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ybrid混合動力車型到目前為止都沒有被歸類到新能源車型,而且從政策趨勢來看,未來也不會被歸到新能源領域。即便背著一套三電系統,卻享受不到新能源政策帶來的好處,價格還要比同排量、同系列的燃油車貴出好幾萬。那么直接與傳統燃油車競爭的傳統混合動力的價值到底何在?有沒有購買的意義?會不會很快就要被淹沒在插電混動和增程混動的政策浪潮中?本文來為大家解讀:未來很有可能替代燃油車的油電混動。
■ 混動車型在本車系內的價格體系
從新一代雅閣看,燃油版全系有兩個車型,分別是1.5T高功率版和低功率版。混動版有一個車型,就是在上一代雅閣中使用過的2.0阿特金森循環自然吸氣發動機+三電系統。從性能上看,與混動版相對有可比性的是雅閣1.5T高功率版(加速比混動差一些,但還算比較接近),也就是260 TURBO。這個車型有4個配置,主流的豪華版價格在19.98萬。與之配置相當的混動2.0L 銳領版價格在21.98萬,差價為2萬。不過如果算上燃油車的些許優惠幅度,與同配置的混動差價可能接近3萬(各地價格不同)。
再看凱美瑞全系車型里,最主流的燃油車2.5G豪華版價格為21.98萬,與之配置相當的混動車型2.5HG豪華版價格為23.98萬,差價同樣是2萬。所以,拋去配置因素,我們暫且可以理解為這套三電系統的市場價格為2萬塊,占到指導價的10%左右,這相當于一擋配置區間的價格差異。當然,這篇文章并不是為大家做導購,而是從價格維度來分析混動版的市場前景。
■ 2萬塊的差價買來了什么?
很多用戶對混動車型的最直觀理解,就是買來了低油耗和環保。當然很多人會認為環保是國家法規的事情,所以大家更注重油耗的差異。那么油耗大概能差多少呢?從實測(大部分為城市工況下)來看兩款混動車的百公里油耗在4-5升左右,燃油版在7-8升左右,百公里油耗相差接近3升。按照現在的油價體系,相當于每百公里燃油費差價約23.5元,如果每年行駛2萬公里,一年的燃油差價為4698元。所以,只要購買一臺新車使用4年以上就可以“回本”,相當于花同樣的價錢買了一臺同“配置”的混動車。如果算上未來油價的持續上漲,“回本”周期還會更短。
■ 除了省油和環保,混動車還給我們帶來哪些“配置”?
上面的配置之所以打引號,是因為此配置非比配置,并不是從硬件投放上來對比。如果只是從硬件投放上來對比,三電系統是唯一的配置差異。但如果從投放了三電體統所帶來的性能差異看,這個增量就會比硬件的增加要大得多。從我之前實測過的凱美瑞和雅閣混動來看,兩者都具備出色的加速性能。包括無動力中斷的加速線性和比燃油車更快的百公里加速時間。如果放在傳統燃油車上,這個性能差異足以開辟出一個新車型(不同排量的車型)。
除此之外,低速時的電驅模式和停車時的發動機熄火狀態又會給用戶帶來極佳的NVH體驗。特別是在走走停停的工況下,油電混合具備無與倫比的優勢。對于每天需要上下班通勤的用戶來說,與燃油車相比在體驗上能夠獲得一個質的飛躍。除此之外,出色的經濟性除了能省錢外還能獲得一個副產品:就是超長的續航里程,能夠極大減少去加油站排隊的次數,降低用戶的時間成本。
■ 當油耗差異已經找平了三電差價,混合動力將迎來爆發式增長
性能上(動力性、經濟性、NVH)高出燃油車一大截,刨去節省的油錢,價格與同配置燃油車相當,用戶實在沒有理由不去選擇Hybrid混合動力,即便沒有任何優惠政策來支撐。所以,傳統成熟的Hybrid將會迎來一個爆發式的增長期。這個增長期并不是狹義的說豐田、本田的銷量會大漲,而是全行業開始采用Hybrid混合動力的車型會越來越多。
從政策層面上來看,目前國五排放正在逐步普及,國六標準即將開始。而未來對機動車的政策限制已經不僅限于環保了,而是包括油耗在內的諸多門檻。比如國家推行的咖啡法則(CAFC企業平均燃料消耗)。到2020年我國企業平均油耗數值要降到百公里5升以下,并且這個政策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變得更加嚴格,直至電動車全面替代燃油車。所以對于傳統燃油車來說,如果不采用混動技術,而只是純粹的改進內燃機性能已經很難做到了,特別是對于B級尺寸以上的車型。
▲2017年度國內車企平均油耗及積分情況(前15)。
所以,政策法規會促使全國各大車企(無論自主品牌還是合資品牌)繼續向熱效率更高的小排量渦輪增壓、雙離合變速箱發展。雖然新能源車可以找補回來一些油耗,但與龐大的燃油車銷量相比只會是杯水車薪。所以要想傳統燃油車性能不拖后腿,Hybrid油電混合是最好的解決方案。
■ 未來的產品趨勢
如果說豐田、本田現在已經可以做到三電系統差價(目前絕大部分配件都為進口件,國內產業化體系還不高)在2萬元以內,那么當國內大部分車企的大部分產品都開始推出混合動力版之后,國內市場將形成更大規模的混合動力產業配套。三電系統的成本將會被進一步降低,所以未來混合動力的車型在政策性產業升級的驅動下,還會變得更加便宜。那么試問,對于計劃購買燃油車的用戶,還有誰不會去購買混合動力呢?特別是那些要購買B級以上級別車型的用戶。
本文版權為電動汽車網-電動邦(www.dindong.com)所有,歡迎轉載但請務必注明來源。
來源:電動邦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shichang/80937
以上內容轉載自電動邦,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