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90年代美國通用汽車公司曾實驗性地研制一系列電動汽車,但很快就放棄了該計劃。然而進入2008年,眼下這“外接充電式”的電動汽車再次出現強勁發展勢頭。當年廠商大肆宣傳零排放汽車,而如今正如制造商所說的那樣,面對國際市場高達127美元每桶原油的價格,他們正在調動消費者未來的購買欲望”(來自美國時代周刊的報道)。在各方的關注下,幾年來一批經過精挑細選的零排放汽車已投入全球市場,因為某些新汽車制造商一直在秘密研制綠色汽車。雖然迄今為止電動汽車的銷量很小,僅僅是以萬計數——不過今年這種汽車將開始熱銷。在宣傳中這種汽車被描述成為城市駕駛者而設計,是一種不消耗體力的“騎車出行”,這種新研制的汽車不會駛上交通擁擠的高速路,而能能有效利用能源。
這種慢速車走不遠也跑不快,這是肯定的。不過支持者堅持,這多半只是一種心理障礙, 因為城市司機并不經常開快車遠行。一次充電續行一百多公里已經足夠了。內燃機在短途行駛、時停時走的情況下表現極差,而電動汽車卻精于此道。事實上,如今“外接充電式”汽車能像汽油燃料汽車一樣加速,在城市的交通下時速相差無幾。在舒適性方面,這種電動汽車同樣能滿足大部分的基本需求。而他們的成本僅為目前路面上行駛車輛平均造價和使用成本的五分之一。位于印度班加羅爾的雷瓦電動汽車公司是該領域的領跑者,其副總裁切坦.邁尼說:“這些車所能提供的正是城市人所追求的:靈活機動、操作性強且造價低廉。設計它們的初衷并不是為了讓人們從洛杉磯一直開到舊金山。”
不過他們在各大城市,如在東京、倫敦或是孟買卻表現出色。在北美,這種車被列為社區電動交通工具——這是一種可以在街道上合法行駛的車輛,最早出現于20世紀90年代,當時法律開始允許高爾夫球車在封閉的社區內行駛。如今性能最好的電動車最高時速可以達到每小時64公里,每次充電后可以跑120-150公里。它們最大的弱點——支持者認為這只是一種轉移注意力的說法——就在于電動車不能接受標準的碰撞測試,也沒有類似防撞緩沖區、安全氣囊等現代安全配置。制造商說,這種行駛在城市中的車輛無需參照高速公路上行駛車輛的標準,有了安全的玻璃和安全帶,電動汽車在現有速度下就是很安全的車輛。在東京、倫敦、印度的孟買也能成功,當然在中國電動汽車同樣具備成功的外部環境。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shichang/43506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