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國機動車牌管理改革即將啟動 涉及選號及新能源汽車等各方面
公安部部署啟動機動車號牌管理改革,將推廣應用全國統一選號系統和號牌生產管理系統。另外,新能源汽車號牌在5個城市試點已發放號牌5.6萬副,下一步公安部將逐步擴大新能源汽車號牌試點范圍。
來源:中國網
2、年供貨5萬套三元電池 國軒高科獲北汽新能源18.75億元合同(閱讀原文)
5月31日,國軒高科(002074)午間發布公告稱,公司全資子公司合肥國軒與北京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北汽新能源)于 2017 年 5 月 28 日在青島簽署《2017年度采購協議》,北汽新能源擬向合肥國軒采購純電動車電池系統,合同總金額 187500萬元,本合同為合肥國軒與北汽新能源簽訂的2017 年年度供貨合同。該采購合同的具體內容為5萬套動力電池組,合肥國軒將在2017年5月至2017年12月分批次交付給北汽新能源本合同規定的所有貨物。
來源:第一電動網
3、比亞迪新款K8、K9攬下7.4億純電動客車訂單
5月27日,比亞迪中標安徽蚌埠市公共交通集團的車輛采購項目。中標內容如下:比亞迪K8A純電動巴士300臺,單價為130.98萬元;比亞迪K9FE純電動巴士200臺、單價為145.98萬元;除此之外,還有充電配套設施250套。據了解,比亞迪于2010年、2014年分別推出12米的K9、 10.5米的K8,如今兩款車型累計銷售突破2萬輛。新款K8、K9于今年5月24日發布上市。
比亞迪新款K9&K8
來源:方得網
4、長安歐力威EV車型發布 整車續航達252KM
日前,長安商用正式發布了歐力威EV車型,新車以汽油版歐力威為基礎,并換裝了電池、電動機和電控系統,續航里程達到252公里。目前該車僅針對租車公司銷售,官方尚未公布該車的指導價格,不排除未來該車面向普通消費者銷售的可能。此外,長安還計劃在2017年推出長安奔奔MINI EV、長安之星9 EV和長安歐諾EV。
來源:汽車之家
5、樂視賈躍亭的法拉第未來10億美元融資7月到位 或有車企注資
據國外媒體報道,由于主要投資商樂視賈躍亭目前陷入資金困境,消息人士透露電動汽車制造商法拉第未來已在尋求10億美元的融資。Faraday Future的新任首席財務官斯蒂芬-克勞斯(Stefan Krause)表示:“我們正在和投資者進行溝通,預測市場,提供相關信息。我們在加迪納市做了大量的盡職調查。”Faraday Future將洛杉磯南海灣區總部設在了加迪納市。克勞斯說:“在這個過程中,一切都很順利。Faraday Future將用這筆資金部署一項為期兩年的計劃,這項計劃有五個重要目標。”這五個重要目標是:1、 開工建設位于內華達州北拉斯維加斯的工廠;2、 繼續研發公司的第一款汽車FF91;3、 設計其姊妹品牌LeSEE;4、 支持中國工廠的發展;5、 準備美國的銷售基礎設施。
來源:騰訊科技
6、格林美全自動動力電池包產線武漢投產 可配套5.5萬輛新能源車
格林美首條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包全自動生產線在武漢格林美產業園上線投產,每年可滿足5.5萬輛新能源汽車的電池需求。該生產線僅用20分鐘就可將近萬顆鋰離子電芯組裝成一個動力電池包。
來源:湖北日報
7、中國2016年進口8.3億美元韓國蓄電池
據《韓國先驅報》北京時間5月29日報道,最新數據顯示,受益于全球智能設備和電動汽車需求持續上升,韓國去年的可充電電池出口創造了新的記錄。 據韓國Ctoms Service的數據顯示,去年,包括鋰離子電池在內的蓄電池出口規模增至了44億美元,較上年的39.4億美元增長了11.6%。中國是韓國蓄電池最大買家,進口額達8.3億美元,其次為德國和美國。
來源:中國經濟
8、青島市發布電動汽車充電服務費通知 乘用車每度電最高0.65元
日前,青島市發布《關于確定我市電動汽車充電服務費的通知》,通知指出,電動汽車充電服務費實行最高限價管理,充電服務費按充電電度收取,電動公交車充電服務費最高為0.60元/千瓦時,電動乘用車充電服務費最高為0.65元/千瓦時。此外,青島鼓勵充電設施經營企業在最高限價內給予用戶優惠。
