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的沼澤地,現在是一派繁忙建設中的臨海工業園。3月的小雨天,這里不再有攝影愛好者來拍飛鳥和魚塘。高高聳立在橫門水道邊的龍門吊,露出半個船身的造船車間,勾畫出新型工業區的新圖景。
去年的”3·28”中山主打新能源產業招商牌,中海油簽下投資200億元共建清潔能源生產基地的協議。當時,市委、市政府的目標是:3年時間,投入1億元,打造千億產值新能源產業集群。
中山計劃建廣東省新能源產業示范基地,創新之處就是將傳統產業與新興產業結合,集合風電、LED 新光源、新能源汽車動力等力量,讓一批已在業界嶄露頭角的企業和傳統產業集群更加強大起來,比如明陽電氣、大洋電機、古鎮LED。
2008年底出臺的 《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中,該基地被列為國家重點發展的產業基地,其地位迅速上升到了”國家戰略”。
截至今年2 月底,臨海已引進央企投資項目7個,總投資371億元,項目達產后年產值將超千億元。這里將培育出中山一個新興的”千億級”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
央企,將是中山產業升級的重要推動力。本月初,市委、市政府在北京舉行中山與央企戰略合作座談會暨簽約儀式,共與20家央企簽約24 個項目,總投資額約1700億元。
擁有26個國家級產業基地的中山,被譽為”制造之城”,新產業崛起的同時,傳統優勢產業更是實力雄厚。中山”十二五”規劃提出,在未來5年,讓燈飾和家電的產值實現千億元。
中山重新布局城市空間,”一主三副多節點”的構想將打破鎮區限制,讓產業資源得到充分整合。一家燈飾企業,它可以把研發設在小欖的LED 省級科技合作基地,把營銷設在古鎮的專業賣場,把生產放在橫欄的工業區。
”三個一百”戰略成為千億級產業誕生的保障。未來5年,中山將推進一百家企業就地轉型升級、支持一百家內資企業做強做大、引進一百家優質企業或項目,從這些之中,培育出”中山現代產業百強”。
由此,2011,”十二五”的開端之年,中山產業經濟全力邁入”千億時代”。
( 編輯/李驕 )
來源:中山日報
作者:綜合報道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shichang/430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