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臨資源、能源與環境等諸多問題,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日益受到重視,無論是純電動車、燃料電池車,還是混合動力車等均得到各方極大關注。一直被業界輿論推在浪尖的新能源汽車發展規劃仍未出爐,究竟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路線將會如何?目前尚未定論。
貝葉思咨詢認為,我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需經兩大階段:第一階段是以混合動力汽車為主,燃料電池車等新能源汽車為輔的發展方向,開拓新能源汽車市場;第二階段是在純電動汽車技術成熟的基礎上,純電動汽車逐步替代混合動力及燃料電池汽車以至于完全占據新能源汽車市場,實現零排放的階段(即如圖1所示)。所以,走好新能源汽車發展之路,混合動力汽車應首先被重視和推廣。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新能源汽車是汽車業未來的發展方向
毋庸置疑,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已被世界各國所看重,這是汽車產業的發展趨勢,也是時代的產物。當前能源問題得到重視,環境污染嚴重,社會環保意識加強等眾多社會問題,緊逼汽車產業向節約能源的綠色汽車業轉型。據資料顯示,我國已有10個城市被列入全球大氣污染最嚴重的20個城市之中,而機動車污染排放是城市空氣污染的主要來源之一。為此,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必然是汽車業未來的發展方向。
根據國家”863”計劃提出電動汽車”三縱三橫”的研發布局(見圖2),其中,”三縱”即燃料電池汽車、混合動力汽車和純電動汽車三種整車;”三橫”即電動汽車的三大關鍵零部件:動力電池(包括燃料電池)系統、電機驅動系統、多能源動力總成電控系統。由此,燃料電池汽車、混合動力汽車、純電動汽車被認為是我國新能源汽車。”三縱”的如何發展,與我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方向密切相關。
資料來源:”863”計劃研究項目辦公室
二、當前,無論是產品技術,還是其配套設施建設,純電動汽車的研發和推廣雙重受阻
純電動汽車產業化發展是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最終目標,但實現純電動汽車”彎道超車”并不現實。
首先,在純電動汽車本身來看,近些年來,無論是國家還是車企,我國在純電動汽車的研發方面投入巨大,但其效果不盡人意。電池、電機、電控”三電”技術仍然有待突破。純電動汽車汽車質量是安全性能的一大保障,只有質量過關,才有其他可言。其次,便利性決定著消費者對汽車的認可度,受產業鏈不夠完善的影響,配套設施建設不夠健全,推廣純電動汽車的難度可想而知。當前,我國電動汽車標準、充電站建設標準不統一,充電站建設成本及用地規劃難,充電站形成規模舉步維艱。最后,電力供應能否在滿足人民日常生活所需之后,還能提供汽車消費值得思考。電力供應直接影響著依靠電力為動力的純電動汽車發展。第一,近些年來,我國多地電荒的現象依舊存在,電力供應緊張,電網結構亟待改善等等問題猶存。據資料顯示,我國浙江、山東、陜西、江西、廣東、江蘇、湖南、安徽、湖北、北京等十多個省市電荒現象較為嚴重,即便各省市出臺相應拉閘限電等措施,但電力供應的問題仍然突出。第二,無論是電池作業還是充電模式,純電動汽車所需電力供應將極大的增加我國電力負荷,這對于當前的電力結構是個極大的挑戰。據資料顯示,目前中國電網常處于滿載狀態,大規模電動汽車隨機充電,將產生大量負荷;且充電過程中將完成交直流功率變換,這些均會對電網造成極大沖擊,并影響正常的電力供應和用戶充電質量。