來越多地進入普通中國家庭。
豪華品牌之所以愿意選擇國產化,最主要是源于國內對高端汽車的巨大需求。據麥肯錫發布的《中國高檔汽車市場展望》中預測,到2020年,中國豪華車市場仍有能力維持12%的年增長幅度;而到2016年,中國豪華車銷量將有可能超過美國市場。
為此,傳統在華三大品牌的奧迪、奔馳、寶馬都放低身段,紛紛在車型上迎合國內用戶對大空間的追求,從奧迪A6L、奔馳加長E級、寶馬加長5系,到奔馳推出長軸距C級車、寶馬X1國產化,無不體現上述特點。
二線豪車加速國產化
而二線豪華品牌更是將國產化作為與傳統豪華品牌叫板的手段,紛紛直接選擇了在本土生產。事實也證明,國產化的效果是立竿見影的。如沃爾沃S60L在成都投產后銷量攀升迅速,9月銷量為2551輛,前三季度累計銷售15150輛,沃爾沃前三季度銷量也因此同比增幅高達35.8%。
東風與日產成立新合資公司后,力推英菲尼迪國產。去年1-10月,英菲尼迪在華銷量同比增長85%,一躍成為2014年增長最快的豪華汽車品牌。東風英菲尼迪總裁戴雷表示,本土化戰略將成為英菲尼迪的核心工作。
國產化的另外一個好處在于降低了生產成本。低廉的人工與地價、可規避的進口稅費與倉儲物流費、優惠的招商政策,可以切實減少車企的資金支出。成本的降低,勢必也會為豪車品牌帶來新一輪降價沖擊,將有助于豪車品牌在華進一步搶占中高端市場,同時也給合資及自主中高端品牌帶來新的挑戰。
猜想3
銷售渠道多樣化沖擊傳統4S店
2014年對很多授權經銷商而言并不好過,但至少在東莞,并沒有讓4S店感受到太多壓力。但即便如此,2014年發生了太多的政策改變,還是給市場敲響了警鐘,讓未來的經銷商競爭之路充滿了變數。
汽車超市的威脅
一是汽車超市的加入,成為傳統4S店直接競爭的對手。與4S店相比,汽車超市可以更集中展示多種產品。東莞2014年11月7日在厚街華偉四方成立了第一家汽車超市,從目前發展情況來看,已經超過10多家品牌進駐,而且成立了維修、配件等相關后臺服務項目,開始初見效應。
但汽車超市未來在招商引資方面還需要打開門路,吸引更多高端與大眾品牌是當務之急,然后是解決售后服務與人工培訓方面的問題。2015年,汽車超市在參與競爭的同時,更多的是完善自身的服務建設,畢竟要想打開門路,絕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
電商帶來的困擾
二是電商的參與。電商的優勢顯而易見,東莞不少汽車品牌也推出或即將推出自己旗下的網絡實體店。廣東華翔集團在廣東的第一家華悅長安汽車網絡實體店2014年在東莞正式上線。東莞煌健廣汽傳祺4S店總經理向乾平也向作者透露,2015年東莞煌健廣汽傳祺4S店將建設網銷中心。
雖然電商能起到補充銷售作用,但有三方面的擔憂造成不少4S店并不愿意看到電商過多介入:首先是增加了4S店的投入;其次是延長了打款期;再者,實際并未帶來多少新客戶,在網上完成交易的客戶其實是既有客戶群體中的一部分。
不僅如此,客戶擔心的線上交易風險,對經銷商而言同樣不容回避。有經銷商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有時網上由廠家發布的信息與店內現車不一致,如果客戶認為屬于欺詐,經銷商也是有口難辯。經銷商表示,雖然全國統計的網上賣車數據逐年上漲,但對于實體店而言,10%的線上成交量已經算是相當不錯的成績,而且這些成交量絕大多數是在線下完成前期推廣的。
平行進口的沖擊
三是平行進口的沖擊。雖然2014年底放開了平行進口車的銷售,但對于東莞經銷商而言,大部分認為對2015年的傳統銷售不會造成太大影響。
雖然希望與壓力并存,對2015年接下來的銷售情況,東莞經銷商方面仍持相當樂觀的態度。除了看中東莞2014年大幅增長的新車銷量態勢,深圳、廣州等周邊城市的限購預計會帶來大量客戶來莞購車,也是讓他們不懼挑戰的原因。
來源:中商情報網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shichang/36775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