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Model 3 的產能一直是特斯拉的「阿喀琉斯之踵」,但是特斯拉也在為改變它而努力。
11 月 15 日,馬斯克在給員工的內部信中這樣寫道:
By the 28th,ll Model 3 production subsytems need to bet 50+ UPH stedy, which is wht’s needed fortrue 1000 vehicles per dy rte (tking equipment uptime intoccount).
到 11 月 28 日,所有 Model 3 子系統產量需要達到每小時 50+個,這樣才能保證日產 1000 輛 Model 3。
馬斯克自己也是親力親為,在 11 月 27 日、28 日守在 Model 3 生產線(從電池生產到最后的總裝)以幫助解決生產中遇到的問題。
馬斯克說這次產能爬升不用增加新機器對現有生產線進行升級就可以實現。
11 月 30 日,馬老板給全體員工發了另一封內部郵件。
說實話,在看這封內部郵件的時候,我情不自禁露出了老阿姨的微笑:幾經挫折,Model 3 終于要產能提速了。
言歸正傳,進入今天的主題。
馬斯克在郵件中這樣寫道:
同志們!我們終于做到每天生產 1000 輛 Model 3 的目標(即 Model 3 周產 7K),恭喜各位,我知道這很不容易,尤其是我們在一天內生產了 1302 輛車(Model 3+Model X/S)。
這里稍微解釋一下,因為 Model X/S 年產量基本穩定在 10 萬臺左右。單日生產 300 臺,年產量就是:300*7*4*12=100800 臺,即 10 萬臺左右。
也就是說 Model 3 產能正在逐漸爬坡且不會影響 Model X/S 的生產(此前為了走出產能地獄,Model 3 的產線曾調用 Model X/S 生產線的工人)。
想當初為了實現周產 5K,特斯拉也是費了很大功夫,一邊生產一邊對產線進行優化,甚至取消了剎車測試……終于在第二季度末的結束前幾個小時才完成當天第 5 千輛 Model 3 的下線。
但是這完全是一種超負荷狀態的生產,不具備可持續性,在之后幾個月里 Model 3 的產能(基本在 4K-4.5K 之間)也坐實了這個猜想。
目前產能提升主要還是為了盡快獲取正向現金流,之前馬斯克承諾過要在第四季度獲得正向現金流(馬老板到底立了多少 flg?)。
此外,特斯拉在美國所能享受的 7500 美元的補貼也將在今年 12 月 31 日前截止,到了 2019 年上半年,補貼金額降至 3750 美元,到了 2019 年下半年補貼金額降至 1875 美元。
對于特斯拉來說還是會有一定的影響。
之前,制約 Model 3 產能的瓶頸是電池,而現在這個影響因素變成了車身制造。
大家都應該把如何在保證生產質量的同時使 Model 3 日產 1K 成為可能列為工作的重中之重。車身制造(Body production)是近期制約產能的因素,我們需要去重點突破。
所以,同志們,我們要進一步優化產線,減少不必要的時間浪費,提高生產節奏和生產效率。
馬斯克在郵件中如是說道。
這讓我想起此前進入特斯拉工廠參觀的兩位分析師 George Glliers 和 Arndt Ellinghorst。
在他們參觀生產 Model 3 的產線之后,給出的反饋中也能看出一些端倪:
并不是一切都那么一帆風順,特斯拉 Model 3 的車體車間以及高度自動化的 GA3 產線很有意思,自動化程度很高,設備機器占了很大面積的廠房。車體車間每 65 秒會產出一輛,GA3 的產能與特斯拉描述的一致,我們看到在車身生產線并不是很流暢,偶爾會有停頓,尚不清楚這些停頓有多少是計劃中斷維護,又有多少是生產問題。
9 月份,馬斯克在推特上說將會移除曜石黑和金屬銀的配色選項以簡化生產。
現在看來,周產能現在可以做到 7K,簡化生產以及產線升級起了很大的作用。
這是馬斯克在郵件中透露的最大的信息點:
