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汽車”概念的提出更多基于前幾年流行的“車聯網”一詞,但兩者似乎又有很大的區別,車聯網聯盟會前秘書長、高德軟件副總裁周頻表示:中國的車聯網應該會走出全世界獨有的模式,即谷歌加亞馬遜的模式。相比在技術細節上已經開始應用的車聯網技術,互聯網汽車更像一個概念。
客觀地講,從2009年開始,“車聯網”一詞開始升溫,也有人把這一年成為中國車聯網的元年,但狹義上更多指乘用車。其實在此之前,從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商用車的車聯網就已經開始推進,包括道路預警、車載OBD等功能和技術的應用。
但是談到互聯網汽車,目前來看并沒有一個合適的定義或者解釋,有分析指出:從傳統車企的角度來看,“互聯網汽車”應該具備車載互聯功能,包括在線導航、行車電腦遠程監控、在線音樂、車內wifi、、遠程防盜或者追蹤功能等。
但按照“互聯網思維”,互聯網公司應該只做包括用戶體驗在內的產品研發,而把平臺、總線系統、甚至組裝全部外包給供應商。“就像小米一樣,玩的不是產品,而是品牌推廣和市場營銷。”
北汽集團董事長徐和誼在接受中國經濟網采訪時曾談到,互聯網汽車更多還停留在概念階段,特斯拉也不能說“一定就是互聯網汽車”,但它卻是一種全新的造車理念。
最近一段時間,阿里聯手上汽、北汽結緣樂視、小米成立汽車運營公司,以及剛剛成立的易奇汽車(易到用車、奇瑞汽車和博泰科技),至少顯示出互聯網與汽車企業的合作姿態。但僅憑這些談互聯網汽車,看上去還是無本之木。
相比之下,上汽與阿里的合作談到更多細節,例如未來新車型將放棄現有的iVoka系統,集成阿里巴巴的“YUN OS”操作系統,并整合大數據、阿里通信、高德導航、阿里云計算、蝦米音樂等資源。
但即便如此,已故的機械工業聯合會前副會長張小虞曾表示:“馬云都是忽悠,互聯網企業能代替車企造汽車嗎?不行他試試,他那點錢夠投資汽車嗎?”
而更為激進的樂視,連續招攬汽車行業的人才,強調打造“超級汽車”;小米也有類似動作,并派遣技術團隊進駐硅谷,從風險投資角度啟動項目。但他們都沒能給出較為明確的細節,對于“超級汽車”也只能依靠想象。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互聯網真的能夠顛覆汽車行業嗎?汽車與科技互聯網公司之間或許并不存在顛覆與被顛覆的極端關系,兩大產業之間在未來應該是一個互相融合的進程。
從走在前列,并喜歡制造概念的美國企業來看,谷歌現在逐漸轉向車聯網,而亞馬遜堅守電子商務。谷歌強調把車機和手機打通,讓汽車成為未來的移動互聯終端,同時它還嘗試做無人駕駛。而亞馬遜面向云服務開放,接下來也要開展手機、Pad等業務。但這些都說不上是互聯網汽車,更多仍然停留在概念階段。周頻曾表示:中國的車聯網應該會走出全世界獨有的模式,即谷歌加亞馬遜的模式。相比在技術細節上已經開始應用的車聯網技術,互聯網汽車更像一個概念。
去年成都車展期間,奇瑞曾跳出來發布“凱翼汽車”新品牌,總經理鄭兆瑞一上來就高調宣稱要“打造年輕人喜愛的智能互聯汽車”。并強調:產品會把計算機技術、互聯網技術和傳統汽車技術結合,將采取目前大部分手機企業所實行的委托代工和租賃模式,以實現輕資產的運作。在當時曾遭到媒體普遍質疑:如果談品牌和運營模式,效仿小米等手機企業,那可真是談不上“互聯網汽車”。如此看來,在新潮概念面前,“站在風口上,豬都能吹起來”,還真有不怕事大的!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黃春棉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shichang/37499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