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圖來源@視覺中國
2018年對于不少汽車人來說,也許不是一個好年,整體汽車市場呈現負增長態勢已是大概率事件。目前,國內汽車產銷規模已達到較高基數,未來行業低增速將呈常態化,市場競爭也將越發激烈,優質龍頭效應顯現,行業洗牌或加速到來。
但從長期來看,我國汽車市場仍有較大發展空間,汽車企業運營效率的提高,零部件國產化比例的提高,電動化、智能化、互聯化等新技術的發展,以及國內汽車產業的擴大開放都將有助于汽車產業的升級。
這一趨勢下,通過布局智能駕駛、車聯網乃至基礎數字化技術,是BAT捕捉汽車產業轉型機會的通行做法。而其中,在2014年就與上汽合作,進軍汽車載系統的阿里,對整個汽車數字化和智能化版圖的布局已經開枝散葉。
據公開信息,鈦媒體梳理的阿里汽車和出行版圖
在2019年伊始,鈦媒體邀請到阿里巴巴大經濟體中的十位汽車及出行領域相關負責人,讓他們談談對這個行業的理解,以及在他們眼中,2019年的汽車及出行市場將發生哪些變化。
2018年,阿里的自動駕駛業務正式浮出水面,這家巨頭已經布局了地圖、操作系統、定位技術、感知技術、數據管理和車路協同等相關領域,并力圖為自動駕駛前沿技術尋找契合的落地場景。
尤其是2018年9月,阿里發布車路協同計劃之后,引發業內震動。在技術路線上,阿里沒有盲目投入單車自動駕駛技術,而是將重心放在車路協同領域,通過改造交通基礎設施,為阿里云、智慧城市等提供更多商業空間,同時也為產業中的高精定位、高精地圖、感知和通信等技術尋找落地機會。
此外,菜鳥以提升物流運輸效率為切入點開始部署自動駕駛,并自信預判,在2019年甚至更長時間,自動駕駛的重點都不在乘用車,而是商用車物流領域。
速騰聚創是接受阿里菜鳥投資的一家自動駕駛零部件項目,該公司CMO邱純潮向鈦媒體表示,選擇阿里是因為公司對趨勢的預判,“我們判斷未來激光雷達有兩個大的應用方向,一個是乘用車的前裝,一個是物流,阿里是一個自帶場景的企業。”
而從以下相關事業部負責人的判斷,或可以看見阿里的自動駕駛業務乃至行業在2019年的發展脈絡。
菜鳥ET物流實驗室負責人張春暉:自動駕駛乘用車依然是偽需求
很早的時候我們就判斷,在相當長的時間內,自動駕駛乘用車都是偽需求,個人的駕駛體驗仍然無可替代。但是對物流行業來說,自動駕駛將會徹底改變整個運輸生態,提高效率、持續的削減成本,向社會提供穩定優質的物流服務。所以菜鳥最早開始了自動駕駛在物流領域的應用嘗試,并持續探索至今。今天對自動駕駛能否快速落地仍然備受爭議。但我們認為,科技公司和主機廠的合作將會加速自動駕駛時代的來臨。
高德汽車事業部總裁韋東:L3級別自動駕駛汽車將進入快速發展期
未來5年,汽車智能化的進程將進一步加速。地圖和位置信息服務,會讓汽車變得更有樂趣,也更有效率。
一方面,結合位置信息和交通大數據,車載服務將更加場景化,個性化,也更智能。AR導航帶來最易懂的精準引導,交通大數據分析結合個人駕車偏好數據,能實現最優路線規劃。人們駕車出行將變得更加輕松,也更有樂趣。
另一方面,隨著L3級別自動駕駛汽車將進入快速發展期,高精地圖將為車輛提供傳感器檢測范圍之外的超視距感知,配合實時動態的交通信息,以及基于地圖與定位的車路協同,讓車輛對前方道路情況了如指掌,不僅為人們提供更安全、更舒適的駕乘體驗,出行效率也將得到大幅提升。
千尋位置智能駕駛事業部總經理年勁飛:2019年將成高精度定位上車應用元年
伴隨智能汽車發展的浪潮,高精度定位、高精度地圖將成為智能汽車的標準配置,2019年將成為高精度定位上車應用的元年,越來越多的智能汽車具備高精度定位能力。特別在全球第一大汽車市場的中國,簡單、可靠、安全的高精度定位,將成為智能汽車的必需品。
高精度定位將汽車從十幾米,幾米的定位誤差縮小到厘米級別,帶來道路使用效率、汽車出行方式的重大變化。因此,車道級導航,自主泊車,高速自主巡航、V2X將成為高等級自動駕駛來臨前的主要商用的高精度應用場景。
相比于自動駕駛正處于產業和技術成型期,阿里的AliOS已經通過斑馬網絡的定制,取得超70萬臺裝車量的實際商業化成果。互聯網車載操作系統與實際銷量的直接關聯,引發了業內對車內智能交互的積極布局,不僅新造車勢力全部發力智能汽車,吉利、通用、神龍等車企也在車載系統領域進行自我革新。
針對這一趨勢,斑馬網絡CEO郝飛預測,2019年中國汽車產業正式進入運營元年,圍繞“人車關系運營”將催生新的商業模式。而AliOS總經理王矛則提出了更大的戰略構想:2019年,不止中控屏,越來越多的車內設備,包括更多屏幕、汽車傳感器及控制單元等將接入到統一的系統平臺中。
AliOS總經理王矛:汽車將逐漸走出中控屏智能,軟件定義車的時代真的來了
未來汽車系統會越來越數字化,會有越來越多的傳感器、計算單元和其他電子化設備整合進整車平臺。這些設備所產生的數據量會幾何級增長,對算力管理和調度的要求也會越來越高,亟需一個統一的大規模協同計算平臺來調度整車各域的硬件資源。
2019年,不止中控屏,越來越多的車內設備,包括更多屏幕、汽車傳感器及控制單元等將接入到統一的系統平臺中。整車設備的聯動為駕駛者帶來全新的出行體驗。同時,OTA將逐漸普及。未來汽車的體驗將不僅僅取決于出廠的硬件配置,軟件能力持續進化帶來的體驗提升,將真正開啟“軟件定義車”的時代。
斑馬網絡CEO郝飛:2019年中國汽車產業正式進入運營元年
2019年中國汽車產業正式進入運營元年,圍繞“人車關系運營”將催生新的商業模式,需要整車廠由原來以“開發制造為重心”的線性思維變為以“服務運營為中心”的網狀拓撲結構的生態圈思維。2019年,智能網聯將成為標配且基礎能力將趨于同質化,核心競爭力將落腳于以AI、大數據等技術和生態服務產生的體驗差異化。?
