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乘聯會:4月新能源乘用車銷量過2萬 榮威e550首超比亞迪秦
據乘聯會數據統計,4月新能源乘用車銷量超過2萬輛,環比增長達33%,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149%。其中,純電動乘用車和插電式乘用車同時保持30%-40%的增長幅度,兩者4月銷量分別達13780輛和6923輛。純電動乘用車銷量維持3月占比,達67%;細分車型看,奇瑞eq、長安逸動、上汽榮威e550三車型的銷量貢獻最大,其中上汽榮威e550月度銷量達2000輛以上水平,繼1月后再次超過比亞迪秦。
來源:第一電動網
2.比亞迪混合動力汽車將嘗試使用三元電池
比亞迪(002594)周二在全景網互動平臺表示,公司未來的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將嘗試使用三元電池。比亞迪的主營業務為二次充電電池業務、手機部件及組裝業務,以及包含傳統燃油汽車及新能源汽車在內的汽車業務。
3.藍海華騰:去年電動車電機控制器產量45030臺
藍海華騰(300484)周二在全景網互動平臺上表示,公司2015年電動汽車電機控制器生產量為45030臺。藍海華騰主要從事工業自動化控制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來源:全景網
4.中車電動將瞄準全產業鏈 2020年產業規模要超百億
近日,湖南中車時代電動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與湖南科力遠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在3年內共同推廣搭載科力遠鎳氫動力電池的5000臺中車電動混合動力客車。中車電動副總經理李群波透露,中車電動將瞄準全產業鏈,到2020年,計劃實現100億元的產業規模。目前,中車電動已形成元部件、電機電控等關鍵零部件,動力總成平臺及整車等產品的生產制造體系,并引入云平臺技術提升產品辨識度。在生產規模方面,投建新能源客車制造基地,具備年產整車10000輛、系統及關鍵零部件20000套的生產能力;受益于精益化管理,現階段產能達到30臺/天;中車電動母公司中車株洲所建成一條IGBT生產線,屬全球第四條,填補國內自主生產IGBT的技術空白;同時,驅動電機產業化基地也于2015年落成。
來源:株洲網
5.南寧今年將新購置646輛新能源公交車
9日,南寧市交通運輸局宣布,為了加快公交車的更新,今年全市將新購646輛公交車,車輛均為新能源和清潔能源公交車,其中有300輛公交車全部采購自南寧本地制造的南寧源正全鋁車身新能源客車,首批公交車將在下個月投入使用。據介紹,這300輛源正車型中包括10輛純電動車型公交車和290輛混合動力公交車。
來源:南寧新聞網
6.谷歌無人駕駛汽車4月上報兩起小事故
谷歌最新報告顯示,4月份谷歌無人駕駛汽車發生2起小事故,所幸的是無人受傷。此次事故并非由谷歌汽車操作失誤所引發。其中一起為一輛車撞上無人駕駛的雷克薩斯的后視鏡,而另一起事故中兩車發生輕微的碰撞。谷歌稱,無人駕駛汽車每天都在繁忙的街道上行駛,輕微的碰撞是難以避免的。公司還引用數據稱,94%的事故都是人為操作引起的,而其中的55%都不會報導出來。相反,加州有關法律要求所有無人駕駛測試汽車的事故都要上報,即使這些事故非常輕微。
截至上個月,谷歌共測試了23輛自駕雷克薩斯RX450h SUV及34輛谷歌自駕原型車,行程接近250萬千米,而自駕汽車的人為操作行程約為175萬千米。谷歌稱,公司每周的自駕行程大約為1.6萬-2.4萬千米。相對公司自駕車隊較小的規模,這是非常龐大的數字。
來源:環球網
7.倫敦出租車公司推增程式電動車 2017年發布
倫敦交通局(TFL)將于2018年1月1日起實施新法令,要求倫敦所有新增出租車必須具有零排放能力。而此前,倫敦出租車公司(LTC)將開展行動,于2017年底推出首款增程型電動黑色出租車。今年下半年,應倫敦交通局要求興建的考文垂出租車工廠竣工后,未來新車將投入生產。該車將仿效歐寶Ampera和寶馬i3 增程版車型,加裝増程器。據悉,在明年年底公布前,新車的細節部分將處于保密狀態。但倫敦交通局在倫敦汽車展透露,新車為增程式電動車。LTC董事長彼得?約翰森進一步指出,新車每天只需充一次電。
來源:環球網
8.菲亞特克萊斯勒:無人駕駛汽車5年內上路
日前菲亞特克萊斯勒公司(FCA)正式宣布與谷歌母公司Alphabet合作,此后,CEO塞爾吉奧?馬爾喬內稱其無人駕駛汽車將在5年內上路。此次是Alphabet公司首次與車企直接合作,來研發無人駕駛汽車。其中,公司的測試車隊將涵蓋100多款2017款克萊斯勒Pacifica MPV,其中幾款預計今年年末將上路。谷歌汽車研發隊稱,FCA將設計汽車,谷歌將研發的自駕系統包括軟件和傳感器等嵌入其中,但是谷歌本身并不銷售汽車。
來源:環球網
9.制造人才斷層 特斯拉急聘工程師擴大產能
據《美國汽車新聞》報道,Model 3試產擴量在即,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公開表示急需經驗豐富的制造人才,幫助其公司實現到2020年每年100萬輛電動車產能的目標。
馬斯克稱其正全速前進,力爭將特拉斯這個硅谷汽車公司改造為一個制造巨頭。不過要想實現這一目標,該公司需要聘請到業內資深工程師,從而在四年內實現產能十倍化增長的目標,而這一目標即使對于知名汽車制造商來說也頗具挑戰性。
特斯拉5月4日稱,將在2018年生產50萬輛汽車,較原來的目標提前了兩年,到2020年達到100萬輛產能。與此同時,特斯拉稱其負責生產和制造的兩位副總裁離職。
來源:蓋世汽車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楊曉紅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shichang/43362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