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一汽)與德國大眾汽車股份公司(以下簡稱德國大眾)和奧迪股份公司(以下簡稱德國奧迪),在日內瓦簽署了兩份關于未來合資合作諒解備忘錄,分別是《成立一汽-奧迪銷售公司的諒解備忘錄》和《建立移動出行和更多的數字化業務相關服務新合資公司的諒解備忘錄》。
據來自一汽-大眾奧迪方面的消息,合作各方將在2018年成立全新的“一汽-奧迪銷售公司”和“一汽奧迪移動出行服務(中國)有限公司”。
奧迪即將獨立
來自企查查的信息顯示,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一汽-大眾)由中國一汽、德國大眾、大眾(中國)及德國奧迪投資組建,其中奧迪在華絕大部分業務由一汽-大眾旗下奧迪銷售事業部來完成,奧迪事業部在人事、財務、采購等方面的決定權由一汽-大眾掌控。
而即將組建的一汽-奧迪銷售公司,則是由一汽-大眾出資成立,在一汽-大眾奧迪銷售事業部現有的業務職能和組織機構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和拓展業務格局,并將擁有人事、財務、采購等職能,市場反應和決策流程得以更加簡潔高效。
奧迪方面表示,新銷售公司將全面做到以用戶為導向,持續創造和引領用戶需求。還將持續促進經銷商網絡發展,提升現有業務和盈利能力,加強用戶服務。
至于一汽奧迪移動出行服務(中國)有限公司,則是由一汽、奧迪、一汽-大眾和大眾中國四方共同出資,專注于新興的數字化共享和移動出行領域,為中國用戶提供全面個性化的高端出行體驗。
此外,奧迪方面表示,中德股東還將加大對奧迪的投入,如在新工廠建設方面,2018年,生產奧迪車型的一汽-大眾長春“Q工廠”和佛山基地二期將建成投產;新能源產品研發方面,到2020年,5款奧迪品牌新能源車型將引入中國市場;新業態布局方面,到2022年,一汽-大眾奧迪將百分之百實現車聯網前裝。
德系三強產品大戰
“一汽-大眾已成立28年,奧迪品牌導入中國也有24年,這次一汽集團和大眾、奧迪主動改變在中國市場的合資模式,一方面可能是為了適應中國市場的變化,以便進一步發展;另一方面可能是迫于奔馳、寶馬的壓力,在銷量上,這兩家追得太緊了。”行業分析師崔玨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
相關數據顯示,2017年奧迪在華銷量為597866輛,同比增長1.1%;寶馬同期在華銷量為594388輛,同比增長15.1%;奔馳在華銷量為587868輛,同比增長25.9%。
盡管奧迪品牌在華銷量依然排名第一,但這種市場地位正面臨寶馬和奔馳的強烈沖擊。從全年總銷量來看,三大豪華品牌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小;從年增長幅度上來看,寶馬和奔馳依然保持著強勁的增長勢頭,而奧迪卻陷入了微增長狀態。
這種頭部市場的競爭在2018年又將呈白熱化。來自寶馬汽車的資料顯示,2018年,寶馬即將在中國發布16款新車,其中包括市場最熱門的“X家族”SUV車系。伴隨著寶馬產品線的進一步豐富,尤其是X系列SUV產品數量的增多,奧迪在華主力銷售車型Q系列SUV的銷量必然受到影響。
奔馳的節奏在2018年有所放緩,預計在華僅投放5款新產品,其中有作為奧迪A3競爭對手的奔馳A級車,貼近奧迪A7的奔馳新一代CLS,和奧迪Q5在市場中全面競爭的奔馳GLC長軸版,此外還有全新奔馳G級,奔馳全新Sprinter。
對此,奧迪方面則在2018年在華全新戰略中作出回應,未來將推出總計16款新車,全新一代Q5L將在2018年6月上市,不久前剛剛完成下線的全新小型SUV車型奧迪Q2也將上市,而最為重磅的全新Q8車型也將在中國首發。此外,全新一代A7、全新一代A8等車型也將被引入。
來源:國際金融報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shichang/64215
以上內容轉載自國際金融報,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