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騙補核查名單公布、補貼下滑及標準更改;動力電池產品規格尺寸、編碼征求意見稿;2017年汽車動力電池行業規范目錄……
再加之2016上半年騙補調查、三元暫緩、動力電池目錄等等一系列國家政策的出臺,不少業內人士認為,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第一輪洗牌淘汰賽開始了!
整個行業的“震動”傳導至細分領域最明顯的變化就是,各大企業競爭態勢越發激烈,隔膜領域也不例外。作者發現,不少企業跨界而來,意欲借助資本力量通過兼并購方式進駐;也有隔膜企業選擇攜手電池企業共同研發新型產品;還有一些隔膜企業通過增資擴產來加固行業地位。
隨著國家政策對動力電池行業的推動,產業程度愈發集中。而在國內隔膜市場,高端隔膜缺口也越來越大。不管是新進入者,還是行業內的資深前輩,國內隔膜企業都面臨著政策與市場的雙重壓力。
作為國內少數同時具備干濕法隔膜生產的領軍企業,滄州明珠在國內同步推出干法隔膜、超薄濕法隔膜、陶瓷涂布隔膜、PVDF涂布隔膜等產品,幾乎涵蓋了目前主流隔膜的所有產品,能滿足不同客戶的不同要求。
在“危”與“機”的關頭,滄州明珠如何勇敢迎戰?滄州明珠隔膜事業部總經理谷傳明對此進行了深入解讀。從公司布局到行業格局演變,谷傳明都有哪些高屋建瓴的獨到見解?
定增+募資+合資多管齊下
在鋰電池隔膜的產業布局上,滄州明珠的思路是:借助上市公司資金、技術優勢及資源,通過與電池企業合作、定增募資等多管齊下的方式擴大干濕法隔膜產能,穩固行業地位,保證充足的供貨能力。
2014年11月,滄州明珠募集3.4億元投資“年產 2000 萬平方米干法鋰離子電池隔膜項目”和“年產 2500 萬平方米濕法鋰離子電池隔膜項目”。
2016年1月25日,滄州明珠擬投資5.92億元,與中航鋰電建立合資公司,建立年產10500萬平方米濕法鋰離子電池隔膜項目”。滄州明珠的項目建設資金將通過非公開發行股票募得,具體由新設立的滄州明珠鋰電隔膜有限公司負責實施。
11月,滄州明珠非公開發行股票項目順利完成,募集資金足額到位。
據悉,“年產10500萬平方米濕法鋰離子電池隔膜項目”將建3 條濕法隔膜生產線,預計2018 年2月可全部完工達產。為什么在多方布局后,滄州明珠最終選擇與中航鋰電共同開發?谷傳明表示,“上下游的緊密合作肯定是未來鋰電行業發展的趨勢,它可以使雙方建立緊密的關系,減少采購成本,同時技術上可以更好地結合。”
多種路線布局高端隔膜
盡管很長一段時間內,國內電池企業完全依賴進口隔膜,但事實上,近幾年來國產隔膜取得巨大進展,已經進入到逐步替代進口隔膜階段;在高端隔膜方面,與進口隔膜仍存有差距。
在谷傳明看來,國產隔膜和進口隔膜的主要差距并不在技術方面,更多地存在于對隔膜的理解程度、與電池企業的匹配性、隔膜的一致性和穩定性等方面。隨著時間的推移,國產隔膜企業經驗不斷積累會逐步克服這些難點。
在高端隔膜的技術路線上,滄州明珠依然會選擇多種布局策略。針對國內大多數的酸鐵鋰電池企業,滄州明珠主要以干法為主;對三元電池企業,選擇濕法及濕法加陶瓷為主。
除了高端隔膜領域的競爭,受動力電池強勁需求帶動,不少企業也逐漸將重心由數碼領域偏向動力電池領域。切換至動力電池領域,這些隔膜企業將面臨哪些難題?會否加速動力電池領域隔膜企業的競爭格局演變?
谷傳明認為,數碼3C電池和動力電池對隔膜的基本要求是一致的。動力電池出于安全的考慮,隔膜的厚度一般不像數碼電池那樣走的極端,并在一致性和穩定性方面提出更高要求,最關鍵的是要分清各自的側重點。
競爭格局究竟如何演變?
今年受騙補調查影響,動力電池行業增速放緩。根據《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2020年純電動汽車動力電池的能量密度目標為350wh/kg。目前的材料體系顯然離這一“小目標”還有很大差距。
政策的硬性指標,市場缺口的增大,隔膜企業的競爭壓力越來越大。騙補調查對隔膜企業的諾米骨牌效應又有哪些?隔膜企業如何突出自己的競爭優勢?
對騙補調查,業內人士的大部分觀點是,這導致整個鋰電行業放緩,是一件壞事,但從長遠來講,又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在目前魚龍混雜的鋰電行業,放緩奔跑速度可以淘汰一些沒有技術、沒有資金的“裸泳”企業。
谷傳明認為,隔膜企業亦是如此,隨著去年動力電池產業的爆發,過去一些“奄奄一息”的隔膜企業也死灰復燃,試圖分一杯羹,動力電池行業增速放緩,有利于隔膜企業實現優勝劣汰,以謀求長遠發展。
其實,隔膜行業屬于技術、人才、資金密集型行業,且回款周期長,如果沒有強大的資金支持,要想做大做強是不可能的。滄州明珠依托上市公司優勢,資金流動充裕,而其母公司東塑集團具有近50多年的塑料加工經驗,培養了大量的專業技術人員,這都成為滄州明珠在隔膜行業起步較晚但迅速脫穎而出的關鍵。
“如果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存活,隔膜企業的出路無非兩個:自己上市或被上市公司收購,沒有第三條道路可走。”是谷傳明做出的最終論斷。
為在市場競爭中占據更有利的地位,滄州明珠正通過增資、合資、擴產、研發新產品等方式在加固加深自己的影響力。谷傳明表示,到2018年初,滄州明珠將達到干法1.5億平米、濕法2億平米,涂布1.8億平米的產能,新產品研發能力也將得到進一步加強,屆時滄州明珠在隔膜領域的行業地位將愈發凸顯。
來源:高工鋰電網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shichang/47740
以上內容轉載自高工鋰電網,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