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電動網訊:6月21日,在北京舉行的”通向產業化之路————中國電動車動力電池系列技術沙龍”上,中國科學院院士陳立泉在”應該如何推動電動車用動力電池的發展”的主題演講中指出,我們國家能源安全戰略要求在2030年電動汽車比例要達到43%以上。他同時對電動汽車普及當前面臨的瓶頸————動力電池的發展提出了三大策略。
陳立泉說,2009年我國原油進口依存度已經達到52.5%,我國對石油的需求量在逐年增加,而我國的石油生產量不會有大的變化,陳立泉認為,發展新能源汽車是國家能源安全的戰略要求。假設我國控制2030年石油對外依存度為60%,汽車用油占總用油量的60%,自產石油1.8億噸/年,千人汽車擁有量214量,不難計算出,在2030年,電動汽車比例必須達到43%。
為了達到該目標,陳立泉院士提出以下三點策略:一、采用最成熟電池型號,盡快改善電池成組技術,為示范型電動汽車提供動力電池。”電池企業不要盲目的追求大容量電芯,單體電池不要超過5kWh的電池模塊。實驗證明,24V×200Ah電池組=4.8kWh是最安全的。”陳立泉說。他同時強調不要神化磷酸鐵鋰,要正視磷酸鐵鋰的缺點。
二是未來3~5年內完善電池產業鏈,實現隔膜和鋰鹽等關鍵材料國產化,攻克電池成組技術,改善國產設備性能,提高電池安全性和一致性,爭取電池成本降低50%,為市內商業運行電動汽車提供動力。陳立泉希望電池企業能重視基礎研究,多做模擬分析,做細致工作,尤其電池成組企業家更應該重視。到2015年,電池比能量能超過120Wh/kg,制造成本小于2元/Wh。
三是新材料原始創新和新型二次電池的研究,盡快設立鋰電專項,根據我們的資源優勢,開發電子新技術新材料,從源頭上創新,爭取下一代電池的自主知識產權,擁有我們自己的電池黑匣子。
”中國鋰離子電池能不能在世界上占一席之地,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對鋰離子電池基礎研究的重視、政府和企業家資金的投入,以及正確的國家戰略。”陳立泉說。
( 編輯/張翠翠 )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張翠翠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shichang/6202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