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消息稱,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表示,將把公司旗下的汽車電池業務分拆上市,在上市之前,比亞迪會將其汽車電池業務分拆為一家獨立公司。對此,中國網汽車記者采訪了比亞迪方面,對方向記者透露,上市的時間預計在2022年前,目前具體的時間和地點還不確定。且對于此次IPO是僅針對汽車電池業務,還是包括其他部門,也未可知。
分拆電池業務上市 迎擊寧德時代?
其實,在2016年及之前,比亞迪一直是中國最大的動力電池企業。但隨著新能源汽車的迅速崛起,國軒高科、比克電池等國內電池企業不斷涌現。從2017年,比亞迪無論是產能,還是銷量均被寧德時代反超,位居第二,且二者差距還在不斷拉大,根據數據顯示,今年10月,寧德時代動力電池裝機量占當月總裝機量的43%,比亞迪占22.3%。而在8、9月,寧德時代裝機量分別占當月的34.4%及39.7%,而比亞迪則占26.5%及26.8%。對面日趨強大的競爭對手,此次的分拆電池業務上市計劃是否也在預示將面迎擊寧德時代呢?對此,比亞迪表示否認,并告訴記者,這僅僅是出于自身發展需求的階段性調整企業戰略。
中國網汽車記者記得,早在今年3月份,比亞迪鋰電事業部副總經理沈晞就曾表示過,比亞迪正在做動力電池的業務剝離工作,預計2018年底或2019年初會拆分完畢。這是否說明比亞迪對此早有計劃呢?比亞迪方面向記者表示,實際從2017年起,比亞迪就已經開始進行組織架構調整了,此舉也是為了推行市場化,提升內部活力和效率而做。
產能短缺 急于擴充規模
面對新能源汽車的迅猛發展,產能的短缺開始在比亞迪身上出現,王傳福曾表示,從今年5月,比亞迪開始出現電池短缺。“今年我們新能源汽車銷量增長了大約120%,但電池我們只是按照增長100%準備的,今年看來,我們至少能做到25萬,光乘用車就能做到22萬,完全超越我們的電池廠的產能。”
擴充規模似乎成了比亞迪現階段最重要的任務,就在今年6月27日,比亞迪青海南川電池工廠正式下線,該工廠主要生產三元鋰電池,在工廠建成后,比亞迪的電池產能將達到24GWH。此舉是否也是為了分拆電池業務上市做準備呢?比亞迪方面回應表示,通過青海動力電池工廠,比亞迪希望在產品技術、品質、規模以及智能化生產等方面進一步突破,更好的推動行業的發展。
與長安汽車合作 開放電池供應
除此之外,比亞迪作為動力電池和新能源汽車雙生產商,曾一直采用自產自銷的模式,但這種固步自封的閉環模式,也極大地限制了比亞迪的發展。今年7月,比亞迪與長安汽車合作,將聯合設立以新能源動力電池生產、銷售為主營業務的合資公司。就此可以看出,比亞迪開始對其它車企開放了電池供應。對此,王傳福也曾表示:“此舉是比亞迪開放供銷體系的重要進展,對動力電池業務乃至集團的長期發展都具有重大戰略意義。”
而對于上市前后,也就是2020年,比亞迪動力電池總產能將達到多少的問題,比亞迪方面透露給記者,預計到2020年,比亞迪動力電池產能將超過60GWh。也就是較2017年的12GWH擴充五倍。
對于競爭愈加激烈的市場,僅靠開放電池供應是不夠的,在今年4月的北京車展上,比亞迪還推出了DiLink智慧生態系統。強調智能開放,可以兼容逾百萬手機應用,更注重與現有生態服務的交互。除此之外,在整車部分,比亞迪的表現也可以說較為出色,在今年前十個月,比亞迪汽車銷量為39萬輛,同比逆市高速增長26%。
新能源汽車不斷發展與進步的同時,也在考驗著傳統車企的實力與耐力,只有隨著時代的改變,也在不斷改革及轉變的汽車企業,才能走得越來越遠。
2019年2月20-21日,由蓋世汽車主辦的第二屆全球自動駕駛論壇將在武漢·中國光谷舉辦。論壇將邀請500+業界嘉賓,匯集自動駕駛領域核心技術高管、汽車行業資深從業人員等人脈,立即搶購:https://m.gsgoo.com/topic/sns/zdjs2019/
來源:蓋世汽車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shichang/84424
以上內容轉載自蓋世汽車,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