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中國城市公交協會、中國旅游車船協會等單位聯合主辦的”十二五”公交發展高峰論壇在天津舉辦。會上,來自天津、杭州、濟南、昆明、寧波等城市的公交企業和十余家客車生產廠家的代表激烈交鋒,純電動與混合動力之爭從私家車蔓延到公交車領域。
純電動技術節能又省錢
天津力神電池股份有限公司總裁秦興才和安徽安凱汽車福分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江安是主張純電動路線的突出代表。前者認為,我國可以通過大力興建充電站,加速發展鋰電池技術,來實現跨越式發展;后者則認為從環保和經濟的角度考慮,純電動都是最好的選擇。
王江安認為,混合動力的核心技術都在外國,尤其是日本,從研發基礎來說,我國很難迎頭趕上。而純電動客車擁有故障少、傳統維修少、長期成本低的優點,只要國家電力、線路安排合適,純電動客車擁有極其誘人的發展前景。他表示:”這個市場,少說上千億?!?/p>
王江安介紹,從節能環保來看,交通系統占城市碳排放的三分之一,純電動車輛基本沒有碳排放,這個污染的大頭基本被堵上了;而從經濟層面考慮,當前電動客車單車的采購成本確實比較高,但是如果考慮到油電差價,按照每升柴油六塊五毛錢計算,一輛客車的使用周期大約耗費成本480萬元左右,如果使用電力,可能就僅僅200萬元。隨著技術進步和產業化規模的擴大,純電動客車的成本還將大幅度降低。
”內燃機不會被槍斃”
中國城市公共交通協會科學技術分會專家顧建國則從節油率、試驗數據和技術難度等方面提出:”內燃機不會被槍斃”。
他表示,內燃機是目前最為成熟的動力系統載體,從全世界的范圍來看,在相當長的時間內,純電動技術不可能立即代替內燃機。而合成燃料的發展也和內燃機一樣,仍在不斷的改良和進步。
他認為,混合動力不是純電動的過渡產品,二者是平行的技術,這點需要引起國內生產廠商的注意。車輛體積越大、總質量越高、蓄池里程越長,越不適合發展純電動汽車。因此,小轎車比公交車更適合純電動模式。
技術分歧懸而未決
天津公交物資有限公司董事長許重光表示,公交系統因其統一投入、統一采購、統一管理,歷來就是新能源和綠色能源的帶頭兵,很多新能源都是在公交車輛上率先采用。
在公交客車領域的純電動和混合動力之爭,反映出國內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分歧。多個城市的公交企業和各大客車生產廠家都希望,國家即將出臺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發展規劃》中能夠對此有明確的定位。
( 編輯/辛迪嘉 )
來源:新華網天津頻道
作者:綜合報道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shichang/4202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