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2 日,在由國家信息中心化和產業發展部與現代汽車(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合作舉辦的,“第五屆中韓汽車產業發展研討會”中,韓國現代汽車研發中心推進委員 Um Jae Yong 和清華大學汽車工程系李克強,也就時下熱門的智能網聯汽車相互交換了意見。
從 ADAS 到自動駕駛再到 Smart Car,這是 Um Jae Yong 眼中智能網聯汽車的進化過程。高效節能+高度便捷+高度安全,這“三高”將會是未來汽車所追求的價值。
其中,汽車行駛安全性將會是最受關注的。Um Jae Yong 引援 2015 年 NHTSA 的數據表示,每年的全球交通事故中約有 125 萬人的傷亡,處理交通事故所耗費的資金占韓國 GDP 的 1.5%。這之中因駕駛員無法集中注意力(疲勞駕駛、酒駕、分神等)而引起事故占比高達 94%,剩下 6% 大都是由天氣/道路/車輛缺陷等問題所引起。
2017 年 IIHS 的研究成果顯示,車道偏離預警功能可以減少 11% 的正/側面碰撞事故,傷害事故率減少 21%,死亡率減少 86%;而側后方預警功能則可以減少 14% 的碰撞事故,并降低 23%的碰撞傷害。總之,各種 ADAS 功能綜合起來可以有效避免 74% 的交通事故,而消費者對于 ADAS 系統的關注也越來越強烈的。
早在 2013 年,現代就將這類技術用于中大型車上,2016 年實現了中型車上的應用,如今,現代計劃從今年開始為小型車配置一些 ADAS 功能。
對于比 ADAS 更深一層的自動駕駛功能,Um Jae Yong 認為現階段存在很多亟待解決的問題:
1、技術課題:惡劣天氣的認知及突發/特殊狀況的應對,高性能 CPU/AI 的安全技術,對于實時路況的地圖實時更新(OTA);
2、設施建設:專用道路、交通信號和特殊道路標志的建設還不健全,缺乏 V2X 設施;
3、社會課題:民眾接受程度,法律法規及倫理問題,用戶隱私保護等。
而對于終極目標 Smart Car,Um Jae Yong 認為傳感器識別能力將為了智能汽車的核心技術。以攝像頭為例,無論是 AVM 攝像頭、前方 MFC 抑或是車內 DSM 攝像頭,傳感器的識別能力直接影響了汽車的智能程度。
汽車智能網聯=智能汽車+車聯網,而智能汽車最主要體現在自動駕駛功能上。按照清華大學李克強的說法,智能汽車、車聯網和智能交通系統,這些功能之間并不是簡單的加法關系,可以用一個集合關系來解釋。
圖中深藍色集合為智能交通系統,淺藍色集合為智能汽車,而綠色集合則代表車聯網,這些功能相互融合便形成了:
1、智能網聯汽車;
2、協同式智能交通管理與信息服務;
3、出行服務、汽車電商、智能制造等。
李克強對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比較有信心,對比美日歐的發展戰略,中國在市場目標及時間節點上基本同步,均出現了政府推動+企業主導+基礎與標準現行的行業特征。2026年~2030 年將會是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的成熟期,我國也將于 2030 年建成完善的自主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鏈與智能交通體系。
綜合國內智能網聯汽車的優劣勢,李克強給出了如下對策建議:
1、凝聚共識,確立智能網聯汽車國家發展戰略:作為跨界技術,需要政府、學術界、科研機構及產業界協同合作,產業發展與技術發展并重;
2、確定適合中國國情的技術發展路線:完善技術體系構架、標準和規范,突破關鍵技術,逐步實現系統集成、示范應用及產業化推廣,按發展階段實施不同的技術方案;
3、實施智能網聯汽車國家產業戰略創新項目:這一點可以效仿日本于 2014 年實施的“自動駕駛汽車研發”國家創新項目(SIP-adus);
4、推動汽車產業于交通、電子信息產業的融合:打破行業壁壘,通過國家支持、企業支撐、合作分享等方式,協力促進汽車智能化與網聯化技術突破;
5、建設智能網聯汽車技術數據平臺:目前各類企業及政府監管平臺數據并不聯通,實現大數據共享提供基礎數據服務,有利于優化資源配置,提高行業監管效率;
6、推進智能網聯汽車發示范區建設于應用示范:智能網聯示范區極大地推動了相關技術成熟與產業發展,樹立當地企業和研究機構在我國相關領域的引領地位,促進區域經濟發展。
除了這些宏觀大局上的建設性意見之外,李克強還提到了我國智能網聯汽車的3大突破口:
1、考慮北斗系統及多模式通信的智能車載終端:協同國家北斗發展戰略,推廣基于北斗高精度定位、多模式通信及網關的智能車載終端;
2、LTE-V/5G 等具有自主特色等通信系統:我國在 LTE 領域已占據了技術與標準高地,LTE-V/5G 有可能成為我國自主的車聯網通訊系統,有利于帶動我國通訊與汽車產業協同發展;
3、智能網聯汽車基礎共性技術平臺:依托國家體制優勢建設智能網聯汽車基礎共性技術平臺,打破當前行業技術封閉狀態,把握行業發展主動權。
總而言之,汽車智能網聯應包括消費互聯網與產業互聯網,而互聯網思維與工匠文化相互結合才能孕育出真正的智能網聯汽車。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阿彌諾斯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shichang/58044
本文版權為第一電動網(m.155ck.com)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媒體、網站以及微信公眾平臺不得引用、復制、轉載、摘編、以其他任何方式使用上述內容或建立鏡像。違反者將被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版權合作及網站合作電話:1700118019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