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下午,針對ofo與PPmoney網貸在用戶押金理財上的合作,PPmoney方面向全天候科技表示,其網貸與ofo之間的合作是一次正常的異業合作嘗試,屬于商業行為。用戶在被充分告知授權內容后,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需求進行選擇,并非強制捆綁。
但很快,PPmoney又宣稱,在綜合考慮出借人提供的建議與反饋之后,已下線該合作渠道。對于該活動是否還會恢復,PPmoney方面回應,暫不清楚,可能需要評估之后決定。
就在幾個小時前,ofo在App里發布通知稱,ofo 99元押金用戶一鍵升級成為PPmoney的新用戶后,可實現永久免押金騎行。
很多用戶在退押金時彈出了這份詳情說明。根據說明,ofo的99元押金用戶選擇一鍵升級后,即可成為PPmoney的新用戶,即認可并同意將ofo 99元押金成功升級變為PPmoney的100元特定資產。升級成功后,特定資產默認出借PPmoney新手福利項目,該項目歷史年化利率8%+8%,鎖定期為30天;鎖定期滿后,用戶可申請退出,并在退出成功后可獲取相應本息。而不愿升級的用戶可繼續退押金。
但多名用戶向全天候科技反映,他們已在三個星期甚至一個多月前申請提現,至今未收到退款。今天公告發出后,有用戶致電ofo客服,但始終無法接通。而選擇升級的用戶則進入了PPmoney的用戶注冊流程,需提交身份信息并綁定銀行卡。
截至今天19:28分,ofo在官微發布了ofo和PPmoney合作情況的聯合聲明,表示,“ofo和PPmoney是正常的市場合作,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自行選擇是否參與活動,非強制捆綁。同時因合作細節問題活動暫時下線,上線時間將另行通知。
ofo與PPmoney“閃婚又閃離”引發行業熱議。有行業人士認為,這是ofo在為PPmoney導流,把自己的用戶賣給了PPmoney,自己則免去了兌付押金的責任。而PPmoney則可借此獲取一批新用戶,相比其它導流渠道,獲客成本可能還會更低。
全天候科技隨后訪談了PPmoney的工作人員,對方表示,與ofo合作是考慮到其用戶與PPmoney用戶在人群特征、職業定位等有許多重合的地方,且ofo作為目前主流的共享單車出行品牌,目前白領用戶使用共享單車的占比達到75%;而白領等工薪階層為PPmoney的主流用戶。因此,他們認為PPmoney與ofo合作勢必會在兩個行業產生一定的影響力;而ofo用戶的押金升級作為理財資金也是低門檻理財的一種保證,這樣的方式用戶也更能接受。
上述工作人員還提到,這個合作開始于9月中旬,當時雖考慮到ofo降薪、裁員、調價、押金難退等可能存在的問題,但這也是所有共享單車的現狀,行業需要整改和調整優化,他們相信在ofo一系列調整后,未來還是會有一個良性發展。
但這次合作剛剛上線就遭到到了不少非議。在綜合考慮出借人提供的建議與反饋之后,PPmoney最終下線了該合作渠道。
PPmoney官網信息顯示,其于2012年12月正式上線,由PPmoney萬惠集團(中國專業的普惠金融科技集團)旗下全資子公司運營。PPmoney平臺借助云計算、移動支付、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先進科技手段,實現出借者和融資者的資金融通,滿足雙方的投融資需求,最終實現多方共贏。
ofo今年一直麻煩不斷,一個最大的難題在于缺錢。
據界面新聞獲得的一份約半年前ofo的負債表,彼時,ofo整體負債64.96億元,其中,用戶押金就達36.5億元,供應鏈負債10.2億元。
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顯示,2018年8月至今,東峽大通(ofo運營主體)被列為“被執行人”的案件高達20件;涉及執行標的從數萬元到數千萬元不等,執行標的總額超5360萬元。目前尚無法確定這些案件的起訴方、起訴原由。
曾經,ofo賣給誰是ofo投資方及外界關心的問題。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市場上愿意接盤ofo的買家似乎越來越少,接盤意愿也在減弱。ofo是否會倒閉進而成為外界最關心的問題。
資金鏈緊張的ofo最近幾個月持續被曝裁員、收縮業務戰線、更換辦公地點等各種負面信息。
10月22日,企查查工商信息顯示,東峽大通(北京)管理咨詢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由戴威變更為陳正江,旗下12家分公司僅有2家現在仍為戴威負責,外界紛紛解讀為戴威“讓位”。這位將ofo帶出校園、走向資本化卻想在資本面前保持“獨立”的北大高材生,疑似出局。
10月30日,ofo宣布正式從日本和歌山市退出,在此之前,ofo已被曝出從德國、美國、澳大利亞等多地市場撤退。
ofo內部也是一片惶恐不安,《中國企業家》報道內部有裁員風波,總部辦公區由4層縮減為2層。
11月14日下午兩點,ofo創始人兼CEO戴威在公司召開員工大會,他對所有員工表示,ofo不會倒閉,其他都有可能。至于ofo是否拿到了新投資,是否會被收購?戴威沒有給出具體答案。
罕見地是,戴威在這次大會上首次承認自己“錯了”,具體在于,他認為去年ofo就應該探索廣告變現等業務,因為僅靠單車騎行收費不能實現盈利。戴威還表示,未來ofo會分化出更多APP,多元發展。
廣告被ofo視為變現的重要方式之一。早在今年4月,ofo宣布成立B2B部門,業務涵蓋車身廣告、APP端內廣告等。ofo為廣告商定制車身廣告,最低價位是160元/輛/月,加了車輪部分廣告的品牌定制是2000元/輛/月,同時在APP上做流量分發廣告。
這次與PPmoney合作,也可以理解成ofo的一種廣告業務。PPmoney相關人士今日告訴界面新聞,當用戶同意授權把押金轉換成PPmoney的理財金后,PPmoney會向ofo支付100元/人的導流費,還包括利率。P2P業內人士認為,200元/人的獲客成本目前來說也不算高。
此前,另外一家網貸平臺的高管也表示,他們曾在ofo上投放廣告獲客,但轉化效果一般。據他猜測,部分原因是ofo的單車破損率日趨嚴重,真正的活躍用戶相比官方公開的數據有一定差距。不過,P2P目前正面臨監管高壓,加上之前的暴雷潮的影響,普遍獲客困難加大,另一邊,流量平臺出于風險考慮,對P2P廣告客戶普遍變得謹慎。ofo選擇與PPmoney合作,一定程度上可見其變現心情之迫切。
實際上,此前ofo也曾上線貸款超市,為多家現金貸平臺導流。這些業務雖然跟共享單車這一主營業務關聯較弱,但都是可以快速創造營收的業務,來錢快。
對于戴威和ofo來說,這個冬天有點冷,他們急需做的就是嘗試一切合法變現手段,讓ofo堅持下去。
在產業不斷創新發展、智能融合、技術推動的新形勢下,數據、場景、流量是金融科技未來發展的基石,在這一基礎上延伸出的智能解決方案、智能風控、反欺詐、智能營銷、智能催收、智能投顧等業務百花齊放。雖然過程坎坷起伏,但終點明確又清晰。未來,金融科技將成為金融產業下一階段競爭的核心生產力。
2018年11月30日,北京國貿大酒店,2018億歐創新者年會【金融科技創新者論壇】火熱報名中:
來源:億歐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shichang/82092
以上內容轉載自億歐,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