除了智能網聯、共享出行、新能源、自動駕駛對產品形態和出行模式的改造,車企自身的運行架構應該有哪些升級?
阿里云汽車與智能出行事業部總經理劉飛表示:大數據平臺的建設與運營會逐漸成為車廠新的核心競爭力。
通過數據平臺的建設與運營,在營銷領域,可以實現線上線下數據打通,數據使用與結果的完整閉環,進行精準的客群分析、市場分析、產品規劃與廣告投放等;在生產制造領域,可以實現產線數據的打通,進行生產知識庫的建設,優化改良工藝環節,讓工廠實時在線,提供關鍵決策數據;在供應鏈領域,可以減少庫存、降低零配件供貨周期、提升供貨質量等。
當車企將營銷、出行、智能網聯、生產制造、研發設計與供應鏈等數據全部打通,將會對汽車領域帶來革命性變革。
小鵬汽車是阿里目前在新造車領域唯一的投資項目,據鈦媒體了解,阿里是小鵬汽車的最大機構投資方,雙方在阿里云、高德地圖導航和蝦米音樂等產品上都有合作。而且,在阿里等巨頭和機構的資金、資源支持下,小鵬汽車也于2018年12月12日實現首款車的量產交付,跑在新造車勢力前列。
小鵬汽車董事長兼CEO何小鵬對2019年的新造車行業的預測是:
我認為2019年造車新勢力會有兩個趨勢,第一個趨勢是分層,最前面的和中間后面的企業拉開的距離會越來越遠。
第二個趨勢我認為,新造車勢力2019年必須都出來產品,必須得到市場的檢驗,做得更慢的企業就沒有辦法抓住這個時間窗口了。所謂行業的機會和痛點,還是誰能夠把品質做好,誰能夠克服2019年經濟L型的挑戰,誰能把真正把科技汽車企業和傳統電動汽車企業這兩個層級分開來。
資本大環境趨冷的背景下,投資機構的戰線正在收縮,如果在2019年沒有證實自身的量產交付能力,無疑面臨著被淘汰出局的危險。電動車垂直媒體EV世紀創始人史寶華甚至認為,2019年和2020年是造車新勢力的最后窗口期,今明兩年合資品牌的新能源汽車會加速入場,新勢力將面臨傳統自主品牌和合資品牌雙重夾擊,初創品牌的機會在于差異化的產品設計理念,如果還是與傳統車企比拼性價比,是沒有出路的。
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此前表示,從目前汽車產業的發展形勢來看,產銷高速增長的時期可能已經過去,低增長恐怕是未來發展的一個常態。?
而最新的數據也提供了佐證。2018年前11個月,中國汽車銷量總計2540萬輛,同比下降1.7%。中國汽車工業協會預計,2018年全年銷量為2800萬輛,將呈現3%的下降幅度,也就是說,2018年車市將出現28年來,即1990年以來的首次負增長。與此同時,中汽協預測2019年中國汽車市場將停止增長,預計2019年全年汽車銷量為2800萬輛,與2018年持平。
車市慘淡考尤其考驗經營效率,而數字化工具被認為是提升運營效率和投入產出比的關鍵利器。路由社聯合創始人周長賢也表示,2019年將是強者恒強,弱者逐漸消亡的一年。對于廠商來說,汽車交易和流通環節的數字化是趨勢,更是救亡圖存的機會所在。
大搜車創始人、CEO姚軍紅:車市進入兩年整體調整期,數字化成關鍵詞
對于車市行情來說,如果說2018年是行情好壞分割線,那么2019年將是生死分割線:一是消費信心會比2018年更差,二是汽車產能過剩只會更厲害,三是渠道會收縮、調整。如上三種情況,會導致整個行業挑戰更大,甚至會出現廠商退出、整合的情況。
機會在哪里?我認為汽車交易和流通環節加速數字化是方向。一是利用數字化技術促進產業高效協作,提升整個產業的效率。二是新零售將會在行業內得到更大的普及,更低的購車門檻、更貼近生活圈的渠道能大幅提升客戶價值。
天貓汽車總經理俞巍:2019年高效新零售網絡將形成,汽車售價更透明
2019年汽車產業將進入到精細化運營階段,越來越多的汽車主機廠、經銷商會通過門店數字化提高經營效率,打通線上、線下為消費者提供豐富而高效的交易選擇,最終形成一張高效的整車新零售網絡。屆時,價格透明化、服務標準化的在線購車體驗將會進一步覆蓋汽車行業。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來源:鈦媒體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shichang/85535
以上內容轉載自鈦媒體,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如有侵僅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轉載內容并不代表第一電動網(m.155ck.com)立場。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