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4日,2016未來汽車開發者大會歡迎酒會暨滬上夜話在上海舉行。新能源汽車產業大佬和互聯網造車精英就“重新定義汽車”和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現實的挑戰與創新發展趨勢進行了熱烈的討論。中瑞德科(北京)工業設計有限公司(CSG)創始人兼董事長王超認為,發展新能源汽車要從產業本身考慮,產品適合市場才是最重要的。
中瑞德科(北京)工業設計有限公司(CSG DESIGN的)創始人兼董事長王超
從金融渠道高溢價不管是股票還投資,泡沫越來越少,更多的資源會優先于政策,更偏向實業,偏向于帶硬件的模式,這一點是比政策更讓人興奮的一件事情。如果產業是盈利的,那政策干擾不是決定性因素,因為任何一個產業都不可能長期靠國家補貼的錢,這只是權宜之計,政策鼓勵我們去做,但是完全為了補貼去做,或者沒有補貼我就做不下去的話,那就不是做汽車。
研發一輛車三五年之后才可以看到成果,政策在三五年是隨時可以變化的,不管政策變否都不需要太關注,還是要從產業本身考慮,產品適不適合市場。不是說價格高于多少就賣不好,品牌、產品、服務好就可以賣得動,征再高的關稅也會有人給你買單。
電池成本一定會降下來,但是這個時間不是取決于資本,汽車廠真正從產品角度,從需求角度去開發市場的話,才有可能有批量降低電池的成本。依靠國家的補貼提高采購量算一下就行了,中國每年給補貼多少錢,再反饋一下買多少電池。但是每年2500萬普通車的銷售,如果都用電池是多么龐大的事。電動汽車的發展是必然的,燃油車將變成公共財產,僅在周末出去玩的時候你去租一臺,剩下來的都是開電動汽車。事情出發點只要是以汽車市場本身的容量,所有的成本都是可以解決的問題。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shichang/45317
本文版權為第一電動網(m.155ck.com)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以及微信公眾平臺不得引用、復制、轉載、摘編、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內容或建立鏡像。違反者將被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1700118019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