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2018自動駕駛全球高峰論壇——“AI風云?粵港澳論劍”在廣州舉辦。來自全球自動駕駛領域的重量級大咖齊聚廣州,共同探討自動駕駛未來之道。
何曉飛:無人駕駛,安全永遠是第一位
何曉飛曾被譽為是“浙江大學最年輕的教授”,他于2007年作為人才引進,成為浙江大學的任職正教授,當時年僅29歲。
2015年,何曉飛加盟滴滴出行,任滴滴出行高級副總裁。但是從去年開始,他卻選擇了辭職創業,與芯片領域世界級專家曹宇和人工智能領域世界級專家蔡登聯合創辦了飛步科技。
二次創業
投入“無人駕駛”浪潮
從學術教授到企業副總裁,再到創業者,何曉飛的職業生涯不可不謂“異彩紛呈”。但對于這一系列轉身,何曉飛卻認為三者“殊途同歸”:“因為不管是學術問題還是工程問題,最核心的都是去解決一些未知的問題。”
之所以在創業時選擇無人駕駛物流領域,何曉飛稱,主要是從商業和技術兩方面來考慮:“從商業上說,與乘用車相比的話,物流這一塊會更容易落地,因為我們針對的是物流商,解決的是固定路線、時間和地點,事實上,一條路線跑通就可以投入運營了;但是乘用車是開放的。另外,從技術上來說,大家可能會有個誤區,就是乘用車似乎更復雜。但是技術上,其實商用車的挑戰更大。”
何曉飛形容,由于卡車車身重、長度長,剎車距離遠,且在高速公路上速度快,轉向困難,震動比較大,因此技術難度更大,“如果解決得了卡車的技術問題,那乘用車系統處理起來就輕松多了。”
自主研發:
攻克感知芯片核心技術
在飛步科技成立之初,何曉飛便確立了“軟硬件并行”“技術全閉環”的發展模式。而今年9月,飛步科技自主研發的國產芯片完成流片,這意味著,從技術層面來講,飛步科技已邁過了無人駕駛貨車最核心的壁壘。
“這個壁壘主要有三個方面。”何曉飛介紹:“第一個方面是無人駕駛的操作系統,也就是說,讓無人汽車去感知外部世界,從而操控車輛,讓它符合交通規則的駕駛;第二是芯片,任何技術開始的時候都涉及到計算,都需要芯片來承載;第三就是傳感器。”
目前,飛步科技研發的感知芯片支持相機、激光雷達和毫米波雷達等多種傳感器接入,并且能夠對環境進行高精度的實時三維感知,這就能解決包括車輛進出隧道造成的GPS定位誤差等問題。
未來3年
無人駕駛貨車或將全面運營
“當然邁過也并非完全意味著成熟,而是說從這個階段之后,可以去考慮商業落地等問題了。”何曉飛透露,今年雙十一,飛步科技就正式啟動了物流的商業化落地,“每天我們的貨車都會在一個真實的物流場地里跑,也就是真正地將貨物從A點運送到B點。當然現在是測試和運營并行,車上也有安全司機和技術人員。”
何曉飛預言,或許未來3年,無人駕駛貨車將全面開始商業化運營。“目前我們做的主要是100公里以內的支線,而物流主要包括三段:800-1000公里的干線,100公里以內的支線以及末端的3公里。我們現在主要集中在中間一段,一頭一尾可以放在下一步,也就是三年以后。”
對于商業落地的運營,何曉飛稱,最為核心的兩項指標就是速度和響應時間。目前,飛步科技的無人駕駛卡車已經能夠開到90公里/小時;貨車的響應時間則達到了0.05秒。“賽車手的響應時間是0.1秒,普通人的響應時間大概是0.7秒。我們現階段能做到的就是讓無人駕駛汽車開起來至少要比人更安全,讓無人駕駛的響應時間超過人類最優秀的司機。”
無人駕駛:
未來或像科幻大片
“安全永遠應該是放在第一位的,我覺得從技術上來說,無人駕駛最核心的考慮一定是安全。”何曉飛最后補充說,“在這條道路上,整個無人駕駛領域還需要不斷發展。”
而如果用手機的發展來類比無人駕駛的話,何曉飛稱,目前國內的無人駕駛尚且還處于類似于“BP機”的初步階段:“手機最核心的功能是通話,無人駕駛最核心的功能應該是‘無人’,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我覺得我們現在是處于‘BP機’的階段。”
但對于未來交通,何曉飛依然有著美好的憧憬。“未來的交通可能會像科幻片里的場景。像美國的很多創業者,他們一開始關于無人駕駛的想法大概就是從科幻片開始,我們今天看到的科幻片,可能就是明天會真實發生的事。”
提及到科幻片,作為“科幻迷”的何曉飛立馬就“多話”起來:“我從小就喜歡科幻。最近很喜歡的電影就是《星際穿越》,還有之前的《黑客帝國》。”何曉飛透露,初中的時候,他還曾寫過科幻小說,甚至發表在了《科幻世界》上。
