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工信部部長苗圩在11月5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接受作者采訪時表示,目前已有14家汽車企業未達到汽車行業生產經營的合格要求,它們將被公告停止其生產資質,也就是俗稱的“退市”。
苗圩表示,2012年7月工信部曾發布了建立汽車行業退出機制的通知,對不能維持正常生產經營的汽車企業、摩托車生產企業實行為期兩年的特別公示管理,特別公示期滿后,如果還達不到合格要求的企業就要退市。2013年10月15日,工信部發布了第一批特別公示企業公告,共有48家,包括乘用車生產企業和改裝客車的生產企業。
這48家的情況,其中有12家企業通過兼并重組整合后已經恢復了正常的生產經營。對于其他申請準入條件考核的22家企業,近期我們正在組織對它們進行復核性考核,根據考核的結果來確定恢復還是退出。還有14家企業,我們在最近將要公布的公告當中停止了它們的生產資質,也就是大家俗稱的“退市”。
苗圩指出,關于“車企退市”這項工作,要按照長期工作制度堅持下去,為所謂的“僵尸車企”建立起順暢的退出機制,將來實行有進有退的政策。整個汽車行業的情況,現在我國雖已連續數年成為汽車第一大產銷國,但卻大而不強。
從分布來看,汽車整車的生產企業數量還是偏多、個頭比較小。現在汽車整車生產企業184家,但如果按集團的口徑統計,實際上只有76家,改裝車企業有1056家。總體上看汽車企業的數量還是偏多。
苗圩強調,建立汽車行業的退出機制,主要就是要打破汽車生產企業資質的終身制,建立起有進有出、優勝劣汰的動態管理機制,督促落后的企業加大技術改造、轉型升級;如果達不到,也可以通過兼并重組來不斷地提高汽車整車企業的生產集中度。
工業和信息產業化部部長苗圩
以下為苗芋講話原文:
2012年7月份我們發布了建立汽車行業退出機制的通知,對不能維持正常生產經營的汽車企業、摩托車生產企業實行為期兩年的特別公示管理,特別公示期滿以后,如果還達不到合格要求的企業就要退市。
2013年10月15號,我部發布了第一批特別公示企業公告,里面有48家,包括乘用車生產企業和改裝客車的生產企業。這48家的情況,其中有12家企業通過兼并重組整合后已經恢復了正常的生產經營,整合到大集團里面去了。對于其他申請準入條件考核的22家企業,近期我們正在組織對它們進行復核性考核,根據考核的結果來確定恢復還是退出。還有14家企業,我們在最近將要公布的公告當中停止了它們的生產資質,也就是大家俗稱的“退市”。
在2013年10月到2015年10月期間,我們又提出有10家整車生產企業、102家改裝車企業和23家摩托車企業不能維持正常的生產經營,這些企業馬上就要公告,作為第二批特別公示的企業進行發布。
整個這項工作,我們想按照長期的工作制度堅持下去,為所謂的“僵尸車企”建立起順暢的退出機制,將來實行有進有退的政策。
整個汽車行業的情況,現在雖然我們已經連續數年成為汽車的第一大產國和第一大銷國,但是我們還是大而不強。從分布來看,汽車整車的生產企業數量還是偏多、個頭比較小。這幾年通過競爭,我們的集中度在提高,前10家企業集中度達到了90%。前5家企業集中度超過了50%。現在我們有汽車整車生產企業184家,但是這184家請媒體的朋友幫著我們宣傳一下,如果按集團的口徑來統計,實際上只有76家。有一些集團下面有多個法人主體,有多個企業的資質。改裝車企業有1056家。當然,總體上看汽車企業的數量還是偏多,這是長期的歷史過程形成的。我們建立汽車行業的退出機制,主要就是要打破汽車生產企業資質的終身制,建立起有進有出、優勝劣汰的動態管理機制,督促落后的企業加大技術改造、轉型升級;如果達不到,也可以通過兼并重組來不斷地提高汽車整車企業的生產集中度。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shichang/40849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