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動中國汽車產業的可持續發展,4月28日能源與交通創新中心(iCET)在北京舉辦了2011中國汽車綠色排行榜發布會。會上,iCET的總裁兼執行主任安鋒博士代表iCET首次公布了2010年度中國汽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排行榜及中國環境友好汽車排行榜。
”十一五”期間,中國成為全球第一大汽車市場,為各家跨國公司所看重,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2011年是”十二五”的開局之年,隨著新產業規劃的出臺,不少汽車企業意欲在企業重組、新能源汽車、自主品牌戰略等產業格局的關鍵點上大顯身手。
發布方希望通過汽車綠色排行榜的發布為公眾提供用車的環境信息,指導綠色消費,引領綠色低碳生活;通過對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的發布, 引導企業調整產品結構、開發及向市場推銷更多環境友好汽車,促進汽車工業的可持續發展;對汽車企業的社會責任、環境責任進行監督。同時,為政策制定者制定汽車發展政策提供參考依據,共同構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
2010年度中國汽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排行榜
iCET作為中國汽車燃料經濟性標準倡議發起單位之一,密切關注中國汽車燃料經濟性標準體系建設與實施情況。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CAFC)是將企業所有車型的燃料消耗量按年度銷售量進行加權平均,反映了企業以市場銷售為基礎的燃油經濟性水平,引導政府與社會關注企業整體的油耗水平,而非個別車型。據悉,該排行榜的結果,主要依據工信部和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油耗和銷量數據,使用標準方法學對主要汽車集團、主要汽車企業、合資品牌企業、自主品牌企業共四大類幾十家企業及集團2010年度的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的詳盡分析。
安博士表示”2010年度中國汽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排行榜”反映了以下幾個問題:
一、集團與企業排名與企業產品結構、產品銷量關系密切。以華晨廣汽為例:企業集團以寶馬及漢蘭達等大排量轎車SUV為主,企業平均燃料消耗較高,而比亞迪長安企業集團以微型車、小型車為主,故企業平均燃料消耗較低。同時,產品銷量也將影響企業排名。以廣州本田和廣州豐田為例:兩家企業產品結構相似,均有中高級轎車及緊湊型轎車,但廣州本田旗下緊湊型車銷量遠高于廣州豐田,因此廣州本田的企業平均燃料消耗較低。
二、合資品牌企業的平均燃料消耗量總體高于自主品牌企業。根據iCET研究,2010年我國汽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百公里約為7.8升。自主品牌中除少數三家企業外,其他企業均低于平均值。然而合資品牌企業中只有鈴木和現代低于平均值。因此,從燃料消耗水平來看,我國自主品牌企業擁有很大的優勢。但是,同時可以看出自主品牌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較低的主要原因與其產品結構有關,大部分自主品牌企業以生產小排量、低油耗的小型車為主。
三、中國汽車企業的平均燃料消耗量總體呈下降趨勢。”十一五”期間,我國汽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總體下降2.7%,合資品牌企業總體下降4.2%,自主品牌企業基本沒有變化。由此可見,”十二五”期間,乘用車生產企業應當重視調整產品結構、開發節能環保汽車、降低單車的燃料消耗。同時大力推廣節能環保汽車,擴大節能環保汽車的銷量比重。從單車油耗和銷量兩個環節下手,降低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
2010年度中國環境友好汽車排行榜
為了推動環境友好汽車(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Vehicle , EFV)的發展,iCET在能源基金會中國可持續能源項目、威廉與佛洛拉?休利特基金會以及美國節能理事會的支持下,開發了中國環境友好汽車評價方法學。該方法學依據工信部和環保部等國家權威部門公布的數據,以汽車全生命周期為評價基礎,綜合考慮汽車生產與使用、燃料生產與分配過程中對環境的影響,以汽車尾氣排放標準、汽車燃料消耗類型、汽車燃油經濟性以及汽車整備質量為基本評價參數,為中國市場上銷售的每款汽車進行綠色評分,從而將汽車的環境影響進行量化,為生產商、政策制定者和消費者提供參考。
為此,iCET還獨立開發了中國第一個環境友好汽車在線評估系統,并在高德軟件有限公司的支持下,開發了在線評估系統手機版。中國環境友好汽車排行榜以該系統為基礎,對系統內微型車、小型車、緊湊型車、中型車、中大型車、豪華型車、運動型多功能車(SUV)、多功能車(MPV)、跑車及新能源車在內的共十大類汽車進行了綠色排名。
安鋒博士指出,通過排行榜我們可以作出這樣的思考————首先假設現有各類型車的車主都選擇購買本類型車中綠色得分最高的車型:如現有微型車車主都駕駛精靈Fortwo,現有小型車者主都駕駛夏利N3+,現有緊湊型車主都駕駛本田思域混合動力……,那么總體燃料消耗將在現有基礎上降低20%左右。如果我們極端假設全部消費者均駕駛混合動力汽車,因為混合動力的百公里油耗僅為4.7升,那么總體燃料消耗將在現有基礎上降低40%左右。
背景資料
綠色得分:表征車輛在其整個生命周期中的環境友好性。綠色得分取決于四個獨立的變量:尾氣排放標準,燃料類型,燃料經濟性以及車重。這些變量用于計算三個相對的影響類型:車輛尾氣排放(基于排放標準和燃料消耗量)帶來的相對健康影響、從油井到車輪帶來的相對溫室氣體影響(基于燃料類型和燃料消耗量)以及生產過程帶來的相對環境影響,通過設定比較基準進行標準化后將三種影響類型影響指數的加權求和計算得到綠色得分。
( 編輯/李艷嬌 )
來源:搜狐綠色
作者:綜合報道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shichang/5057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