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媒體曝出阿里正在研發「車載釘釘」的消息,隨后,AliOS 產品總監劉欣在微博上證實,“AliOS 目前正在和釘釘合作研發車載版釘釘,將使用全語音交互,未來有望集成到基于 AliOS 的斑馬系統中。”
將手機端的社交軟件打通車載環境,阿里「釘釘」不是第一個。在此之前,騰訊馬化騰宣布將正式推出車載版的微信。
雖然微信已誕生多年,山寨版的車機版微信也已經五花八門,但官方一直沒有推出正版的車載版微信,原因只有一個:安全。
關于車載微信,馬化騰曾解釋說:“張小龍團隊想到一個本質問題,用戶在開車的時候應不應該用微信?我們并不是說做這個產品就希望大家盡可能地多用,我們更關注的是安全問題。”
同樣,即將推出的車載釘釘同樣面臨安全方面的挑戰,安全是車載軟件研發的第一要義。
目前來看,阿里騰訊兩家開發車載版社交軟件的路徑一致,都傾向于使用語音交互保證安全,至于更多的設計細節,阿里還沒有透露。
車載社交軟件的使用一定意義上就是搶奪駕駛員的「專注力」。如何既保證駕駛員駕車的專注,又能夠幫助駕駛員及時處理信息是一門嚴肅的課題。
個人認為,尤其針對車內場景,在保證安全之前,為了「有而有」推出功能事實上是一種不負責行為。車載應用的誕生是要「干掉手機」保證駕駛安全,而不是在車內「再造」一個手機。
對此,AliOS 產品總監劉欣表示,“我們希望系統能夠基于對當前的時間地點、行駛狀態、使用習慣、信息的重要級別等的智能分析,來智能判斷哪些信息應該及時告訴你,而你通過語音、手勢、面部識別等多模態交互方式,就能夠快速、從容地用釘釘處理一些緊急工作。我們希望用戶能夠更專注在開車這件事上,而不是分心處理工作。”
因此,無論是微信還是釘釘,未來的車載形態肯定會和手機端有所不同,不僅包括功能的取舍,還有交互設計等等,單純將手機應用移植到車機端顯然是行不通的。
我非常認同劉欣今天提到的一點:車載釘釘的產品功能會非常克制。
有網友感嘆,車上都開始裝釘釘了,這是讓我開車也要工作的節奏啊!
劉欣回應說:“車載版釘釘的初衷不是為了讓你開車都要工作,而是取代原來用戶開車看手機的習慣。”
不過話又說回來,說得好像開車不用工作,工作就不存在了的樣子……
個人覺得,關鍵時刻通過車載釘釘處理一些緊急工作還是很重要的,研發車機版的意義就存在于此。當然,前提還是安全、安全、安全。
來源:愛范兒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shichang/80146
以上內容轉載自愛范兒,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