據數據,儲能快速充電站其直流充電電壓為200~700V,充電電流為200~2000A,在現有的電網情況下,電動汽車規模化發展將無疑加大電網的負荷。第三,可解決純電動汽車電力供應與回收利用問題的智能電網的建設尚處于起步階段。2011年國家智能電網剛剛進入全面建設中,真正能夠運營的時段還未能確定,故當前純電動汽車充電與回收利用電力均不能便利的實現。另外,當前我國電力供應主要是靠火力發電,如2011年我國發電結構圖所示,我國82.65%的電量來源于火力發電,而13.36%來源于水電。倘若在智能電網未完善的情況下,發展純電動汽車,無疑加大了火力發電二氧化碳等環境污染氣體的排放,這有悖于發展新能源產業的初衷。
因此,當前直接發展純電動汽車的可能性很小,很多制約因素有待解決。
數據來源: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
三、近些年來,混合動力車發展加速,其前景廣闊
一直被業界認為是純電動車發展的過渡產品的混合動力汽車,近些年來正在用實際行動證明其自身的價值,被看好的純電動車”雷聲大雨點小”,混合動力車卻迅速的侵占著傳統內燃機汽車市場,基本實現了商業化推廣。首先,以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起步較早的國家來看,新能源車系中,混合動力車甚是被外國車企所愛。混合動力汽車起源于日本,以1997年的豐田PRIUS第一臺實現量產的混合動力汽車為標志,混合動力汽車開始逐漸商業化發展。(具體見下表所示)
由表中數據可以看出,在新能源汽車發展較為成熟的國家,近些年內,混合動力汽車均作為新能源汽車主要推廣車型,混合動力汽車在以上幾個國家逐步實現商業化發展,開拓新能源汽車市場,為新能源汽車發展奠定基礎。為此,作為起步較晚的新能源汽車發展國家,借鑒經驗,結合實際,混合動力汽車該受到支持鼓勵。
其次,從車企的動態來看,混合動力的研發和推廣在計劃之中,有力推動混合動力汽車的商業化發展。在我國部分本土車企新能源汽車發展戰略及規劃中,混合動力汽車均占有一席之地。八大汽車集團的6家新能源汽車發展戰略中,把混合動力汽車作為新能源發展重點。
最后,與純電動車相比,當前混合動力車實現產業化更為現實。第一,在成本方面,混合動力車優勢明顯。如表2所示,日本在混合動力汽車和純電動汽車價格方面,幾乎相差2倍。同時,在續航里程方面,混合動力汽車遠優越于純電動汽車。因此,當前混合動力車的成本優勢更加明顯。第二,相對而言,混合動力汽車的技術成熟,相比傳統內燃機汽車,節油環保有所改善。據資料,相對于傳統汽車,混合動力汽車(包括油電、氣電混合動力)能夠實現10%~30%的節油率。另外,相比純電動汽車,混合動力汽車產業配套設施更齊全。
備注:【1】車系對比是按照日本各種車型;【2】價格和燃料費用方面的單位均為日元(數據與資料來源:日本自然資源和能源署)
因此,貝葉思咨詢認為,未來一段時間內,混合動力汽車定會卷起一陣新能源熱潮。據資料,目前我國混合動力車型的銷量僅占0.3%的份額,因此我國混合動力汽車市場廣闊,故對企業來說,當前可以在以下幾方面著力:
首先,新能源汽車發展前景廣闊,各車企布局新能源汽車發展戰略,需在考慮新能源汽車兩步走的基礎上,初期一段時間內,重視混合動力汽車的發展,無論是在技術方面還是銷售推廣方面,為混合動力汽車提供最大力度的支持。
其次,加大研發投入,盡早突破技術瓶頸,為搶占新能源市場奠定扎實基礎,只有產品質量可靠,市場才能夠成熟。
第三,投資于混合動力車、純電動車等相配套的電力設施建設。消費者除了關注安全性以外,便利性是必然考慮的因素之一,為此,完善配套設施建設無疑對新能源汽車產業化發展增了最大推動力。
最后,以混合動力汽車為推手,完善企業在新能源汽車售后服務建設,拓寬新能源汽車市場,搶占新能源先機。
( 編輯/董海榮 )
來源:貝葉思咨詢
作者:綜合報道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shichang/8657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