來源:青島政務網
9、特斯拉宣布再投2.16億美元擴充Model3電池產能
5月27日,電動汽車廠商特斯拉宣布再次投入2.16億美元,用于擴充特斯拉Model3的電池產能。據悉,此次投資的2.16億美元將用于提高特斯拉Model3電池生產線的自動化程度,特斯拉的目標是將組裝的時間從10分鐘縮短到10秒鐘。目前特斯拉正在其超級電池工廠生產Model3所需要的電池,共有150名工人分兩班輪番24小時作業,但Model3所需要的電池有7個部分組成,目前一天僅能生產20組Model3所需要的電池,這樣完成的電池組件不僅速度慢,而且成本也非常高。
來源:蓋世汽車網
10、三星SDI匈牙利電動車電池廠完工
5月30日,據韓聯社報道,電池制造商三星SDI周二(5月30日)宣布,公司在匈牙利的電動車電池廠已經完工。工廠預計于2018年第二季度正式投產,電池年產量可滿足5萬輛電動車的需求。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國際
11、SK斥資89.1億美元投入動力電池 2020年推續航超700公里電動車
據韓媒報道,5月31日,韓國最大的石油化工集團SKInnovation(下稱SKI)對外宣稱,計劃到2020年在電池和其他非煉制行業投入10萬億韓元(約合89.1億美元),以重塑其業務,并增加新的收入來源。SKI表示,其目標是到2025年在全球電池市場中保持30%的份額,其電池產能將從去年的1.1GWh提高到2020年的10GWh。此外,SKI計劃到2020年開發一款強大的電動汽車電池,將使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達到700公里,而目前技術允許的條件下,電動汽車最大續航里程為350公里。SKI將投資以升級電池能量密度,到2018年將續航里程提高到500公里,500公里正是電動汽車與傳統汽車競爭的門檻。
來源:高工鋰電網
12、沃爾沃擬在中國試驗無人駕駛汽車
沃爾沃(Volvo)力求讓多達100輛自動駕駛汽車在中國上路,希望在以擁堵和危險聞名的中國道路上試車將使其跑贏研發無人駕駛技術的競賽。沃爾沃5月30日表示,中國城市將申請參加這場實驗,實驗期間車主將把沃爾沃的無人駕駛汽車用于日常通勤,使這家汽車制造商能夠采集真實世界的數據。沃爾沃還沒有宣布時間框架,但在瑞典哥德堡進行的一個平行測試定于2017年啟動。
來源:金融時報
13、豐田及本田等11家公司抱團:2020年4萬燃料電池車在日本上路
據greencarreports網站報道,今年早些時候,在歐洲有13家公司聯合成立了氫理事會。這是一項全球倡議,旨在討論和促進氫作為可再生能源的使用。現在,由11家日本公司組成的集團將直面這一挑戰。日前,包括汽車巨頭本田、日產和豐田在內的11家企業已經簽署了一份諒解備忘錄,以幫助擴大日本的燃料電池(汽車)市場,外界預期這一合作將大幅推進氫燃料車的進展。該協議源于日本提出的“氫和燃料電池的戰略路線圖”。這項政策的目標是,到2020年在日本各地新增安裝160座氫燃料站,同年在道路上行駛4萬輛燃料電池汽車。
來源:騰訊汽車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宋愛菊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shichang/52514
本文版權為第一電動網(m.155ck.com)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以及微信公眾平臺不得引用、復制、轉載、摘編、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內容或建立鏡像。違反者將被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1700118019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