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4款新能源汽車申報第296批新車公告
5月12日,工信部公示第296批《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共有款333新車及底盤產品進入目錄,其中新能源乘用車27款,包括純電動乘用車26款,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1款;其中純電動客車產品(含底盤)159款、插電式混合動力產品40款、燃料電池客車產品5款;新能源專用車產品102款。
來源:第一電動網
2、工信部醞釀新材料產業扶持政策 三板塊受益
從多位知情人士處獲悉,工信部日前向各省信息化主管部門、有關行業協會和中央企業專門發布通知,為了加快推進中國新材料產業發展,擬研究制定支持新材料產業發展的政策舉措,目前已啟動組織政策起草的前期調研工作。據悉,該扶持政策有望涉及石墨烯、碳纖維、超導材料等多個方面,相關個股將受益。
來源:證券日報
3、奇瑞將在石家莊建 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
日前,石家莊市人民政府與奇瑞控股有限公司簽訂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項目框架協議,欒城區人民政府與奇瑞新能源汽車技術有限公司簽訂新能源汽車項目投資合作協議。奇瑞公司總部坐落于蕪湖市經濟技術開發區,以汽車產業為基礎,旗下有汽車零部件生產與研發、造船等業務板塊,業務范圍遍布80余個國家和地區。據了解,奇瑞公司在石家莊的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項目,計劃總投資30億元,項目落地后將彌補石家莊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短板,優化石家莊市制造業的產業結構。
來源:河北日報
4、國機智駿江西建新能源基地開工 年產10萬輛
國機智駿汽車有限公司,是由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國機集團)聯合旗下內外多家企業共同設立的一家新能源汽車公司。其新能源基地正式落戶江西贛州,并于5月11日上午舉行了開工儀式,該基地總投資約80億人民幣,一期投資25億元,建成后將形成年10萬臺新能源車的生產能力。
來源: 網通社
5、一汽轎車停建電動車工廠 6月推奔騰B30EV
一汽轎車擬調整未來新能源產品實施地點暨終止建設新能源工廠技術改造項目,此次項目調整預計影響當期損益約300萬元。新能源工廠的停建不會影響其新產品的投放,奔騰旗下的首款電動車B30 EV將于6月面向消費者銷售。此次調整是為了提高企業資源配置,提升資金使用效率,維護公司和全體股東的利益。本著充分盤活現有產能、輕投資的原則,公司陸續將項目中的產品生產地調整到現有工廠,通過對現有生產線的改造實現混流生產。將要上市的奔騰B30 EV也將在現有工廠進行生產。
來源: 網上車市
6、多氟多海外訴訟劇情反轉
多氟多(002407)綿延數年的海外訴訟又有新劇情,公司不僅不用支付起訴方德國成可化學工程和咨詢公司(下稱“成可”)1500萬元賠款,或還將收入德國成可200萬元的賠償金。2015年5月26日,河南省新鄉市中級人民法院對成可要求多氟多執行《最終裁定書》的申請進行立案調查。2017年5月11日,多氟多發布公告,公司近日收到河南省新鄉市中級人民法院《民事裁定書》,經調查,法院裁定對公司與成可此前國際商會仲裁院18046/JHN/GFG號《最終裁定書》中的部分不予承認和執行。根據該《民事裁定書》,經公司初步計算,多氟多不應該再對成可支付費用,且成可應向公司賠付約200萬元,同時案件受理費500元也由成可負擔。
來源:證券時報網
日前,深圳騰勢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騰勢汽車)再次向德意志聯邦共和國駐華大使館交付純電動汽車作為使館用車,為德國駐華使館提供環保可持續的零排放出行方式。此次交付的車型為騰勢汽車最新推出的騰勢400純電動汽車,擁有400公里的超長續航里程并進行了多項配置升級。
