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正由之前的”偏熱”逐漸回歸理性。9月初,在北京連續召開的多場新能源汽車相關論壇和展會上,全國25個節能與新能源示范試點城市會同4部委對新能源汽車推廣工作”望聞問切”,同時一些業內專家也紛紛給出犀利建言。
二十五城”大倒苦水”:
”統一電價、合理補貼”呼聲高漲
9月6日下午,在國家會議中心舉行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試點城市論壇”上,全國25座”十城千輛”試點城市代表匯聚一堂,分享各自的推廣試點經驗,同時也紛紛提出了十分現實的政策建議。
呼聲一:統一充電電價
合肥市副市長吳春梅率先”發難”,她表示現在電動汽車(包括電動大巴)充電采用的是商業電價,這使得終端消費者(在合肥是出租車公司和公交公司)的使用成本高漲,導致公交公司寧可買有燃油補貼的傳統公交車,也不愿意買電動客車。她表示廣東的”峰谷電價”方式就很好(晚23點到上午9點為0.249元、平時為1.06元),希望能全國推廣。
襄陽市、海口市等領導也提出了這樣的呼聲。而唐山市副市長吳海英介紹說現在他們在和華北電網”記賬”,待將來全國統一標準電價出臺以后再”結賬”,但不能一直記下去,她表示也希望有關部門盡快批準一個優惠的價格來鼓勵用戶使用電動汽車。
呼聲二:補貼應更合理、更全面
上海市科委副主任陸曉春強認為,現在國家的新能源汽車補貼”是一錘子買賣”,只在購買時進行補貼。實際上新能源汽車現階段的使用費用也很高,他呼吁有關部門在給予購置車輛補貼的同時,在購置稅、電價、運營維護等方面給予財稅政策的支持,”起碼應該按照行駛里程計算相當于傳統公交車燃油補貼的標準,也給新能源公交車進行補貼。”
而廣州市副市長甘新建議加大對電動汽車在使用方面的補貼力度,同時對混合動力汽車業給予一定的補貼。
呼聲三:政策需要保持連續性
上海市科委副主任陸曉春等領導指出,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遲遲沒有出臺、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補貼辦法到2012年又要到期,這讓地方和企業都有疑慮,他們希望有關規劃應該盡早出臺,保持推廣政策的連續性。
呼聲四:采購不到適合的新能源車輛
北京市科委副主任張繼紅表示,北京很快就要開始”不搖號”的新能源汽車推廣政策,”國內"車型推廣目錄"上目前有五十多家一百多款車,但是我最近跑了很多企業,如果是給樣車,大家都說沒問題;一聽說是規模化、大批量的采購,就紛紛面露難色,所以北京現在向個人推廣電動汽車最大的問題就是缺車”。
”技術講得多、市場談的少”
如何賣車成2011年末核心話題
在稍后舉行的”第七屆國際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創新發展論壇”上,863計劃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重大項目建立專家組組長王秉剛就有些擔憂地說,”現在我們(探討電動汽車的時候)談技術的太多、談商業模式的太少。”
而在中國國際新能源汽車高峰論壇的”圓桌會議”上,全國工商聯汽車經銷商商會韓峰秘書長有些遺憾地表示”這么多的論壇、請這么多的領導、專家、企業人士,但很少會請經銷商參加我算是唯一一個。”
韓峰表示,全國13000多家汽車經銷商,其實都非常關心新能源汽車何時能夠銷售,但很多企業在新能源汽車銷售網絡建設方面還沒有開始啟動,經銷商也不清楚到底是以什么模式來賣車,而一些企業(在新能源汽車還不是一個成熟市場的情況下)也沒有搞清楚該怎么賣車。他呼吁,”不要管(電動汽車、混合動力汽車的汽車市場占有率)是5%還是10%,不管是賣了幾輛,現在最重要的就是將電動汽車的銷售網絡建立起來,這樣才能給老百姓傳遞新能源汽車的理念,才能發現和解決電動汽車的問題(包括產品和銷售模式)”。
”其實現在節能環保已經深入人心,對于消費者來說,他們最關注的還是便捷性和價格。”邊鋒指出,消費者希望買的是技術成熟、使用費用低廉、最好是更換電池免費的電動汽車,”這是底線”。他希望廠商在發展新能源汽車的同時不要忽視了經銷商這個重要的紐帶。
( 編輯/李紅 )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綜合報道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shichang/8169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