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不少企業還在宣講無人駕駛路線規劃,闡述自動駕駛車在高速公路或特定密閉區域內的測試成果時,近日,在一年一度的科技盛宴2018 CES期間,德爾福聯手網約車初創公司Lyft,首次推出了自動駕駛點對點用車服務體驗。
蓋世汽車現場了解到,參加此次體驗活動的共有8輛裝配德爾福自動駕駛技術的寶馬5系,可將體驗者送至遍及拉斯維加斯的20多個目的地,當中包括交通較為復雜人流量較多的街道如拉斯維加斯大道。
體驗者需提前在Lyft APP平臺進行預約,預約成功后,司機將會到指定地點進行接送。
記者此次預約體驗的線路相對車輛和人流量較多,不過在整個行駛過程中,自動駕駛均能應付自如,尤如“老司機”。當中,令記者印象深刻的主要為以下幾點:
首先是自動駕駛車輛對周圍環境的感知、分析、執行非常精準,從開出停車場到目的地司機全程采用自動駕駛模式,而從下圖可以看到傳感器所采集的周圍車輛、行人、車道線、交通燈等都非常精確的呈現在顯示屏上。
據現場相關負責人介紹,整個自動駕駛車輛共配置雷達14個,1個攝像頭,同時還配備有GPS、DSRC及相關自動駕駛計算軟件等,360°信息采集及強大的數據處理系統給車輛的無誤運行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其次,該車輛對人腦在日常道路上的思考和判斷進行了細節性模擬,記者觀察到在一個十字路口遇到紅燈時,該車輛止停后發現距離前方車輛較遠,會主動再向前停靠。
還有一點是車輛的啟動和止停非常平順,乘坐時沒有任何頓挫感。
如欲了解更多細節,可觀看如下視頻:
因看好自動駕駛發展前景,近年,原汽車零部件巨頭德爾福較早涉入此領域并將其作為公司戰略的重頭戲,經歷過一系列的剝離、并
購、合作后,又于2017年底果斷將公司拆分為專注于自動駕駛的科技公司“安波福”和德爾福技術公司(原動力系統部門)。而在技術呈現方面,該司一直走在前端,尤其是在近年的路試及CES展上不斷刷新人們的“視覺”:
●2015年,搭載德爾福自動駕駛技術奧迪SQ5從舊金山出發,用9天的時間行駛近5500公里、橫跨全美15個州,其中99%的時間都是自動駕駛。
●2016拉斯維加斯消費電子展(CES)上,德爾福亮相一款自動駕駛汽車,這款車搭載全面的V2E(Vehicle to Everything 車聯一切)解決方案,可通過一系列先進的軟硬件與街道、道路標志、信號燈、其它車輛甚至行人進行通訊,將主動安全和自動駕駛推向新的高度。
●2017CES上,德爾福與Mobileye共同呈獻世界最高級別的自動駕駛公開演示,演示路段將覆蓋城市道路和高速公路。
●而在2018年CES展上,德爾福拆分后安波福以嶄新的形象呈現,并開啟史無前例的自動駕駛打車服務。
此外,安波福在此次展會上還對外呈現和演示了MLD多層顯示屏、中央計算機、智能汽車電子電器架構相關技術理念及自動駕駛系統的商業應用規劃:
●MLD(多層顯示屏)
該屏完全是靠軟件生成三維視覺,不依靠任何機械部件,純粹靠軟件生成三維立體的人眼可見的視覺效果。
●中央計算器
安波福全球工程及項目管理副總裁 James Zizelman表示,“我們發現,越來越多的汽車解決方案是以軟件為基礎的。以前當我們開發一個硬件的時候,軟件是作為附屬作用存在的;而現在的情況是越來越多的硬件都建立在一個大型的計算平臺上,而軟件成了功能發揮的關鍵。”在此方面,安波福曾與法拉利合作,開發出業界首款一體化駕駛艙控制器,將圖形質量提升了10倍,同時將體積降低30%以上,而該控制器的計算速度是現有系統的5倍,能夠提供十分智能的用戶體驗。如今,這款法拉利已經正式發售!此外,安波福還推出了業界首個主動安全與自動駕駛平臺,其決策速度是人類的34,000倍——處理速度是極為關鍵的技術指標,因為在實際駕駛當中該系統扮演著人類大腦的角色。
●智能汽車電子電氣架構
James Zizelman指出,智能電子電氣架構即是將更少量的計算機、更強大的計算平臺、大量的感應設備、傳輸數據和能量的線束網絡等整合到一起,達到最佳的功效和最小的成本。而安波福在此方面一直在不斷的探究和優化,“比如我們在工程設計的時候,就要考慮用盡量少的線束,實現更強的連接處理能力,做到最佳的優化,同時又得到最大的操作輸出。”
●自動駕駛系統的商業應用
據James Zizelman先生介紹,2019年安波福會推出一項自動駕駛按需出行(Automated Mobility-on-Demand)服務,也即是通過自動駕駛車輛來解決人們日常交通中第一英里和最后一英里的難題,這次在寶馬車輛上使用的,就是這套成熟的自動駕駛系統。
據安波福電子與安全部全球副總裁及亞太區總裁王展介紹,目前安波福公司全球已投入60輛自動駕駛汽車正在進行各種自動駕駛項目的開發測試。到2018年底,投入自動駕駛項目開發測試的自動駕駛汽車將達到180輛。
來源:蓋世汽車
作者:任慧娟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shichang/61319
以上內容轉載自蓋世汽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