來源:中國經濟網
8、青藏高原首個電動汽車充電服務費價格標準出臺
中國國家電網青海省電力公司12日披露,目前該省已在海南藏族自治州先行推出首個電動汽車充電服務費價格標準,乘用車最高收費每度0.75元/千瓦時,電動公交車充電服務費最高收費標準為0.7元/千瓦時,這也是青藏高原首個電動汽車充電服務費價格標準。截至目前,青海省海南州共和、貴德、貴南、興海四縣共建成電動汽車充電樁36個,已全部投入使用。此外設置在居民居住點附近的16個電動汽車充電樁已完成調驗檢測,可實現交直流最快1小時充滿服務。
來源: 中國新聞網
9、松下研發電動車開發軟件 開發周期可縮短一半
《日經網》報道,日本松下公司已研發出一款電動車軟件,該款軟件能將電動車研發周期縮短一半,或將帶來更多出售零部件的機會。在電動車最初的設計階段,松下就將加入車企的研發工作,利用其系統對汽車性能進行建模,估測能量功耗和續航里程等特點,使車企生產和測試原型車的數量最小化。松下希望通過參與電動車的研發過程,獲得更多銷售電池和其它電動車零部件的機會。
來源: 蓋世汽車
國《金融時報》網站報道稱,大眾汽車公司表示有信心在2025年以前“反超”,成為電動汽車的領導者。目前公司將注意力轉向由電池驅動的車輛,逐漸擺脫2015年柴油車排放丑聞的負面影響。大眾聲稱其目標是到2025年實現100萬輛電動汽車銷量。這將使它必然與美國電動汽車制造商特斯拉對抗。特斯拉去年的銷量不到8萬輛,但表示到2020年要年產100萬輛電動汽車。“特斯拉能做到的,我們都能超越。”大眾品牌負責人赫伯特·迪斯宣稱,特斯拉將獲得溢價市場,而大眾將以數量取勝,“我們相信,在這個嶄新的世界里我們將成為市場領導者。”
來源:參考消息網
11、豐田聯手英偉達 用Drive PX平臺研發自動駕駛
英偉達(NVIDIA)是全球領先的GPU芯片制造商,其已經從過去的汽車行業重要的計算機芯片供應商轉變為自動駕駛系統芯片供應商。作為全球規模最大的汽車制造商,豐田汽車公司正在與英偉達共同合作,雙方加速推進在自動駕駛汽車項目方面的研究工作。這家日本汽車制造商準備未來在自己的汽車產品中使用英偉達開發的Drive PX平臺。自去年以來,特斯拉公司已經在自己所有的電動車車型中使用了該計算處理平臺。
來源:網易汽車
12、印度擬2032年所有汽車電動化 嚇壞國際能源署
國際能源署(IEA)表示,將重新評估其電動汽車使用及石油需求預期,因為印度與中國近來都提出有利于電動汽車和其它使用汽油以外替代能源的車輛的新政策。根據目前的政策假設,IEA預計2040年之前全球車輛對石油的需求都將呈上升趨勢。該假設最近一次更新于2016年11月。但在全球成長最快的兩大原油市場——中國與印度——都暗示可能積極擺脫對汽油依賴后,IEA表示有必要重新評估其預測。
來源: 新浪財經
13、德國通過首部關于自動駕駛汽車法律
德國聯邦參議院12日通過法律,允許汽車自動駕駛系統未來在特定條件下代替人類駕駛。這部法律此前已在德國聯邦議會通過,這是德國首部關于自動駕駛汽車的法律。據新華社5月13日消息,根據這部法律,當汽車的高度自動或完全自動駕駛系統運作時,駕駛人可把對方向盤和剎車的控制交給汽車,自己進行瀏覽網頁、查看郵件等行為。但駕駛人必須坐在方向盤后,如果自動駕駛系統出現意外,駕駛人要能及時介入并切換到人工駕駛模式。
來源:證券時報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楊曉紅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shichang/51965
本文版權為第一電動網(m.155ck.com)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以及微信公眾平臺不得引用、復制、轉載、摘編、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內容或建立鏡像。違反者將被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1700118019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