鋰電池的市場規模巨大。據有關統計數據顯示,到2015年,鋰電池產能將超過50億Ah。
10月21日,河南環宇集團董事長李中東在接受作者采訪時直言不諱,環宇的目標是成為全球前五名的鋰電池解決方案提供商。
李中東表示,國內快速發展的太陽能、風能儲能電站和電動車動力電池需求,使得鋰電池市場具有無限擴大的可能,而環宇也在兩代人的努力下,在電池研發方面的開發與監測設備,”不敢說是國內最強,但肯定是國內最強之一”。
動力電池迎來重大發展機遇
受到石油價格上揚和日本核危機的影響,新能源汽車以及太陽能、鋰電池、風能等可再生能源備受投資者青睞。
李中東介紹,太陽能、風能由于成本過高、電力傳輸困難多等原因漸落西山,而新能源汽車和鋰電池的投資優勢凸顯。
日前,賽迪投資顧問公司發布《中國鋰離子電池產業地圖白皮書(2011)》顯示,2010年,中國鋰電池市場規模達到276.1億元,同比增長37.9%。從產量上來看,2010年中國鋰離子電池產量達到36.7億塊,同比增長33.9%。
由于汽車業的迅猛發展,動力鋰電池工業迎來了重大發展機遇。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汽車行業委員會會長王俠表示,2010——2011年,中國汽車產銷量由200多萬輛增加到1800萬輛,年均增長率高達24.2%,成為全球市場規模最大的汽車制造國。與此同時,汽車產業帶來的巨大資源消耗以及能源、環境壓力也亟待解決,相比之下電動汽車的發展優勢也隨之凸顯。
這種轉變,在”十二五”開局之年不約而同地指向了新能源汽車,作者了解到,我國”十二五”規劃中,新能源汽車產業被定義為”國民經濟的先導產業”,未來10年,中央財政將拿出超過1000億元的巨額資金進行扶持。
環宇集團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遇到了新的發展動力。通過近一年的溝通與洽談,2010年8月環宇集團與英國歐瑞基金在北京成立環宇賽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并順利實現了一期融資,為企業生產和實現鋰電池業務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
擁抱資本 擁抱變化
2010年8月底,一條”環宇集團聯合歐瑞資本生產電動汽車鋰電池”的消息對河南環宇集團來講意義重大。
李中東表示,動力電池發展初期,大筆資金投入非常關鍵,有了歐瑞的資金,環宇也具備了更多在電動汽車動力鋰電池領域”出人頭地”的機會。
而環宇贏得歐瑞資本的青睞也是源于其技術的不斷發展和市場規模的擴大。據北京環宇賽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營銷副總裁董林福介紹,2002年,環宇一開始是使用錳酸鋰做動力電池的,后來發現錳酸鋰動力電池存在諸多弊端。隨后進入磷酸鐵鋰電池領域研究。經過兩年的努力,環宇磷酸鐵鋰材料和電池相繼研發成功。2008年,環宇磷酸鐵鋰電池開始進入市場并銷往國外,結合市場應用情況反饋,環宇對電池技術進行不斷調整,環宇鋰電池在2010年底終于實現大規模銷售。
環宇磷酸鐵鋰電池也快速贏得了客戶的認可。日前,臺灣富士康集團總裁郭臺銘率領富士康科技考察團到訪環宇,他明確表示:”你不要愁資金,不要愁市場,我給你出錢,我們合作將新鄉建成全國最大的電池生產基地。”
除此之外,環宇發展的另一個突破口是股權激勵制度。
2011年8月6日,在環宇賽爾總部會議室,公司30位中高層管理者同董事長李中東、總裁程志杰簽署了股權認證書,環宇賽爾股權激勵制度開始正式實施。
環宇集團總裁程志杰介紹,此次股權激勵制度由公司戰略投資伙伴英國歐瑞基金提出,著眼于公司戰略,分層、分級執行,同時力爭使激勵與約束相對稱。對于公司高層管理者,采取期權激勵,中層及以下,采取期股激勵。
股權激勵中可用于分配的期權和期股總額占總股本的10%,其中7%用于現有崗位的激勵,3%作為預留股,用于對特殊貢獻人才的獎勵及未來新增重要崗位的激勵。本次期權激勵計劃另外配送的干股總額占總股本的10%,以確保激勵對象在未享受到期權價差收益時能夠領取公司年度紅利。
作為一個具有鮮明家族色彩的企業,李中東表示,股權激勵制度推行雖然遇到一些阻力,但是對于企業有利的措施會持續地堅持下去。
超越從巨額研發投入開始
李中東表示,環宇的目標是確定以電池為主業,成為全球前五名鋰電池解決方案提供商,除了政策和資金支持,科學技術也非常重要。
而李中東對于企業的信心,主要源于對于科學技術的重視。李中東介紹,民營電池企業中,環宇屬于非常注重技術升級的企業。在沒有任何國字號科研機構以及國有企業背景的情況下,環宇建成了國家級二次電池博士后工作站。
”時至今日,位于環宇大道東側的環宇辦公樓還是十多年前的老樣子,可我們在電池研發方面的開發與監測設備,不敢說是國內最強,但肯定是國內最強之一。幾年來,企業掙來的錢大部分都投入到新技術研發與設備引進上了。僅鋰電池的研發,這幾年來我們就投入了6億多。”
就在作者采訪的當天,環宇剛剛派出一個科研小組前往歐洲數國進行為期十天的技術交流拜訪。
董林福表示,中國的動力鋰電池分為三派,一個是比亞迪,他們自成一家;再一派是雷天系,他們通過與各地政府建立合資企業,形成了一系列的雷天系電池企業;再一個就是環宇,”這個流派是我們獨創的一家,環宇的電解液幾乎沒有任何的多余。我們經過多年研究,從硬包裝到后來的軟包裝,大電芯到后面小到20安時均實現標準化。”
”目前的鋰電行業產能過剩是市場的必經之路,更是檢驗企業的過渡期。環宇雖然沒有雄厚的資本,但是相對于其他企業,我們更專注于做好電池,市場意識更強,更能經歷考驗。”
對于企業的下一步計劃,李中東介紹,明年規劃一期建廠100畝用于生產鋰電池,而等400畝儲備用地全部投產后,將為環宇打造出一個年銷售額達50億元的鋰電產業基地。
( 編輯/李艷嬌 )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劉文林
本文地址:http://m.155ck.com/news/shichang/9130
文中圖片源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admin#d1ev.com(#替換成@)刪除。