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末,新版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正式出臺,乘用車、客車、專用車領域補貼整體呈現退坡趨勢。相比2015版補貼政策,乘用車領域中央補貼基本退坡20%,中央和地方兩級補貼退坡4.4萬。為了穩定市場,一些車企采取春節前價格不變、企業自補的策略,也有一些企業提高了產品的銷售價格。而春節后該如何定價,是目前企業比較頭疼問題,更是消費者關心的問題。
2017年2月4日,第一電動網以《新能源汽車意向用戶調查:中意的車型漲價了,你還會買嗎?》為主題進行了一次問卷調查,截止2月5日,共回收1695份有效問卷。對于新能源汽車補貼額度下降、銷售價格提高是否合理的問題,69%的意向消費者認為合理,31%的意向消費者認為不合理。【文末附調查問卷結果全文】
其中,29%的意向人群表示價格上漲不會影響購買決定,54%的人群選擇視調整額度而定,13%的人選擇暫停購買計劃,4%則會直接放棄購買。在價格調整范圍方面,38%的意向消費者認為價格調整在5000元以內可以接受,43%的人則認為10000元以內的調整都可以接受。
價格調整對購買決定的影響情況
意向消費者認為合理的價格調整區間
在這1695份問卷中,來自限行限購城市的問卷有1210份,占問卷總數的71.4%。意向人群年齡集中在20-40歲青中年消費者,占比近90%。購買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意向用戶分別為790人和775人,占比基本持平,還有130人有購買燃料電池汽車的意向。
調查問卷人群地域分布
調查問卷人群的年齡分布
調查問卷人群的車型選擇傾向
從調查問卷來看,影響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行為的主要因素排在前三位的分別是:購買、使用、維護等綜合成本低,節能環保和免搖號不限行。而阻礙消費者選擇新能源汽車的首要因素還是對續航里程不滿意,其次是充電基礎設施不完善,再次就是產品整體性能不滿意以及產品安全性擔憂。
選擇新能源汽車的正面因素
阻礙新能源汽車選擇的負面因素
在意向車型品牌方面,比亞迪、北汽、上汽、廣汽、吉利排在前五的位置,占比分別為47%、42%、32%、27%、24%。意向車型的價格區間主要集中在6萬-15萬占71%、6萬以下占13%、15萬-20萬占11%、20萬以上占5%。
車型品牌選擇分布情況
總結調查問卷來看,新能源汽車的潛在消費者主要為青中年人群,對于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的喜好各占一半。對于補貼額度調整,產品價格適度上調持肯定態度,但是近8成意向用戶認為在10000元以內的調整比較可接受。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有92%的意向消費者認為新能源汽車有節能環保的作用,說明這些潛在意向人群較有環保意識。
補貼額度的調整表面上看對車企的影響是最大的,但實際上這不僅是車企自己面臨的問題,而是整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問題,針對產品價格調整問題,第一電動網作者對幾家車企進行了采訪,相關企業均表示會通過整個產業鏈來分擔補貼下降的額度,占整車成本最大的電池肯定是分擔成本最大的部分,其他零部件成本也將整體調整。但具體是否也將消費者作為分擔的對象,還要看不同企業的市場策略。
下文為調查問卷全部數據統計: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肖瑩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shichang/48885
本文版權為第一電動網(m.155ck.com)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以及微信公眾平臺不得引用、復制、轉載、摘編、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內容或建立鏡像。違反者將被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1700118019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