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上午,北汽特來電在北京市質量技術監督局舉辦了以“護航兩會 為藍天充電”充電站體驗活動,體驗了北汽特來電智能充電系統及便利的充電服務。
為滿足北京市質監局總局綠色出行充電需求,現已建設完成17個充電終端,包括快充終端13個,慢充終端4個。據相關領導介紹,北京市質監局作為質量技術監督方面工作的政府部門,積極倡導綠色出行模式。通過每一步環保節能、高效綠色社會化新方式的踐行,貫徹落實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國家戰略和公務出行社會化。
北汽特來電副總經理張濤表示,“在北京市質監局全系統已完成20多個充電場站,150余個充電終端的建設。在北京市質監局全系統進行充電場站建設,打造出了公務出行充電模式典范。同時,也是對北汽特來電智能充電系統從產品到服務成套解決方案的高度認可。”
目前,北京市質監系統采用的是特來電充電設施與北京出行分時租賃相結合的模式,滿足公務出行社會化的需求。公務人員可以通過網頁、手機APP終端實現電動汽車預訂、取車、運行、還車、充電及費用支付等全過程完全自助。10點多,恰巧市質監局的公務人員韓先生正外出歸來給電動車充電,將充電槍插入車身充電口后,打開“特來電”手機APP,點擊“掃碼充電”,用手機掃描充電樁上的二維碼,便開始給車輛充電了,在APP上還可以實時顯示車輛的充電狀態,包括充電電壓、充電電流和費用等信息。韓先生還車后,這輛零排放的純電動車一邊補電,一邊靜候下一位有出行需求的人使用。這樣不僅做到了低碳出行,還延長了續航能力,提高了車輛的使用能力和利用率,可謂是一舉多得。
這也是特來電為配合黨政機關及事業單位公務出行社會化方面,做出了一種具有探索價值的綠色出行模式。在日常的用車過程中,可以通過充電量、行車里程、車輛使用率和充電設備使用率等方面的數據進行分析,進一步優化公務出行的使用成本,更好的做到節能減排。據統計,北汽特來電在政府駐地已建設百余個充電場站,1000多個充電終端保障公務綠色出行。但由于多重原因,駐地站暫時并不對社會開放。
在體驗現場,特來電的工作人員模擬了水中充電的情景,將快充槍頭帶有電極的一端,完全浸泡在水中數十秒之后,再次連接到車輛的充電口上,通過手機APP操作之后,充電成功。這一系列的演示,表明特來電的充電設備在防水性和充電安全性上還是比較有保障的。
在充電槍頭從水中取出之后,特來電副總經理張濤親自用手觸摸槍頭上的金屬部分,證明即時充電槍完全被水浸泡之后,不僅不會對人體造成電擊傷害,還可以正常充電。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shichang/42403
本文版權為第一電動網(m.155ck.com)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以及微信公眾平臺不得引用、復制、轉載、摘編、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內容或建立鏡像。違反者將被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1700118019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