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加入新能源汽車自媒體平臺——大牛說,“一周牛人牛語”甄選出最受網友關注的熱文,推送給大家(點擊標題閱讀原文),這里邊有沒有你關注的大牛作者,看過之后別忘了在文稿下方留下評論,如果你也有表達的欲望,速速加入大牛說吧!注冊、登錄、即可投稿!每周評選,每周發獎!
1.油耗與新能源積分提交WTO征求意見結束,壓力之下積分比例極有可能下降
大牛作者:automergers
工信部《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并行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 (簡稱:CAFC+ZEV辦法)在2016年9月22日公布后征求意見已結束。2016年12月5日,《CAFC+ZEV辦法》提交世界貿易組織技術性貿易壁壘協定委員會(WTO/TBT)分發通報,2017年2月6日按照約定時間完成通報。在這之后,預期會引起各國的爭論,出現各種反對聲音也不是不可能,中國業界應該早做準備。
點評:跨國車企想抓住WTO的救命稻草,不如順中國產業政策之勢而為,力推純電動產品。
2.京津冀2+26城市出租車電動化?替代比例可不止1:1
大牛作者:墨柯
一篇關于《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7年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征求意見稿)》的傳聞引發熱議,針對北京、天津2個直轄市及河北、山東、河南、山西所屬的26個地級市的大氣污染問題,政府擬要求北京今年9月底前將出租車全部更換為電動車,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的其他城市力爭2017年底前一半出租車更換為電動車。
點評:網傳文件尚待官方證實,內容細節實施尚存難點,但昭示政府治理霧霾決心和力度,新能源汽車產銷增長可期。
3.自動駕駛+人工智能,最牛逼的幾家創業公司都在這里
大牛作者:汽車前沿
知名大數據調研機構CB Insights在美國圣巴巴拉市舉辦的2017創新峰會(The Innovation Summit)上公布了一份"AI 100"名單,其中上榜了多家汽車相關公司,這幾家可能就是自動駕駛技術的未來!
點評:除了谷歌、百度,還有一些自動駕駛初創公司,讓你可以了解更多。
4.新能源汽車1月銷量點評:整體下滑,榮威e550意外奪冠
大牛作者:一劍飛虹
乘聯會數據顯示,1月新能源汽車銷量達0.54萬,同比降幅達61%,呈蓄勢待發的低產銷態勢。純電動和插電混合動力分別達到3463臺和1960臺,環比降幅為90%和72%。純電動銷量表現在緊湊型車和微型車方面,北汽EU系列、EC系列表現突出。插電混動方面,榮威e550表現突出,奪得銷量冠軍的同時也成為這個月的插混冠軍。
點評:補貼退坡,目錄重審,但愿負面影響短暫,市場迅速收復失地。
5.純電動車主快充PK大結局:7大品牌11款車型集結,請看實測數據!
大牛作者:豁達的心
關心電動汽車的人,總會問一句“充一次電能跑多遠(久)?”2月9日,第一電動大牛說車主作者們搞了一次低溫快充比賽,得到多位不同品牌車友的響應,通過自己的行動給更多的消費者帶來一些參考。
點評:有熱情,有意義,有趣味,最重要的是有真實的對比數據。企業們可以重視起來了。
6.索尼為首,日本企業2020年下一代電池研發趨勢
大牛作者:日篤小站
90年代,索尼公司率先把鋰電池從大學研究階段轉變成商用化產品。不僅使筆記本電腦和手機等產品得到很大進步,同時也拉開了一個移動產品的新時代序幕!如今,以索尼公司為代表的日本企業,正在加速研發下一代電池。
點評:各家公司通過對材料和能量密度的改善來提高電動汽車續航距離,相信在2020年,技術將會發生質的變化。
7.搞事!看特朗普如何「懟」新能源汽車
大牛作者:樁到家
1月20日特朗普政府就位后,聯邦政府補貼及汽車行業燃油消耗標準等產業政策都面臨特朗普新政府的激烈反對。所以,2017年可能是電動汽車發展的又一個轉折之年,特別是特朗普新政府對所謂新能源、氣侯變化等概念極為反感。
點評:任性特朗普全面否定奧巴馬百萬電動車計劃,特斯拉們表示亞歷山大,任重道遠,唯有拭目以待。
8.豐田又要搞純電動汽車,他家動力電池系統安全很有一套
大牛作者:捷能科技
豐田自1997年率先量產其混合動力汽車Prius以來,便一直在混合動力汽車市場占據絕對的領導地位,2003、2009年又發布了Prius二代和三代,不過都是使用的NiMH電池。直到2011年Prius Alpha,開始使用鋰電,此時的鋰電池為一代鋰電池。在2016年,第4代Prius,豐田開始使用最新的二代鋰電池。
點評:豐田電動車業務部門由豐田章男直接領導,巨頭的鋰電池技術儲備不容小視。
9.美團打車:“真出行”還是“假作秀”?
大牛作者:龍飛
2月14日下午,有細心的網友發現,美團APP在南京地區出現“美團打車”入口,這被認為是美團涉足打車市場的一個信號,對此,美團官方人士證實,為了能夠給用戶提供更完整的生活服務體驗,美團點評日前開始在南京低調試水打車業務。
點評:滴滴終于有了新對手,網約車戰場的補貼大戰是否一觸即發?
10.鋰電池能量密度現在能有多高?550Wh/kg靠譜嗎
大牛作者:河溝邊
電池新聞三大月經貼:能量密度更高,電池安全更好,快充時間更短。其實也怪不得,這也是老百姓的客觀需求,就拿電動車來說,人家就拿燃油車的油缸來搪塞你,看你那么大坨電池,我加那么一丟丟汽油,就能跑幾百公里,電池車呢,跑幾十公里就趴著了。氣啊,還不是能量密度低整的事兒。
點評:能量密度被寄予的期望太高了……
--------------------------------------------------等你加入的分割線------------------------------------------------------
大牛說,是新能源汽車人的自媒體平臺,如果你有觀點,有理論,有態度,有故事,忍不住要嘗試分享給大家,歡迎你加入!與400+專業領域的大牛作者,一起發出不同聲音,用原創表達自己。注冊、登錄、即可投稿!
來源:第一電動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shichang/49220
本文由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撰寫,他們為本文的真實性和中立性負責,觀點僅代表個人,不代表第一電動網。本文版權歸原創作者和第一電動網(m.155ck.com)所有,如需轉載需得到雙方授權,同時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歡迎加入第一電動網大牛說作者,注冊會員登錄后即可在線投稿,請在會員資料留下QQ、手機、郵箱等聯系方式,便于我們在第一時間與您溝通稿件,如有問題請發送郵件至 content@d1ev.com。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