“所以講起心中的憧憬,我說實話,我特別崇拜Elon?Musk。過去的移動互聯網確實有很多了不起的人,但是Elon?Musk做的事情,我覺得是推動人類進步的,我也特別希望自己可以做這樣的事,因為有了無人駕駛,未來人類的活動空間是無法想象的。如果未來我坐在一輛無人駕駛的車里,我肯定會想象自己說不定還會有機會坐在《星際穿越》的飛船里。我覺得在我們有生之年,一定會有很多不可思議的事情一步一步發生。”何曉飛說。
何曉飛的微信頭像是一張去年他在某個賽馬場上拍下的照片,照片中的他拉滿一張弓。而今的飛步科技,或許也已“箭在弦上”,準備“射中”無人駕駛領域的“靶心”。
韓旭:?L4級別自動駕駛時代很快就會到來
2017年,國內自動駕駛領域的技術先行者、前百度自動駕駛事業部首席科學家韓旭加盟廣州景馳科技公司,擔任CTO一職。如今,韓旭的新身份是文遠知行WeRide.i聯合創始人兼CEO。
韓旭表示,這些年公司跟廣州公交集團白云公司的合作,一起做自動駕駛出租車及其試運行。再過幾年,就能看到廣州的馬路上到處都是無人駕駛的出租車了。
對于無人駕駛的發展趨勢,韓旭持樂觀態度,稱:“Level?4級別大家想象的那么遙不可及,而Level?5級別的自動駕駛還處于科幻狀態。”他說,在技術上,目前無人駕駛汽車已經能保證駕駛者的安全,無論是Google還是百度的無人車都達到了Level?4的標準,即不需要人工干預、完全進行自動駕駛。韓旭預估:Level?4階段的自動駕駛,最快三年內會大范圍投入商用。
另外就是如何降低成本的問題。韓旭透露,一輛無人車光是一個感應器就至少8萬美元,而這樣的感應器在車身上不會少于10個,“如果造價這么貴,那售價更是可想而知,一般消費者很可能消費不起。至今包括Google、百度在內的‘參賽者’都還沒有辦法來降低這種不適用于消費汽車產品的物料造價,這也是為什么到現在無人車仍沒有出現在普通人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原因之一。”
“誰先把感應器和激光雷達的造價降下來,誰就贏得了勝利。”韓旭說。
何小鵬:自動駕駛是個“燒錢”的行業
“我肯定會像特斯拉一樣,主要做第三級的自動駕駛。”何小鵬一開場就說。
小鵬汽車是近年來國內智能駕駛領域的后起之秀,發展勢頭迅猛。該公司董事長兼CEO?何小鵬昨天在高峰論壇上表示,自動駕駛是未來出行的大勢所趨。
目前,小鵬汽車共有2700多人,加上外包員工超過3000人。而公司目標是6000人左右的規模,其中一大半還是研發體系。何小鵬不由地感慨,做自動駕駛實在是一個非常燒錢的行業。
在過去的一年里,小鵬汽車已經完成了累計募資差不多100億元。“但自動駕駛需要很多年的時間才能到達,絕對不是短短兩三年的時間,需要大量的錢和研發人員才可以。”
因此,相比其他人對自動駕駛的信心滿滿,何小鵬似乎觀點相對保守。“我堅定地認為無人駕駛還是在好幾年后,L4的無人駕駛要落地起碼還要十年。在今天實際上大部分的整車廠都在做第二級的自動駕駛,也就是說嚴格的意義叫自動輔助駕駛。在2020年開始會有一些企業能夠把第三級自動駕駛開始探索性落地,但是我認為更大規模的還是在2021年。”
他表示,“自動化程度越高,駕駛員越不關注車”的運動狀態是一件非常復雜的事情:“因為有太多的場景需要適應,而現在的自動駕駛技術還達不到這一點。自動駕駛大規模應用的前提是必須確保絕對安全。”
何小鵬表示,小鵬汽車目前正在開發自己的泊車輔助系統和智能駕駛系統,這套智能駕駛系統是具有中國特色的。“比如說自適應彎道巡航,過彎道的時候什么時候預測,什么時候開始減速,到彎道的時候怎么進行運動控制,彎道有特別多車的時候該怎么解決……這些我們都有在中國的一級公路上進行了測試,這是非常復雜的。”
2018汽車與環境論壇共約500+企業、1000+嘉賓出席,1個主論壇、6個平行論壇,5小時以上社交時間。來自上汽、長安、吉利、奇瑞、蔚來等企業的領域大佬將發表觀點,與參會嘉賓分享行業干貨!搶票鏈接:http://i.gsgoo.com/topic/qcyhj2018/
來源:蓋世汽車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shichang/82401
以上內容轉載自蓋世汽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