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駕駛汽車已經是未來趨勢,各大車廠、新創公司與科技公司都在搶食這塊巨大商機,但無論是未來無人叫車服務還是完全自動駕駛系統,或是英特爾提出的共乘經濟效應,都還只是紙上談兵,唯有一個國家,在政府積極推動下,可能是全球最快實現無人車生態系統的地方,就是新加坡。
新加坡政府將于 2022 年開始在 3 個地區開辦自動駕駛汽車車隊,去年 11 月推出系統資訊需求書,本周四是投標的截止日期,贏得合約的廠商可以經營如自主公共汽車和大眾使用的按需共享車等新興的服務項目。
彭博 (Bloomberg) 分析指出,這是企業第一次有機會在全球大城市進行商業投資。要贏得合約,企業必須做的不僅是展示最新的安全功能,他們還必須提出一個完整的商業計劃。至于誰會去投標,分析認為 Uber 與 Lyft 因為在新加坡沒有業務,因此可能不會參與,可能參與競標的像是豐田、大眾和汽車零件制造商德爾福 (Aptiv) 等在新加坡有早期研究項目的企業。
在系統需求書當中,新加坡政府要求提供的資訊令人咋舌,涉及車輛規格、商業模式、數據和知識產權等主題。共有 10 個附件 122 頁,光是 5G 就有 34 頁。美國政府公布的無人駕駛汽車測試需求書只有 4 頁長。
需求書中還問到,如何將乘車成本納入城市現有的公共交通票價結構、巴士站將搭載什么感測器來檢測有多少乘客在等待、修復缺陷車輛的應對計劃和時間表、必要的維護設施有多大,并建議投標者應與保險公司合作協助定價保費機制。
目前新加坡的自動駕駛試驗要求車輛安裝黑盒子,該黑盒子會持續收集 17 個數據集,包括轉向角、速度、鏡頭等,并將大部分數據即時發送給交通管理局。新加坡政府要求投標者必須在車輛中放置黑盒子。盡管企業不必回答需求書的所有問題,但回答得多贏的機會也大。
對新加坡政府而言,透過詳盡的系統需求書收集到的所有數據,新加坡政府將比那些擁有最先進技術以及最實際的商業計劃更有能力做最好的評估。而對廠商而言,贏得合約將成為市場領頭羊的最大助力。
更重要的是,世界上大多數已開發經濟體已制定相關法規來支持自動駕駛汽車的測試,但擁有豐富的資訊與數據,以及先天的條件,包括國家小、擁有先進的道路基礎設施和高度管制的交通系統,使新加坡成為企業開發無人駕駛系統的理想地點。
新加坡交通部前副秘書長表示,新加坡可能是唯一一個以積極和系統的方式看待自動駕駛車議題的國家。去年 11 月新加坡為自動駕駛汽車打造一個專用的測試小鎮,預計在 2018 年下半年起草自動駕駛汽車法規。彭博預期,新加坡可能率先為自動駕駛汽車業務制定全面規則,成為世界各地城市模仿的對象。
來源:Technews科技新報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shichang/69758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