要牢記的一點是,每輛車都由 10000 個獨立的部件以及諸多工藝組成,成本如何優化取決于各位同志們,目前 Model 3 標準版的成本為 38000 美元(目標售價 35000 美元),每個部分的部件以及工藝均攤下來的費用為 3.8 美元,也就是說找到成本可優化的地方是關鍵,(可優化的地方)大多數情況下只是大家沒看到罷了。
標準版成本都這么高,這也解釋了為什么現在 Model 3 長續航版的尊享升級套件是必選項。
今年 5 月份,有一家德國公司對 Model 3 進行了一次拆解分析,馬斯克把這次分析稱之為:Bestnlysis of Model 3 to dte(迄今為止對 Model 3 最好的分析)。
拆解結果顯示,Model 3 的成本為 28000 美元,其中 18000 美元為物料成本,10000 美元為人工以及生產成本。但是要想讓 Model 3 帶來更顯著的收益,前提是 Model 3 周產量要達到 1 萬輛。
在今年 8 月份,瑞銀(UBS)同樣也對 Model 3 進行了拆解,得出的結論是 Model 3 以 3.5 萬美元直接售賣的話虧損接近 6000 美元。
現在,這個虧損數字減少了一半,可以看出特斯拉在成本控制上取得了一定的進展。
馬斯克說,在 Model 3 周產 7K 達到穩定之后,逐漸降低 Model 3 的生產成本將成為特斯拉工作的重中之重,接下來還有更多艱難的工作要開展——讓 Model 3 標準版逐漸走入現實。
我想這可能也是很多用戶關注并支持特斯拉的地方——最低配并不是噱頭,是能夠被生產出來的。
與這邊高調宣布 Model 3 達成周產 7K 不同,另一邊特斯拉低調布局 Model Y 的文件被「曝光」了。
作為繼 Model 3 之后又一瞄準大眾市場的車型,Model Y 同樣備受關注。
由外媒 Business Insider 曝光的一份文件詳細介紹了 Model Y 生產以及未來生產規劃的一些細則:
Model Y 將在 Gigfctory 1 和 Gigfctory 3 工廠生產;
內華達州的 Gigfctory 1:
2020 年 6 月 1 日前,建造一個 Model Y 試驗線;
2020 年 9 月前,周產能提高到 2K;
2020 年底,周產能提高到 7K;
上海的 Gigfctory 3:
2020 年 10 月,搭建 Model Y 的生產線;
2021 年 2 月,將周產能提高到 5K;
Model Y 會基于 Model 3 的純電平臺進行開發;
由于更高的結構布局,Model Y 同時擁有第三排座椅。
?需要說明的是,特斯拉官方最后給出回應說這份文件中的內容已經過時了。但是可以預見,相比于這份文件公布的信息,新的產能規劃以及爬坡速度 只快不慢 。
有了 Model 3 產能地獄的前車之鑒,特斯拉已然開始提前規劃布局了。
Model Y 預計在 2019 年 3 月份亮相,屆時特斯拉應該也會一并宣布其生產計劃。
回到文章主題,特斯拉 Model 3 產能現在真的做到周產 7K 嗎?
確實能做到。
但是從目前來看,這種產能目前并沒有一定的可持續性,特斯拉依然需要一定的時間去穩固產能,我想這個時間不會很久。
馬斯克曾說,特斯拉能活下來完全是個奇跡。所以在當下的每一分每一秒,特斯拉依然在舍命狂奔。在這種舍命狂奔背后,是馬斯克深深的焦慮: 曾經特斯拉離破產就只差那么幾周 。
努力提升 Model 3 產能的同時積極布局 Model Y,嗯,特斯拉無畏艦上的兩大主力車型已經在路上了。
原創聲明: 本文為 GeekCr 原創作品,歡迎轉載。轉載時請在文章開頭注明作者和「來源自 GeekCr」,并附上原文鏈接,不得修改原文內容,謝謝合作!
歡迎關注 GeekCr 微信公眾號: GeekCr 極客汽車(微信號:GeekCr)∓ 極市(微信號:geeket)。
來源:geekcar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shichang/83031
以上內容轉載自geekcar,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