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汽車(HK:00175)今年股價高點腰斬50%,各種因素疊加之下,旺季沒有如期而至是最大的因素。本周二(11月6日)發(fā)出業(yè)績報表顯示,十月份銷量微增長,吉利汽車又再次被不看好,更是被大摩持續(xù)唱空,昨天股價再度大跌4.5%。
但回顧全行業(yè),在10月同期評價下跌了15%左右,而吉利保持了3%的正增長;對比之下,雖然吉利相對業(yè)績還過得去 ,但自身比較可以發(fā)現(xiàn),這是其繼2015年以來第一次在旺季未取得開門紅。
其中博越、帝豪兩個老款主力車型面臨競爭較為激烈,10月增速分別為-33%和-25%。而新車繽瑞還在為公司貢獻增量。也證明了吉利擁有著較強的適應行業(yè)低迷期的能力和管理效率。
30家車企中,僅有不到10家實現(xiàn)了正增長,而排在吉利前面的3家車企全部負增長。新車儲備和產品力支持是吉利能夠表現(xiàn)依然頑強的重要原因。
過去3年這種抗擊周期的能力,也是吉利能夠實現(xiàn)穿越周期的份額增長的重要原因。在過去4年中,吉利份額從第14位增長至第4位,也證明了吉利的運營能力。
吉利2018年上半年沒有全新車型上市,下半年新車儲備逐漸豐富。從9月10月銷量看,公司增量主要由去年下半年至今上市的新車型提供,快速有力的新車投放是公司在行業(yè)低景氣期保持銷量擴張的重要因素,背后仍然是公司良好的管理能力。
同時值得關注的是,吉利新能源的2018年全面發(fā)力,同樣也將刺激中高端車型的需求。而這正好是吉利汽車之前被市場看好的原因。
可以確定的是,吉利擁有良好的產品儲備和產線管理能力。不過,吉利的問題是現(xiàn)在在周期中面臨了短期的小波動。其中主要原因仍然是經銷商在面臨當前環(huán)境時期的猶豫,使得公司整體庫存增長至2.5-3個月左右。
經銷商市場的轉冷,反映在吉利股價上就成為了一個戴維斯雙殺,可能在估值和業(yè)績上都是吉利當前可能無法逆轉的邏輯。
下面再回歸到吉利未來的投資預期上。
個人認為,從長城汽車(HK:02333)的價格下調邏輯開始,大家知道接下來會是各個車企利潤的漫長的寒冬;所以PE(市盈率)低估都是明顯的深坑邏輯,不能按照估值去判斷未來;而從周期股抄底的大邏輯看,業(yè)績反轉第一步一定是先關注熊市銷量最穩(wěn)的公司,仍然會是從吉利開始,所以投資者仍然應該按照長期回報率進行估算。
而我們知道,銷量反轉的第一個信號出現(xiàn)的時候,股價就已經發(fā)生了反彈。所以對任何投資者來說,這時候應該關注的,仍然是車輛終端動銷的數據,是否會有任何潛在變化。在這個領域各位投資者完全可以各顯神通。
而從長期股息DCF(現(xiàn)金流折現(xiàn))角度計算,汽車股長期都是容易毀損價值——重資產,高存貨,以及無差別競爭都會產生類似的情況。故而,長期估算可能會面臨永續(xù)現(xiàn)金流的挑戰(zhàn)。因此汽車股更適合相對收益投資者,按照銷量反轉周期底部來進行預測。
交通燈還未亮起,但路面上行人還未走完。真正的老司機都知道,這時候還是應該遵守交規(guī)。
來源:蓋世汽車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shichang/80548
以上內容轉載自蓋世汽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lián)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lián)網,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