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發布查處非法網約車新政于7月1日起執行,該規定表示,在北京未經許可擅自從事或者組織從事巡游出租汽車客運經營、網絡預約出租汽車客運經營的,都將被扣押車輛。自新政開始執行,包括滴滴在內的各平臺網約車數量明顯減少,直接影響到了市民的日常出行,而用車需求量最為集中的火車站,機場等地則出現了打車荒。
實際上,在新政執行前期,手機召車出行就開始變得困難。七月二日,是新政執行后第一個工作日,打車難現象更為突出。不少北京市民在社交平臺抱怨,稱平時幾分鐘能打到的滴滴,而現在至少要等足半個小時以上才能打到。一位上班族稱,早上兩個打車軟件同時啟用,打了一個小時才成功坐上車。打車難不僅出現在早晚出行高峰,即便在平峰期的熱門區域,打車也需要久久等候,排隊一小時以上。而首都機場、火車站等出行需求集中的地方,已經開始出現打車荒。有用戶甚至吐槽“在北京真的沒法打車了,我必須開始練車了……”
與旺盛出行需求相伴隨的是,網約車已經成為如今主流的出行方式。資料顯示,網約車行業的整體城市滲透率接近七成。一線城市仍是最大的市場,滲透率達到83.90%;二線城市滲透率也較高,為77.40%;三、四、五線城市的滲透率相差不多,在56%左右。36氪研究院發布的數據也顯示,有81%的受訪者常使用網約車(包括網約出租車)作為出行方式,77%的受訪者常使用公共交通作為出行方式,此外有57%的受訪者常常步行。
毫無疑問,網約車已經成為影響市民出行的重要因素。一方面網約車平臺增加了司機供給,滿足了更多人出行的需求,另一方面網約車憑借信息價格透明、叫車時間可控等優勢給用戶提供更方便智能的出行體驗。這也讓“寒風中叫不到車”、“出租車司機師傅拒載”或者“打到黑車被繞路”等心酸經歷成為過往,不少網友表示網約車便捷、服務態度好,支持網約車。
而對于近期出現的網約車打車難的情況,國內最大網約車平臺滴滴出行表示,“近日平臺收到很多用戶反映由于供需失衡,北京部分地區高峰期打車成功率下降,等待時間變長,我們深感抱歉,在此也提醒廣大用戶盡可能提前規劃出行方式,更多通過預約或拼車出行,成功率會相對高一點。”
來源:億歐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shichang/71390
以上內容轉載自億歐,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